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我们以此为背景,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通过观察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认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教师对有效教学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对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实效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56-01
教学观影响人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观,以教师的“教”为逻辑起点,以讲授法为主,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学。现代教学观,以学生的“学”为逻辑起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新课程改革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注重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通过观察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认真有效地进行预习。
1、重视文本内容的品读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如一年级教材 《 家》 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 只有短短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用学生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作比, 让学生跳出头脑里固有的自己的那个小家的概念, 对“ 家” 先有广度的了解; 第二句话启发学生体会到祖国是我们的家, 没有祖国的哺育培养, 我们就不可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对 “ 家” 再有深度的理解。只有教师读懂了教材, 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读懂教材。
2. 重视解读每一位学生。
“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充满活力的孩子, 带着已有的知识、 经验、 思考、 灵感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 多变性和复杂性。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有效性, 必须仔细揣摩学生课堂的学习情景, 删繁就简, 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和非智力背景,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 要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为学生搭建桥梁。
二、课堂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高效率。
1、适时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既能结合教学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又要体现一个“趣”字的教学环节,才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课堂更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即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2、课中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而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学生也不能无所顾忌,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课堂调控的能力。适时调整课堂的起伏、快慢、收放、疏密、动静的变化,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当今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普遍缩减,使得教学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高度参与教学,我从以下途径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学过程中穿插了雨果的文章,并以其贯穿始终;补充了侵略军掠夺时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统统掠走”;补充了李大钊的诗歌,补充了当时国人对掠夺行径的反映等等,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使学生合上书本走出课堂时,在心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愤怒,更多的是思考和责任。这就是课堂的宽度。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让我们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 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真正构建科学高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毛国锋,邱乾主编.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