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利
本学期,笔者执教两个平行班级的语文,在指导学生解读《致橡树》一诗时,在两个班中进行了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笔者将本次课堂的能力教学目标设定为了:借助对意象特点的概括解读朦胧诗的思想主旨。为了配合能力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不同的问题设计尝试。
在第一次教学中,笔者一共设计了三个问题,试图以此来引导学生解读全诗,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问题为“自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找出诗歌的中心句”。
学生在经过朗读和思考后,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生甲认为是“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乙学生则认为是“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到后来,很多学生都无法判断哪一个是比较准确的中心句,要依靠老师才能明确。
第二个问题设计为“作者认为什么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预设这个问题时,我要求学生自主从文中圈画词语或是从诗句中概括词语,然后小组讨论,并将答案呈现在小黑板上。在经过近10分钟的自学与互助后,学生的答案呈现出来时有下列几个“不攀附、不痴情、不奉献、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坚贞、紧密相连”。
第三个问题设计为“作者除了写木棉与橡树的爱还写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可以找出还写了“鸟、花、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对橡树的爱”。
整个课堂,虽说学生反应比较积极,但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笔者感觉很不满意。
课后,笔者对本次课堂的三个问题及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反思。发现,其实,第一个问题就已经可以宣告本次课堂失败了。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解读文本,反而变成了一个影响学生解读的坎。从阅读的规律来说,要找出中心句,就必须建立在完全正确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的。而学生只是粗略的预习了一下文本,所以是无法在课堂以开始完成这个任务的。或者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可以贯穿整个课堂,师生需要一起在寻找中心句中深入解读文本,理解诗歌思想。
反思第二个问题时发现,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能力,即准确划分区间的能力和准确概括特点的能力。
学生必须先将区间定位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足下的土地”,才能在此区间内进行分层的筛选和概括。而不是将“花、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对“橡树”的爱情也作为“伟大的爱情”的区间,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生成“不攀附、不痴情、不奉献”等错误的答案。从学生课堂反馈的答案来说,学生基本不能准确划分区间进而概括特点。所以,一开始的区间确定有问题的同学,后面的概括也就会相应出现问题,这样无疑就会形成连环错误。会给老师最后的点拨指正造成困扰,耽误课堂时间。
到第三个问题时,其实本文的主要内容已经讲解结束了,本该深入和有难度的问题反而被这一浅显的问题取代了,所以学生在得答案时非常容易。
总结起来说,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变成了从深到浅。且问题设计时用一个问题训练学生的多个能力,造成学生没有办法准确分解问题中的要求,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
正是由于问题设计的失败,造成前半段的课堂气氛十分沉重,学生基本无法有效参与课堂,所讨论的内容也变成无效的讨论。
反思之后,在另一班的课堂上,我将问题進行了如下调整:
问题一:谁在致橡树;问题二:在致橡树时还提到了哪些跟橡树有关的物象;问题三:文中出现的所有物象,用哪个字可以概括他们之间的关系,全文可以分为几层?这三个问题同时出现,因为它们是有关联的。学生都能够快速找出答案,只有在第三个问题时,个别学生会对层次划分把握不准。这时候进行教师点拨环节或小组互帮释疑环节,得出准确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借助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了文本的整体把握后,再抛出问题四:木棉认为“花、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和“橡树”之间的爱有什么特点?对这些爱“木棉”持什么态度?设计这两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去研读文本的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用词“绝不”和“也不止”。而且问题有区分度,学生容易入手。这样一来,意象及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问题五:木棉所设想的和橡树的爱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第二层次,即全诗最能体现诗人思想情感的部分。在这时,笔者有意问了第一课时中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即“你认为本诗的中心句是哪个?”学生能非常准确的确定好答案。
一节课下来,在头三个比较容易的问题的刺激下,学生能始终跟着老师设计的问题行走在文本中,且能带着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能保持较高的学校兴趣和热情,课堂气氛从始至终都很活跃,比较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借助对意象特点的概括解读朦胧诗的思想主旨。
我的反思:讲授一篇文本之前,教师必须到文本中先去走几个来回,做到自己“吃透文本”。在备课时,问题设计必须基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但也不能从教师理解的高度出发,站在教师的高度进行设计。事实证明,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和理解能力的问题会使课堂陷入僵局。其实,很多时候,当教师在抱怨自己抛出的问题,学生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时,不如反思自己问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