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理
在试用新教材过程中,本人针对其词汇量大,语言实用性强等特点,努力将交际能力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记忆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一、以独特新奇的方式呈现新知识
心里补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像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记得牢。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想方设法用独特新奇的方法呈现新词汇,新句法,努力使词,句触及学生的需要及爱好,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深化感知印象,提高学生兴趣,加强记忆。
如在讲到虚拟语气的运用时,我们给学生一个话题:If I were the mayor of Gan Zhou…(假如我是赣州市市长),学生马上能辨析出在这种语境中,要用虚拟语气。他们纷纷开动脑筋,都想用新学的虚拟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有的说要发展企业,使下岗人数减少;有的说要抓素质教育,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有的说要解决住房问题,尽量控制房价大幅度上涨;也有的说要解决污染,让赣州人喝上纯净水……这样热烈的讨论,使学生对虚拟语气的运用情景和动词变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课学堂上多进街记忆训练
记忆脑中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课堂记忆训练主要以瞬间记忆为主。瞬间记忆储存时间短,却在记忆过程中占主要作用。有了课堂上瞬时记忆的基础,长时记忆就比较容易了。
课堂上瞬时记忆形式多样。如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背出一段小对话,可通过同桌操练、小组竞争等各种形式检查记忆效果。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心理,为了达到快速记忆,必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可能部分学生刚开始时不能按要求完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达标。通过瞬间记忆训练,那些原本英语成绩一般的同学都大大增强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他们明白自己英语不好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去下功夫。
三、通过归纳比较加强理解记忆
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理解越深刻,记忆越牢固。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是单词记忆及短语搭配运用。那些抽象的单词放到短语或句子里教更为合适,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这样有助于理解具体化;还可以使用归纳比较法,如多义词、反义词、同音异开词等。
四、合理运用遗忘规律进行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是肯定存在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第四天遗忘率最高,以后就更为缓慢。如果4-7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必须克服遗忘。克服遗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复习。按照遗忘规律规律进行复习,也就是在遗忘还未开始时就进行有效的先密后疏、连续不断、密集多样的复习,在人脑中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迹,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五、创设情景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方法
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状态是学习者有效、高效学习的载体、前提和保障。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是一般的学习心理状态和特殊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有机结合。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调控性、协同性、主体性和意识性的特征。如何构成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心理状态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激起学生强烈的记忆欲望。首先要明确记忆目标,在自己想要记住某些单词之前,最好怀着强烈的记忆欲望,并赋予那些单词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水平相当的班里同样要求学生用15分钟识记30个同样单词,但只对其中一个班说15分钟之后要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如下:事先说过测试的班级,15分钟后能记住 86%;而另一个班效果却不佳,15分钟后只能记住 50%,两班成绩差距显著。
2.促成学生稳定的愉悦心情。如上述实验中,作实验的那个班,当我们宣布他们英语测试成绩比对比班高出 20分而获胜时,全体同学欢呼雀跃,紧接着笔者又公布了满分的同学,并激情洋溢地进行了表彰,使课堂气氛走向高潮。临下课时,笔者对当堂内容进行了测试,85%的同学全部掌握,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课堂效果之一。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受到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后,心情十分舒畅,精神放松,神经系统适度兴奋,记忆通道畅通,形成记忆的最佳契机,记忆痕迹保持相对持久。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教学情景,促成稳定的愉悦心情,促成学生最佳记忆状态的形成。
3.要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英国有句名言:“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现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信心又是非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如果学生认为学习外语很困难,那就真地会感到困难;但是,如果他充分认识了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坚信自己有非凡的语言才能和坚强的毅力,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积极努力,百折不挠,就会使学习外语变得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贾冠杰,马寅初,姜宁.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