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模态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以9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语言输入、输出及评估等角度来研究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模态英语教学比传统语言教学更受学生欢迎,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 多元识读能力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和交际技术的多样化,人们的交流已从单一模态的交流转向多模态交流。交流方式的改变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多元交际能力和多模态识读能力。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在综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网络化学习和课堂内的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进行结合,以期检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多模态英语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多元识读能力和多模态教学
新伦敦小组将多模态符号学应用于语言教学并提出多元识读概念。此后 Kress&Van Leeuwen、顾曰国、朱永生、张德禄、韦琴红等学者对多元识读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认为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在多媒体时代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要求,还需要培养创造性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通过语言、视觉、听觉等多模态形式批判性地识读和理解多媒介提供的信息的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包括语言识读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及技术读写能力。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实验问题:多模态英语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验对象:笔者所教的两个非英语专业大二平行班(共95人),学生英语水平相当,前一学期的期末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F=.066,P=.338>.001)。将其中一个班(47人)设为实验班,另一个班(48人)设为对照班。实验工具:《大学英语阅读》多模态教材及光盘;纯文字模态纸质阅读材料;SPSS(19.0)实验步骤:实验班进行多模态教学,将阅读教学环节整合为多模态阅读课,将课堂构建为由印刷文字、字幕文字、声音、画面、色彩、图表、印刷版式等多模态符号及视觉、听觉、触觉、发音器官等多感官动态交互的多模态、立体化课堂。对照班则进行传统模式教学。两个班的教学均涉及语言输入(阅读)、输出(角色扮演)等环节。
2.问卷调查。针对实验班的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从学生的语言习得感受、文化感知、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及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等宏观角度了解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的总体效果以及学生对多模态教学的接受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使用 SPSS(19.0)对两个班的阅读、角色扮演及PPT 制作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1.多模态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对两个班的阅读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1和表2)显示实验班的阅读和听力成绩均好于对照班。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的阅读成绩较好,且两个班成绩差异显著(F=.968,P=.000<.001)。
以上结果说明多模态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阅读水平,因为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会去识读文本中的各种模态来预测文章内容、判断主题句、搜索信息重点和细节、跳读或略读非重点信息来提高阅读效率,并且能综合利用多模态视频、与语音相匹配的画面和字幕来提升阅读水平,特别是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词义的推测等方面。
2.多模态教学有助于培养交际能力。从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内容、形式等角度对两个班的角色扮演评估计分并对其成绩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结果(表2)显示实验班的角色扮演成绩高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F=1.723,P=.000<.001)。
四、结论与启示
本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语言教学相比,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不仅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多模态英语教学总体上效果较好,值得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2]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的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与教学,2007,(4):3-11.
[3]朱永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
[4]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8-32.
【基金项目】本文章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批准号为01060129-DX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娜 (1979.7), 女,汉族,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