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阳
摘 要:物理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教育的目标也与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习,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本文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掌握严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素质;理想环境;重要阵地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物理课程标准则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物理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理想环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包涵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和身体素质。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现为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而且还应该表现为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物理教学必须承担这一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在科学探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一切科学理论都以实验作为唯一检验标准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精神。不唯上,不唯书,不受传统观念所束缚。
(二)引导学生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思想
物理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学科。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小实验、小制作、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活动,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应用,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物理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亲近感,不但了解科技成果在技术上的应用,而且能认识科技成果对推动社会发展(包括环境)所起作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严谨的科学方法
物理学又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学科,它特别强调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严谨缜密的推理和归纳。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途径可以概括为:观察、实验──提出命题──假设──实验验证──提出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等几个步骤。这种科学方法已经迁移到其它的学科领域(甚至是自然科学之外的学科领域),迁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门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但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即使是将来不以物理为自己专业的学生,某些知识细节可能以后也不会用上,但掌握物理的科学方法却可以使人终生受益。
二、物理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
(一)重视实验教学
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既是物理学的特色,也符合认识论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物理实验不仅要训练学生正确使用仪器 进行观察和测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物理 实验中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实验可以为学生构建学习物理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实验这一功能。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定时引入课题,激发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及变化规律。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富有创造性、启迪人思维的好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在实验中 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或直接向学生点明。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增强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提高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 “以实验为基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是符合物理学科特点,符合认识论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的,在问题中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在这种积极性的促使下,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从一些习以为常、理所当然之处引出矛盾,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质疑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在问题情境中去探索、解决问题,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为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条件。
(三)把活动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
必修课和选修课构建了中学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但应当说内容还过窄、过旧,还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必修+选修+活动的课程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活动课不受考试的约束,不受任何固定的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活动课程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等等方面是前两种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物理教学在这一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设物理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设想活动、组织参观、游戏表演等。把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组成开放的物理教学空间。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