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洪军
摘 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领导者表率作用欠佳、教师管理评价制度缺乏人性化、师德教育乏力,师德监督机制缺失等学校因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从学校层面来说,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就要抓好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制度的伦理化、建立健全师德管理评价监督制度。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学校因素;师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34-02
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主流上是比较好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现象也是存在的。这种师德失范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管理因素值得注意。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的学校原因
(一)学校领导者表率作用欠佳
1.学校领导者是否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很大。有位中学校长说:“今天学校的管理,很大的方面,不是靠纪律去管,是靠校长的人格魅力去管。”[1]这人格魅力,就主要体现在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公正严明上。
那么,现在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者的情况如何呢?有人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农村中小学校长整体情况是好的,但[2]“部分校长素质偏低、管理思想滞后”“相当一部分校长领导水平不高”“有些校长的专制思想较为严重”。笔者与不少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同学聊天时,从他们的口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笔者曾经还亲耳听到有位农村中学校长说:“我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我说了算。”专制思想一览无遗。曾经有一个学校的不少老师向笔者抱怨:“要讲师德,你先把我们校长的师德提高了,再来和我们讲!”原来,这个学校的校长言行不一,给教师的承诺通常不会兑现,说一套做一套,而且每周在学校待的时间不多,对教师基本不管不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师怎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呢?我们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形成和发展怎么不受到负面影响呢?当然,这只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偏低,管理思想滞后,“官本位”和专制思想较为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都严重伤害了教师的感情、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遵守师德规范的内在动力,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大打折扣,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部分学校领导者不重视师德建设。笔者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者不重视师德建设。主要有以下情况:首先,由于现在全国上下都对学生的安全很重视,不少地方都实行了“学生安全一票否决制”。因此每个农村中小学校长都极为重视学生的安全,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教师只要保证学生在学校中的安全就是大功一件,其他的好商量。其次,由于如今高考制度仍然要以应试教育来应对,因此社会和家长还是很看重学生的成绩。所以,只要是能让学生不出事、又能拿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这样的教师即使出现一些失范行为也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有的觉得“这是小节”,不会有伤大雅。再次,还有些学校的领导者由于领导水平有限,能够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交给的任务已经不错了,因而无暇顾及师德建设这个“软任务”。这些都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良好师德氛围的培育。
(二)教师管理评价制度缺乏人性化
教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既要起到规范和约束教师行为的作用,又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对教师需求的关注。然而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只有制度的刚性,过于注重制度的“管、卡、压”的功能,没有人文关怀的“柔性”,忽视了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主体地位在制度中缺失。笔者发现,不少农村中小学都实施了比较苛刻的考勤制度,对教师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过度控制,缺少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比如,有些农村中小学规定:教师迟到早退1分钟罚款4元,5分钟罚款10元,20分钟以上按旷工计,处罚加倍。学校领导不定期到办公室和教室进行查岗,在办公室10分钟未回者和在教室未见教师者都按旷课一节处罚等等。访谈中也有不少教师认为考勤制度苛刻,过于压制人,而且罚多奖少,带给教师的多是压抑、焦虑、痛苦甚至愤怒,觉得自己每天就像犯人一样,特别没劲。
另外,由于对学校及老师的评价实行“学生安全一票否决制”,教师们如履薄冰般地守護着学生,生怕有半点差错。虽然保护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是师德的应有之意,但过分强调甚至当成唯一工作,那学校和教师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天职,完全是本末倒置了。不仅学校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使教师失去了职业尊严,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做出有悖师德规范的行为就在所难免。
(三)师德教育乏力,师德监督机制缺失
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村教师师德教育比较缺乏,作为在职教师培训的主阵地——教师继续教育,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师德的培训。平时偶尔有师德的学习,也是老生常谈的说教和流于形式的过场,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和打动人的东西。农村中小学师德的监督机制还很不健全,很多监督制度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很好地机制去实施对中学师德的监督,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监督的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学校和有关部门不够重视师德建设工作,教师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客观造成了师德修养下滑。
二、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师德建设,领导是关键。要在学校这一教师职业成长的最重要的微观职业环境中重视校长的道德领导意识和能力,用校长的高风亮节、率先垂范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成长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
1.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过程中,必须抓好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师德建设。首先,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师”表率。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学校领导只有不断地接受再教育,不断地完善自我,掌握先进教育理论,运用先进教育手段,才能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去解决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2.改革现行的领导干部任命制,实现竞聘与任命相结合的制度。由于体制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多数农村中小学校长仍然实行任命制。这样校长往往更多地只对上级负责,不能很好地关心师生切身利益,不能将心思用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因此,应改革现行的任命制,实行竞聘与任命相结合制度,先由教师选出的候选人中再由上级主管部门考察、公示择优录用;同时,加强考核、评估、监督,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平淡淡靠边站的有效竞争机制。
(二)实现学校制度的伦理化
“德性的学校制度是学校成员德性之善得以体现的前提。”[3]因此,实现学校制度的伦理化,是师德建设和促进良好师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应该保证学校制度建设公正。罗尔斯认为:“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公正,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4]教师制度的公正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发展机会的均等,学校管理标准统一、决策民主,对教师评价结果公正、全面、客观。只要制度内容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出发点、立足点,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做到“目中有人”,充分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关爱与信任,这个制度就是公正的制度,就会得到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2.应该保证学校制度建设民主。要做到学校制度建设民主:首先,要在核心管理层内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成员的意见,必要时可展开辩论。其次,将制度制定的目标、意图、内容等放到学校中层管理者會议上征求意见,并据此修改补充制度的构想,形成初步的方案。再次,将由中层管理者会议上形成的初步制度框架交予全体教工进行广泛地讨论。最后,将制度草案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另外,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和教师保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倾听教师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在不断地改进中得到完善。
3.坚决履行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教育法》第29条明确规定,“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乃至生活的地方,因而也应该成为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后盾。农村中小学应该在教师需要时,及时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让他们深深体验到“学校即家”的感觉,并为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而骄傲自豪。
(三)建立健全师德管理评价监督制度
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既需要教师的自律,也需要适合教师的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制度约束和保障。
1.建立和完善师德的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师德评价制度,是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按照教育法规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教师个体的师德状况进行经常公正的评价,促使其扬善弃恶,及时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师德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观察了解、问卷调查、谈话、座谈会、意见箱等。
2.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建立师德建设有效机制就必须重视奖惩机制建设。就笔者走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来看,他们很希望把师德评价考核结果与教师物质奖励、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以及聘任、辞退等真正挂起钩来。所以,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规定,凡是获得师德评价为优秀等次的教师,在其职务聘任、晋升和评优、评先进中优先考虑,凡是年度师德评价为不合格的教师,学校有权责令其停职检查和待聘。对连续三年师德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学校予以解聘。
3.构建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各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以形成系统的师德监督体系,构建“舆论、学生、家长、教师”四位一体的监督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师德自律。
参考文献:
[1]闫小柳,赵忠义.师德修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2.
[2]苏艳红.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现存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刘超良.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J].教育科学,2004(8):15.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