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要】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认知过程,学生在这个认知进程里,有不同层面上的研究、创新和拓展活动。从人才成熟的进程和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具有创造能力的儿童,就是那些有很强问题意识和可以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具有爱问、总问、细问的思想特质。从某种含义上来讲,人们的所有科学成果,新思维、新观念、新方式、新目标和新的发现等等,均是来源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去提出问题,处理问题,最后提出新的发现与创造。鉴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的剖析,提出了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以期为初中生学习数学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意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5-02
1.学生问题意识理论研究概述
1.1学生问题意识的概念界定
俞国良、候瑞鹤于2003年在《复旦教育论坛》上发表的《问题意识、人格特征与教育创新中的创造力培养》一文中所提出的定义。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问题意识至少包含三层涵义:是一种问题性的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意识到的认知不平衡状态,即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用己有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时,由此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探索的状态;是元认知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整、评估能力,表现出个体的反思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定义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作者对问题意识的理解,除了和前面的定义一样,认为问题意识体现了思维的问题性品质外,还更进一步阐述了问题意识产生的心理机制。但问题意识究竟是一种心理品质还是一种心理状态,作者并没有说清楚,因此也没有准确揭示出问题意识的内涵。
1.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标定位
培育学生的问题认识应该在高中时期进行,有益于完成新课程改进的目的,他的目标定位也已分成下几个方面:
1.2.1提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育学生的问题认识,学生应该要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提问几个“可以吗”、“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疑问想办法去找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把自身在课堂上学习的各个科目知识提出来,整体使用在处理问题上面。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认识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能力、合理利用知识处理难题的能力。
1.2.2培养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新式课程中规定需要老师逐渐强化学生搜集和分析科技信息的能力,以便适应学生不断学习进步的需求。借助增强学生的问题观念,使得学生连续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要想方设法地去处理,因此接下来学生就要实施数据和资源的搜集,例如翻阅图书馆书本资源,在网上查找电子信息,亲自验证等,并且对资源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选取有用的信息来处理难题。借助上述这个亲自参加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2.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
学生在课堂或是课外进行某些内容的学习时,要经常性地对所学的未知内容进行新的方法尝试,运用新的思路解决问题,进而得出一些创新性的结论。对未知东西的探究和体验的热情和精神,对于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说要影响他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大初中学校的老师正试着开展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课、课题性研究活动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题的探究实践中,目前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以下着重介绍四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主解决模式、论文研读模式、调查报告模式、研究报告模式。
2.2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所谓数学素养,是指确定、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在每个人现在和未来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需求的良好的判断能力。这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依赖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熟练程度,而且要具备现代化的数学式思维和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有: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和评价数学论证、选择表达数学情景的方式等。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其核心过程就是通过培养问题意识,通过提出、形成和解决数学问题来进行培养和提高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当前,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下面针对提高教师数学素养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2.1加强数学运用能力
当前,教师的数学运用能力是其数学教学中薄弱的一环,提高教师的数学运用能力对于加强其自身数学素养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运用多种有益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自身的数学运用能力,在进而提升数学素养。对于接受数学教育的初中生来说,教师数学运用能力的加强,可以使他们学习到具有挑战性和价值性的数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所学的更广泛地运用到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去。同时,教师通过数学运用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2.2.2突出教学思想和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知识和思想方法是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通过思想方法可获得知识,知识又蕴藏着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正因二者存在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知识的获得和突出教学思想方法的统一。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蕴含大量的数学教学思想方法。需要教师善于去挖掘,提炼。
2.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良好、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培养问题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在这样氛围下,学生的情绪是快乐和轻松的,这种好的情绪会促使学生大胆发言和交流,勤于思考,有利的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来说,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这样良好、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以下几点方法可供教师选择和运用。
1.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这一神奇的表情,在课堂教学中会起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会心的微笑,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之间的心灵产生共鸣;这种微笑还能提升师生之间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让学生对教师充满爱和依赖。教师不受其他不好影响所左右,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微笑式的状态的话,那么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影响,变得轻松和快乐,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问题意识。把鼓励带进课堂。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在于: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本身就是吸引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潜能的最好手段。如何提出和使用好的问题来运用到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比较创新的做法是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中的“境”,指的是客观环境,“情”指的是人的主观心理,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创设问题情境,是让教师为数学教学中设计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学生提出某问题让其解决,学生解决问题时会感到知识量的欠缺,从而是他们产生疑惑、惊奇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问题的愿望,使他们对课题集中注意,产生积极思维。实践数学教学中,通常运用设置悬念、联系实际和讨论交流的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袁巧玲. 浅谈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 时代人物. 2008(10)
[2]李彩娥.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08)
[3]韩家兵. 浅谈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9)
[4]李爱玲. 让数学教学离学生的生活更近一些[J]. 甘肃教育. 2009(15)
[5]梁秀芬.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百色学院学报. 2006(S1)
[6]张宇. 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