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飞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授诗词的舞台,是学生传承古代优秀文化的基地。因此,课堂的有效性是诗词教学的生命。本文从诗词的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尝试从课前预设、课堂生成及课后拓展几个方面谈几点关于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希望这些对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诗词;灵活有趣;有效教学
现在,诗词教学的过程大都变成了教师介绍作者生平、解析词句意思和学生背诵默写的过程,课堂成了一潭没有审美情趣和创新涟漪的死水。教师觉得很累,学生也觉得无味。诗词本应是有着一道道精美佳肴的满汉全席,现在却让学生食之无味,这样的诗词教学其有效性从何谈起?学生古文素养的提高和我国文化精髓的传承又从何谈起?可叹可悲!作为奋斗于一线的教师,我们在努力探究摸索实践,归纳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预备充分,不惜时间
“欲速则不达”,肯花时间才有收获。诗词因其文本凝炼蕴藉的特殊性,教师课前预备需花大量时间深入研究学生的审美规律,预估学生的审美心理与需求,研读并整合教材,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来。学生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文本,理解内容,完成教师预设的任务。
1.了解学生,大胆放手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衔接好新旧,架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比如,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我先让学生预习,做到大意了然、难点划出,并将未知的问题在课前进行归类整理,课堂上略讲已知,重点分析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整节课学生一直思维活跃、充满活力。而且我还知道学生都读过简版的《三国演义》或原著,所以让学生在课前去了解曹操的性格、志向、事迹。在课堂中,只要学生理解曹操那种求贤若渴的心理和统一天下的抱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备课时备好学生,诊断并分析学生情况,放手让学生去做,方能避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
2.整合教材,高效教学
诗词篇目众多,若以时代为序逐篇单独教学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因此我尝试从作品题材或风格等方面整合教材归类编排,便于教学时开展比较鉴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把《雨霖铃》(柳永)、《春夜别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整合成“离别诗词”专题;把李商隐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整合成“古文中描写音乐”的专题。
二、课堂生成,灵活有趣
教得有章有味与学得主动有趣二者完美结合,方能形成磁场,产生合力效应。
1.凸显个性,教师以自身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要坚持个性,扬长避短,上出自己的风格,构建适合自己主导的诗意课堂。例如:课堂之上,长于朗诵之师,可示范吟咏,感受音韵,体味情感;喜好摄影之师,可图文并茂,调动视听,营构情境;颇有才思之师,可品味咀嚼,推敲词句,指导再创……教师个性意识越强就越有激情与创造力来掌控课堂,敦促诗歌教学的有效推进。
2.形式多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唐诗宋词的教学课堂,应是一个注重个性化赏读的诗意课堂。教师需要以注重参与、平等对话的理念来引领,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投入。如在教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设计了“人生无常,感伤一路行走的忧伤”环节,追忆生命中那些温暖过自己又消逝在无情岁月里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走近苏轼的亡妻之痛,将真实的生命感动融入词作诵读之中。在堂课上,教师能几度因学生的真情发言而红了眼眶。这种课堂效果就是再透彻的手法剖析、再前卫的理念引导都无法企及的。
三、合理引导,拓展有方
刘国正先生曾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是水泥墙,应是多孔的海绵”,其有效地拓展衔接了课堂内外,正如海绵的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将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打造得有血有肉。只是必须记得要有所择地拓展。
1.注重实际,强化迁移
比如在上苏轼的《江城子》一词时,为加深学生对原诗作的理解感悟,笔者设计让学生发挥想象,模拟苏轼对妻子诉说“凄凉”,目的是通过仿写这一手段,把课内的“用”延伸拓展为课外的“用”,学会知识的迁移。学生习作相当出彩:“我以为,十年的时间已经很长/长到我能够把你,把你遗忘/可昨日被雨淋湿的那梦一场/却轻易地戳穿了我的忧伤/原来,这十年的时光/只是把我的思念冲刷得越发明亮/我依然记得。”
2.立足本土,活动激趣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中有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吴江震泽思范桥相传正是范蠡携西施出游的渡口,而松陵垂虹桥更留有姜夔吹箫小红轻唱“自琢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的动人故事……立足本土,联系名人名胜,让学生在可触可感的地域文化中更深入地鉴赏古诗词,感受家乡浓厚的文化气息。
总之,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立足课堂,面向生活,让学生处于自主开放的状态,让学生在鲜活的实践活动获取更广泛的知识,让古典诗词的学习变得愉悦有味而不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