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方法浅析

2015-05-30 12:27:09张元华
大东方 2015年8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张元华

摘 要:语文作为人类思想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生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个性发展方面也应当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使学生先从内心里喜欢文学作品,进而思考其内在蕴含,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成为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就是师生共同创设科学而又民主的个性化阅读。在课堂上应遵循“四个开放”。即:学生心理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思维空间的开放、教学结果的开放。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个性化阅读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为重点,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特个性为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个性化阅读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

(1)教学氛围的创设。民主、和谐、宽容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阅读生存的“保障”。营造一个允许犯错、允许民主讨论、自由辩论、自由批评的课堂氛围对激励学生探究与创造至关重要。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营造自由民主的环境,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的晤对,使学生思维的灵性激情飞扬,创新的火花灵动闪耀。

健康向上的竞争和激励是个性化阅读发展的“动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你追我赶的课堂环境是个性化阅读的“动力”,它可以激起学生为突破自己的界阈而努力的热情。

(2)阅读权利的回归。留给学生提问的权利。接受美学认为,每一个人的阅读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现实背景基础上的,每一个人在阅读前已经具有了一种“阅读期待”。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期待值,进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理想境界。

(3)教学过程的生成。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把学生引入“结论预设”和“方法暗示”的“思维陷阱”之中,按照老师的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个性化阅读能否的真正落实,关键是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除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还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学情,学生的学习状态。要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状态,根据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作出合理的调整。预设教案完全是教师循着课文的轨迹和自己的思路去设计的。严格意义上说,它只能算作“备文”而不能称作“备课”,“备课”的“课”不只是指课文,还指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备课又岂能“只见文本不见人”呢?因此,个性化阅读的课堂组织要逐步走向“以学定教”。

三、讨论质疑激活思维

讨论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过程中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讨论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结论更正确更全面,知识学得更巩固,而且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许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精神意蕴带有不确定性,观念不同、角度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看法,可以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并对其作出谨慎的反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直接解答,而应该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讨论、解答,这样学生从讨论中获益较多。当教师不得不对讨论作出评价时,应做到公正,不带偏见和个人感情色彩。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对讨论的内容是否切合事实基础等适时地予以分析和评价。教师还要做到适时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不离主题和顺利进行。在讨论的某些环节上,教师可适时地做简短的小结;明确当时面临的问题,这既帮助学生理清已经走过的讨论轨迹,预示下一步讨论的方向,又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

四、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策略

(1)自主感悟。感悟是以感知为基础,它的基本方式有:揣摩咀嚼、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空间补白)、切己体察(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引入资源、情境创设等。

(2)质疑问难。略它的基本方式有:初读,对课题质疑;精读,对重点质疑;再读,回顾全文质疑。

(3)圈画批注。所谓圈画,就是边读边思圈圈画画,做上各种符号。所谓批注,即在课文中左右空白处,写上简短的批注,这些批注是在读者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亲密对话中取得的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阐释。

(4)讨论争辩。“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乃发灵光。”

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虽读无定法,但大的策略还是应当有的,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办法是存在的。个性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任玲,王蕾.语文课,给思想松绑[J].中学语文教学,2002,7.

[2]蒋成禹.语文课读解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1:02:26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1:26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