游依娟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转变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当今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忽略了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成为影响中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寻求一种更为适合中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笔者从教学中的主客体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主客体互换的观点,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提出“引入—探索—发现—实践—回味”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更深入的探讨了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双向培养的命题。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模式;主客体;角色互换;双向培养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属于美育的范畴,音乐具有审美性,其本质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实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音乐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学阶段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阶段。对于中学音乐教师而言,要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当今的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成为中学音乐教育中焏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囹圄。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适应当今中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提高”美育”的要求。
一、主客体角色互换后“引入——探索——发现——实践——回味”模式
要改善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模式来适应中学音乐的教学。笔者的教学体会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角色转化,在上文中,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客体”的关系,也就是主体之于各体的关系。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当主体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线”的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实践创造,讲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即“引入—探索—发现—实践—回味”模式。引入,主要是教师针对课堂内容,做好授课的前提准备,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的导入,二是对学生的引导。探索,在新课引入后,教师要巧设问题或悬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围绕一个关键,运用发散式思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点”与“线”的结合。发现,在思索的基础上,将点与线结合成面从小扩大。实践,实践有两个过程,一是欣赏聆听,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的、感性的领悟音乐的旋律,二是模仿,最好的方法就是模唱和节奏训练.
二、主客体角色互换后教师能力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双向培养
在主客体角色互换后,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主体角色转让给了学生,但是教师的关键性的作用是不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向的将知识传送给学生,而是怎样交给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涉及到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自身能力培养问题,目前中学音乐教师参差不齐,缺乏相应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这种能力它包括教学技术、文化修养、创新意识、教研意识等多方面内涵。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有效地设计教学的过程与教学内容,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深入的了解音乐的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音乐简谱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一章中,主要讲述的是我国的民族音乐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对民间音乐知识有着高度的把握,还应该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给学生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讲授形式从理论教授做到故事讲授,那教学效果就很明显了。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施、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求音乐教师在极短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科学地、全面地教给学生探索的能力,才能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能力是实施的保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设计充满新意、效果最佳的音乐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案的能力。要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蕴含审美价值、洋溢审美情趣的立体动态艺术的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飞速发展的需求,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就是指教师在将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的就是要全面地发展,其二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养成创造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思维创造与实践创造,在中学音乐课程中,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创造的过程,音乐实践主要是歌曲演唱和器乐演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的将教学的侧重点转向对学生的音乐实践,这样能够让学生创造出自己的音乐,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引入—探索—发现—实践—回味”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自由、积极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己动手创造和理解音乐的活动,也是获得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质、开发智力和个性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童薇薇.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及相关教学策略探悉[J].厦门大学学报,2009,3.
[3]马斌.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J].科教导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