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蔚
摘 要:以外群体偏好为研究对象,选取针对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的有关外群体偏好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而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例如选取自尊、人际关系等变量。以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情绪、气质等其他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更加拓展研究外群体偏好的视野和范围。
关键词:外群体偏好;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36-02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物质生活条件、权力和权利、社会声望、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所界定的青少年中弱势群体是由我国户籍制度所赋予的农村籍户口的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他们由于先赋角色的原因,在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源、社会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处于劣势,却因为父母或者自己的努力进入城市生活,时时与城市群体产生比较和接触,因此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普遍的适应问题和身份辨认问题。流动儿童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身份地位的尴尬和模糊,处于弱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社会竞争中,没有宽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可观的经济基础,故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生存等实质问题上都是弱势。我国这种制度性的身份不同于西方社会种族、性别的僵化,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就业等多种途径进行自由流动,正是这种具有边界可渗透性的弱势群体外群体偏好特点也将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起指导性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考。
一、外群体偏好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 Graham Sumner 把群体分为外群体和内群体。并认为内群体会主宰成员的思想,成员对它保持着特殊的忠诚;而内群体以外的其他群体就是外群体。群体偏好是因其群体成员的身份而发生的思想、情感或行为。通常表现为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人们大都倾向褒奖内群体而贬损外群体。
(一)外群体偏好的内容
1.从内群体偏好到外群体偏好
最早的群体偏好实验范式是Tajfel 的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中的被试给两组成员分配钱物,被试明显给自己所在的群体更多的报酬,尽管被试之间原先并不认识,也未发生社会互动。被试采取最大化组间差异的策略显示出了对内群体的偏爱,该实验充分体现了仅仅是细小、人为的范畴化足以使人们产生内群体偏爱。国内学者连淑芳針对上海大学生的群体偏好研究结果也表明:上海人和外地人都存在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然而,国外研究者在一些针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进行群体偏好的实验研究中却发现,弱势群体对社会优势阶层产生了积极、向往、肯定的态度。例如:1976年,Banks &Curtis让黑人小孩在白人玩偶和黑人玩偶中做选择,结果是:黑人小孩会更多地选择白人玩偶,并评价白人玩偶更好。在领导职位的选举上,女性其实更支持男性担任领导职位;老年人在对老年人与年轻人群体的评价上,老年人对自己的群体持有的评价更加消极。
2.外群体偏好的理论解释
对外群体的积极肯定态度,就是外群体偏好。在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共有三种。
(1)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对外群体偏好解释为弱势群体成员对其群体的低认同感或者根本不认同。越不认同其内群体的成员,发生外群体偏爱的可能性越高。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是情境因素的作用,描述了在何种情境下,外群体偏好可能会出现。
(2)社会优势理论
该理论在解释外群体偏好时,对社会优势取向的定义是:对不平等的群体关系的一般期望。按照这种定义,不管其群体成员的地位是高是低,只要其社会优势取向的水平较高,就会更倾向于保持群际地位差异。所以,不论其群体成员地位的高低,其社会优势取向水平越高,所表现出的对高地位群体的偏好就会越强,表现出与自己群体地位不符的外群体偏好。
(3)系统公正理论
系统公正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存在的社会分配或安排是公平的、合理的,并且顺从目前社会的定位与安排。优势群体将外界对内群体的积极印象内化,更加偏爱内群体;而弱势群体倾向于接受目前的社会阶级定位,认可目前的社会不平等性,同时顺从社会安排与社会主流价值,产生了对社会优势阶层的认可和向往,所以更加偏好于外群体。
(二)外群体偏好的研究方法及工具
早期,心理学家们通过创设特定情境,让被试做出选择以测查其态度倾向来测查外群体偏好。研究发展到后来,出现了直接的测量方法用以测量外显群体偏好和间接的测量方法测查内隐群体偏好。
1.外显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外显群体偏好一般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在西方群体偏好研究中,多针对民族和种族问题,编制出的代表性较强的量表有:现代种族歧视量表、现代种族偏见量表,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等。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基本实情,修订和编制出了一些群体偏好量表。吕庆燕、王有智将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加以修订用以研究我国藏族和汉族大学生内外群体偏好效应,唐春芳自编问卷,采用情感体温计评定方法进行施测,研究了威胁情境下流动儿童自尊对群际偏好的影响。
访谈法,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编订访谈提纲,让被试针对主题自由直接地发表看法、表达态度。石长慧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12-18岁的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及群体偏好问题。
2.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AT,它是通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评价性联结来对各种内隐的群际态度进行间接测量,测量的指标是反应时。
最近的研究中有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方法(AMP)以及刻板解释偏差(SEB)方法。情感错误归因方法是 Keith Payne 在2005年提出的内隐测量新方法,AMP中,情感来自被试对启动刺激的态度(喜欢/讨厌),人们对启动项的情感会投射到随后出现的目标项上,因此对目标项的喜恶反应其实是被试对于启动刺激态度的间接体现。SEB问卷中,设有25个缺少原因的句子需要被试去填充,呈现的半句是一个事件的结果,要求被试根据给定的结果进行归因,将所有能想到的原因填写在每题的空白处。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現状
(一)流动儿童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近年来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得出流动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城市群体的外群体偏好。唐春芳针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偏好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都表现出显著的内群偏好;石长慧在流动少年的群体偏好研究中发现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少年同时表现出了内群偏好和外群偏好。董蔚楠在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特征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和流动儿童均表现出明显的外群偏好;而内隐态度上,城市儿童明显偏好内群,流动儿童的偏好倾向不显著。丁芳、吴伟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在流动儿童中确实存在内隐外群体偏爱,对自身所属群体表现出内隐的消极认同。
这些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来自不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不同城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包容接纳能力和态度表现不同。另外,儿童时期人格发展尚未完善,对城乡差异不敏感,对于社会群体的意识和评价较为模糊,所以表现出内外群体偏好不明显也是正常现象。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不相一致的结论。
(二)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关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偏爱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向玲、赵玉芳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在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说明其对城市群体有内隐偏爱。路恩斌的研究结果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内群体偏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显示出了外群体偏好。孙潇、张雅明在城乡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特点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籍和农村籍大学生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偏爱,农村籍大学生中的女生比男生更偏爱城市群体。陈健源在2013年的研究中得出:农村大学生同时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要高于内群体偏爱。孙潇在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无论城市籍还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外显测量中都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偏爱;在内隐测量中,城市籍大学生更偏爱内群体,而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态度不明朗。
由此可见青少年弱势群体都表现出了外群体偏好,认为城市更好,城市群体更加优越。比较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特点,不难发现,与流动儿童相比,农村大学生更加喜欢和向往城市群体,这也许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由于年龄较长于流动儿童,更加能够知觉到自身与城市群体的差距,同时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经济状况问题的比较和择业困难加剧了他们对在这些方面占有优势资源的城市群体的偏好。
三、评价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对外群体偏好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即以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为对象居多。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自行编制和修订了一定数量的群体偏好测量问卷和相关资料,丰富了我国群体偏好研究的测量工具也促使研究方法的更加多样化,促进了群体偏好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关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的一系列研究填补了严义娟针对我国的外群体偏爱研究所提出的关注流动人口的心理和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验证性研究的空白。
目前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例如选取了自尊、人际关系等变量。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情绪、气质等其他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更加拓展研究外群体偏好的视野和范围。另外,也有研究选取了情境因素研究外群体偏好特征,但都着眼于威胁情境这一种消极情境,针对选取积极愉悦情境环境下的外群体偏好研究还是空白。
现有的研究都着眼于不同年龄阶段,例如小学生、初中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这几类群体不免会有重叠,一名流动儿童不断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为一名农村大学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或许可以得出更多珍贵的资料和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吉学.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向玲.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连淑芳.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4]李琼,刘力.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J].心理科学进展,2011(7).
[5]孙潇.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董蔚楠.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的特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陈健源.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及其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8]严义娟,佐斌.外群体偏爱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