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聪
内容摘要:《大瀑布》是美国多产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代表作之一,其通过刻画两代人的命运沉浮,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自小说出版以来,评论家多从生态批评、女性成长、写作手法等方面来研究分析,本文拟从“异化”这一视角来探讨小说中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会作者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审视和感悟,这对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瀑布》 异化 自然 社会 人
被称作“女福克纳”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当今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曾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欧·亨利奖等,并两度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最后提名。自1963年发表处女座《北门畔》以来,已出版各类作品100余部。2004年出版的《大瀑布》,《科尔库斯评论》评价它是迄今为止欧茨最好的作品,也是她的一部代表作。《大瀑布》讲述了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人公阿莉亚在结婚第二日,丈夫就跳入大瀑布自杀,第二任丈夫也因“爱的运河”案件在大瀑布遇害身亡的故事。这看似是一部极具悲剧性的家族史,但小说探讨的不仅是主人公个人的命运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兴衰状况,而是美国这个时代所存在的深刻的异化问题。
异化是指“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类丧失了自我的本质,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精神自由,丧失了个性,人变成非人,人格趋于分裂”。[1]“在异化的活动中,人丧失了能动性,受到了异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2]异化在文学作品中通常被表述为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社会疏离甚至是对立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焦虑、空虚、孤独、没有生存欲望等。二战后美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过度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对自然过度剥削,忽视人们的精神状况,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大瀑布》的异化主题,并探讨如何摆脱这种病态的生存方式,实现自我真实的有意义的生存。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人的异化。在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中,自然与生活在其中的人成为尖锐的对立而非相互依存。”[3]自然界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家园,但是自从人类中心主义学说诞生后,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过度开发自然,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尼加拉大瀑布,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附近的“旅馆和‘旅行小屋像伞菌一样涌现出来”。[4]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金钱至上原则的推崇,让很多利益熏心的商人认为“大瀑布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它能赚钱。”[5]大瀑布三分之一的水被用来发电,大片的农田、林地被改为工业用地,许多的化工工厂拔地而起,“从前熟悉的景象变得面目全非,一片狼藉,就像玩积木时的地震一样”,[6]但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人类把这称为“进步”。在人类享受着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的经济繁荣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漠视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猛烈反击。由于斯万公司和市政府用“爱的运河”来处理垃圾和化学废料,“爱的运河”附近土地、水源污染严重,“患病率与这个城市其他地方或美国普通的地方相比高得惊人”。[7]工业化不仅带来了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对自然美和诗意地生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对物质疯狂地甚至极端地追求,使他们疏离自然、破坏自然而浑然不知。人类本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回馈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而小说中所体现的人类与自然破坏与报复的对立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埋葬自己,人最终会自食其果,成为大自然的俘虏,人类只有与自然构建和谐友好的关系,“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双方的共赢。
二.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在西方作家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整体和个体的尖锐对立。社会力量无形中束缚着人、制约着人、残害着人。人在这个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变得如此软弱、渺小,以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变得可怜和悲哀。”[8]在异化的关系中,人们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情,毫无安全感和归属感,逐渐被边缘化,与社会格格不入。阿莉亚的第一任丈夫吉尔伯特和第二任丈夫德克是这一异化关系的最好例证。
吉尔伯特,出生于牧师之家,神学院的学生,这样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使得他不得不虔诚地信仰上帝,任何质疑都是罪恶的。然而,他通过研究化石发现基督创世纪中6000年前上帝创造人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当他和父亲、道格拉斯探讨这个问题时,父亲却认为科学是个错误把宗教肤浅化了,好朋友道格拉斯也认为不应该对上帝和耶稣有任何的质疑,毫无疑问这和神学院的说教是严重冲突的。在信仰上他和周围的社会群体出现了严重背离,在婚姻上他是个同性恋,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接纳的。信仰和婚姻中的困惑使他在社会中找不到归属感和活下去的出路,他与社会脱离、不相容的异化关系使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德克,作为一名出色律师,事业上的成功使他在上流社会谋得一席之地。然而,自从他接手了“爱的运河”这个案子,当他想把政府和斯万化学公司用“爱的运河”处理垃圾和废料引起生态灾难这个真相公诸于世时,他成了自己阶级的叛徒,众叛亲离。他昔日的处于上流社会的好朋友都远离他,他的亲姐姐斥责他影响了家族的声誉,还因为和受害人有不正当关系的谣言而被妻子赶出家门,法庭上的很多证人也在关键的时候背叛了他。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拜金主义盛行,对物质利益的疯狂迷恋泯灭了人性,有良知的人却成了社会的异类,逐渐被边缘化。与其说德克是因为正义的行为而遭到了敌人的谋杀,不如说是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关系残害了他。
吉尔伯特和德克这两个人物深刻揭示了人和社会疏远对立的异化关系,个人在这个社会痛苦地挣扎着,生存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感,生命最终以不同的形式走向毁灭。这两个人物悲剧性的结局值得我们每一个深思,我们怎么样在异化的社会有意义地生存,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人与人的异化表现在“人与人的疏远、离异甚至是反目成仇”。[9]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是充满爱和关怀的,但由于缺乏沟通和理解,《大瀑布》中最亲近的人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尤其体现在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和朋友关系中。
人与人的异化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指母子之间感情淡漠、敌对的状态。德克自从结婚后和母亲是“脱离”的,德克带着妻子拜访她,她避而不见,自此德克再也没有来过。她也从未过问过儿子的婚姻生活,直至她的第一个孙子两岁七个月,她的突然造访搞得阿莉雅不知所措。她说起话来阴阳怪气,连孙子的岁数都记错了,还不断挑拨德克和阿莉雅的关系,阴阳怪气地和阿莉亚说着德克以前的风流史和向她借钱等不光彩的事,斥责德克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和丈夫。她还嘲笑阿丽亚“除了你的那些雀斑比较吸引人,你可真是再平凡不过了”,[10]并且说孩子不是德克亲生的。她这一系列充满敌意的言辞举止,生动地体现了她与德克和阿莉亚之间敌对的关系,这根源于资本主义文明中上流社会对下流社会的歧视以及自身阶级的优越性。克劳丁认为来自下流社会的阿莉亚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被严重“物化”了,必须讲求门当户对。这一异化关系正是资本主义弊端的体现。
人与人的异化的第二个表现形式是夫妻之间缺乏信任、疏远的状态。德克对阿莉亚一见钟情,两个人迅速地坠入爱河,认识一个月便结婚了。基于爱情的婚姻本应该是幸福的,但阿莉亚在婚姻中严重缺乏安全感,缺少对丈夫最起码的信任,“我知道有一天你会离开我”,[11]她不相信德克能和她厮守终生。即使是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之后,她还是很担忧,“如果你离开我,我还有他们三个呢”。[12]信任是构建稳定和谐的夫妻关系的基础,缺乏信任的婚姻是经不住任何的考验的,所以当阿莉亚得知德克和黑衣女人的谣言后,他们的婚姻也走向了终结。她听不进去德克的任何解释,把他赶出了家门,他们一直处于分居的状态直至德克被谋杀。阿莉亚何德克之间夫妻关系的异化一方面是由于夫妻间信任感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阿莉亚对婚姻的焦虑所产生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母子关系的异化,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与人的异化的第三个表现形式是朋友之间的冷漠。因为“爱的运河”这个生态案件把市政府和斯万化学公司告上法庭,他昔日的老朋友费奇市长、豪威尔法官等见了他犹如见了空气。而且这个案件影响了大瀑布的旅游业,导致他最好的朋友克莱德的酒店生意惨淡,在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后,两个人的友谊也画上了句号,是“‘爱的运河伤害了我们”。“1962年冬末春初那段时间,德克的好朋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他”,[13]使德克在社会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患难见真情,德克的朋友却在他困难时离他而去,这深刻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滋生的利己主义、唯利是图等弊端,这直接导致朋友关系的异化。
人、自然、社会三者密不可分,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中,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根本上是由人与自然、社会的异化关系所导致的。所以,要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重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仅要克服人自身的缺点,而且要首先调和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
四.结语
在《大瀑布》中,欧茨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象征”等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不仅把20世纪中期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异化关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深刻揭示了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时刻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人性的扭曲、情感的缺失、价值观的迷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除此之外,欧茨还通过刻画主人公阿莉亚的第二任丈夫死后,她拒绝继承丈夫的遗产,独自一个人赚钱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的艰辛历程,探索人在异化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只有像主人公阿莉亚一样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物化”,不做金钱的俘虏,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才能获得生命的尊严,赢得别人的赞美,实现真正的有意义的生存。
由于欧茨女性身份的缘故,以及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使得很多评论家把她界定为女性主义作家。通过《大瀑布》,我们可以看出欧茨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变革、关注人类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只局限于表现女性个体的命运,更是饱含了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问,对生存状况的审视以及对生存之道的探索。如何在这个充满的世界实现有意义的生存,是每一个时代都无法逃避而且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小说异化主题的分析,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的摧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并且引导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9]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2]王祖友.异化时代的家园信心——《赫索格》与索尔·风娄的小说品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
[3][8]徐曙玉,边国恩,等.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5][6][7][10][11][12][13]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大瀑布》[M].郭英剑,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