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历史及相关课程的思考

2015-05-30 05:14孔凡龙
求知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民办高职思考

孔凡龙

摘 要: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教育,是民办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一。从多方面来看,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对学生进行补课性的历史文化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认识此项教育在办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思路,强力推动历史文化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职;历史课程;思考

历史课程不论在任何国家都是一门基础的必修的课程,对于社会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但是这个作用不是短时期内所能显现出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课程由于它自身的原因,越来越受到轻视,有的学校开始削减历史专业招生数量,有的学校甚至取消历史课程,尤其是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这种情况更加普遍。长期的重理轻文观念,民办院校的资金问题,加上高职院校培养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历史常识比较欠缺。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文学的学生要学些自然科学的知识,理科学生要学些人文科学的知识。”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要增加或者改革课程,开设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如“中国历史文化”“中国近代史”作为选修课,甚至必修课,使学生通过学习丰富自身历史文化知识,并且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历史教育的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历史文化教育,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和学制原因导致缺乏相应的历史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在录取中属于第三批录取,并且很多学生是通过中专途径考试进来的,接受的历史教育和其他普通高中不一样。尽管高考把历史文化课作为文综之一列入高考内容,但是在文科生看来,历史的学习基本上靠的就是不厌其烦的背诵,很多同学因此对历史失去了兴趣,所以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并没有发挥出来历史学科应有的魅力及作用。笔者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已经过时,没有任何现实的指导意义。甚至有的学生连朝代的更替都难以分清,更不要说“三皇五帝”“十三经”。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历史及历史文化课程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家庭教育中历史教育缺失。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父母,大多都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时代的教育是割断历史的教育,历史被贴上阶级斗争的标签。改革开放以后,才是他们接受中学、大学教育的时期,尽管国家对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要求,但是,中学阶段的“有文化”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历史教育毫无疑问地被列入应试内容,但由于教材的编写、主导思想的影响,历史课程的学习并没有脱离阶级斗争的范围。那个时候,大学尚未普及,进入大学的青年比例较小。同时他们的青年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开启的时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有大量的年轻人投入商品经济大潮中,这些人很少接触到文化教育,尤其是历史理论的学习。即使进入大学读书的人,大学阶段的“有文化”教育也只是“科学文化知识”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因此,这些父母本身的历史教育缺失,根本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历史文化教育,从而造成现在在校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此类教育。

(3)社会教育中历史教育缺失。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变态”的素质教育和“变形”的应试教育成为他们的主流社会教育。各种美术、乐器培训班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瞄准了父母的钱包,各种“奥数” “英语”培训班对接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心理需求。“90后”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中小学阶段的社会教育基本上是在父母胁迫下接受各类社会培训的教育。同时,这一阶段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本来就不多,而家长又把这类书当作“闲书”“杂书”,列为“禁读物”,中小学教辅类图书应运而生,成了家长积极为孩子购买的阅读品。广播、电视、网络、音像等媒体本来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载体,但是,承载优秀历史教育的电视作品本来就不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多是七拼八凑,甚至完全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戏说。网络文化的盛行也给历史文化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创新性、自由性、平等性等特点,随着这些孩子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化,个性特点更加突出,他们开始迷恋网络,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尤其是网络上的快餐文化。因此诸多因素造成了“90后”的孩子在社会教育层面严重缺乏优秀的历史教育。

(4)从民办高职院校本身来讲,职业院校注重的是以就业为中心,“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历史文化”都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很少有此类课程的专任教师,这些与历史相关的课程都是由文科相关专业如语文、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在担任。中国的历史不论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叶茂根深,要讲好这门课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所以民办院校在师资方面是有所欠缺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民办高职院校的建设起步晚,开设的课程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比,因为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投入无法在近期得到相应的回报,因而在经费压力下许多民办高职院校被迫放弃这些课程。

2.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分析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民办高职院校对完善历史及其历史文化教育的认识深度,决定着教育的行动与效果。笔者认为,完善历史文化教育对民办高职院校重要性有三点:

(1)高校有四大功能,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历史文化教育课程,是高校四项功能的综合体现之一。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效果,不仅是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标志,也决定着它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程度。

(2)宏观上讲,历史文化教育直接的作用就是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历史和爱国主义是互为表里。古人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故步自封,闭目塞听,爱国主义就不可能得到弘扬。我们要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英雄主义思想,对学生进行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增强“90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3)从学生个体来讲,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历史教育中亦有道德教育的范畴。道德是教育的生命。四书五经中《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褒扬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以人为镜,以史为鉴。使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永续,就是让学生永固文化根基,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及其道德素养。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既是职责所在,也是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最佳选择。

3.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历史文化教育的途径

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接受历史文化教育情况,是为了认清开设历史课程在当今教育改革中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历史文化教育的作用,是为明确开展此项工作指明方向。因此要提高完善历史文化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执行力,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学校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开设、完善历史文化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明确此项工作是强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时代教育、文化教育的大事。

(2)加强课程及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统一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必修课、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选修课,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还应加强历史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由于中国历史的悠久及内容的庞大复杂,一个教师往往难以完成整个的教学任务,需要引进多个放心的教师组成一个团队,才能取得预期的授课效果。

(3)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历史教育的紧密结合。学校要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历史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资源,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斗争及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4)坚持历史及历史文化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学校应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切入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认同中国梦,以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最大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学校还应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浇铸其乐于奉献、热爱公益慈善的道德魂;学校还要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止于至善,坚韧豁达、奋发向上,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理品格,培养格物致知、敢为人先的创造力。

总之,民办教育发展初期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条件的限制,人文学科的建设在一定时期内会受到忽视,但是当民办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需要更加注重内涵的建设。作为文化教育阵地的民办教育,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技能人才的同时,应加强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教育,努力提高民办院校学生文化水平、文化修养,提高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

[2]陈 鉴,王晓辉.高校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3]赵燕玲.大学历史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青海师专学报,2002(02).

[4]柴 瑛.浅议高职院校开设历史课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0(51).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民办高职思考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改革探究
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谈高中课改下历史课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