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阅读教学“去表面化”,课堂活动“去热闹化”成为了广大师生的共识。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入研究了王荣生教授的“重构理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分析、有机整合、链接课外,“读”出了语文的精彩,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升华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一、比较分析,“读”得有思想
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说,比较是人类最珍贵的智力因素。学生们在比较中鉴别,分析中创造,既明晰了两者存有的共性,还意识到不同作者的行文风格,每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学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时,笔者将《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通过以下几道问题组织学生比较分析,引导他们有思想地阅读。
1.洁白、幽香的“茉莉”象征了怎样的美好情感?“月光”下,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教育?
2.阅读《爱如茉莉》,说说文中你感触最深的一个细节是什么;阅读《月光启蒙》,谈一下你从母亲吟唱的民歌、童谣、谜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经过一番思索与交流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
“老师,茉莉花不仅仅是一簇花儿,更象征了父母之间那平淡而深厚的真爱吧!还有《月光启蒙》一文,母亲不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还给我推开了一扇诗歌的门……”
“《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妈妈为了照顾彼此,他们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的故事情节;还有《月光启蒙》一文中,我从那些民歌童谣中读出了母爱的宁静、清幽,读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
……
显然,学生们在比较分析中深刻理解了茉莉花与课文中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一样,都象征了父母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那宁静、清幽的月光也恰恰折射了母亲对我的浓浓的爱,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溢着我对母亲深深地感激与怀念。这节课上,学生们不仅“读”了,而且还是有思想地“读”,这正是课程改革所希望看到的。
二、有机整合,“读”得更清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构建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教学资源取舍、重构的空间更充裕,完全可以以一定的主题有机整合,让学生“读”得更清晰。教学六年级上册《示儿》这首诗时,笔者便以“陆游”这一作者主线,有机整合了第七组课文中的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引导学生对“陆游”有了全面、立体的认知。
“《示儿》应该是一首爱国诗,它写的是陆游临终时念念不忘祖国的光复大业,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溢于言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东东对《示儿》这首诗的理解非常深刻,语言表达也非常到位。
“《冬夜读书示子聿》这是一首哲理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窗外雪花飘飞,屋内陆游对小儿子语重心长、谆谆教导的情景。它让我们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实践,还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关心儿女、教育有方的慈父形象。”的确,一个人即使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最感动人心的还是拳拳的儿女情。
“刚发下课本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41页‘诵读与欣赏中汪国真的《我不期望回报》,觉得它特别温暖,给我以许多启迪。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陆游的古诗胸怀天下,充满哲理,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陆游的诗。”且不论这名学生的观点是否科学,但足以证明他真正地用心去“读”了,而且“读”得很清晰。
……
若一如既往地朗读、背诵、讲解,这节课将会在波澜不惊中度过。因为一次有机的整合,学生们不但接触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对古诗、对语文有了浓郁的兴趣,达到了耗时少、效率高的理想效果。
三、链接课外,“读”得更广阔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悄然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与审美趣味。鉴于此,阅读教学要有效地链接课外,让学生“读”得更广阔,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推动课程改革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教学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笔者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了少儿版的《水浒传》,有效地将课堂内外链接了起来。
“我喜欢梁山好汉不仅有课文中的豹子头林冲,还有武松、花荣、秦明、呼延灼、关胜等等。武松打虎是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他力大无穷、嫉恶如仇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对《水浒传》中诸位好汉所使用的兵器特别感兴趣,像鲁智深所用的禅杖重六十二斤,吕方、郭盛所使用的方天画戟,徐宁所使用的钩镰枪,呼延灼使用的双鞭,我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具体的模样……”
“阅读《水浒传》,我觉得这哪里是一部小说啊,真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社会。宋清是负责搞后勤伙食的,医生安道全、兽医皇甫端是负责医疗卫生的,乐和、燕青是发展文艺的,解珍解宝是负责狩猎的……”
……
从学生们课堂交流的情况来看,课外阅读给他们推开了一扇扇奇异的“窗”,从这个窗口,他们开始涉略军事、科技、政治、美术等领域的知识,这对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大有裨益,也是课程改革孜孜追求的终极目标。
诚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像传统语文课堂那样,将阅读文本条分缕析、大卸八块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小组讨论浮于表面、虚假繁荣的教学现状更不是改革的初衷。在重构课堂内容的道路上,我们要着眼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不遗余力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