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平
摘要:通过多年 教学经验总结出学好物理的七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招:以实验、演示实验突破重难点。第二招:以物理科学研究史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知识梯度。第三招:善于温故知新。第四招: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攻关题。第五招:巩固知识招。第六招:查漏补缺招。第七招:强迫预习招。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兴趣 查漏补缺
一般来说,物理教师都是按其常规进行教学完成授课任务的,即认真备课、讲课、实验、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考试评价。但在具体施教中,每个物理教师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长。下面介绍七种招数。
第一招:以实验、演示实验突破重难点。中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普及课程。以实验、演示实验、生活经验为突破口,引出物理课题,验证物理规律,揭示物理现象和归纳物理规律,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因其真实可信,学生学得易懂,记得牢靠,也就容易形成技能。此招是物理教学的最有效招数之一。但要求教师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善于观察和汇集与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相对应的学生生活经验更是难能可贵,因为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解释或揭示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转化为能力或技能。
第二招:以物理科学研究史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重难点知识的知识梯度。书本上的物理科学知识是近代和现代物理科普基础知识的浓缩,有的远离我们学生的生活,有的近乎天方夜谭,根本就没听说过。直接讲授课本知识,物理规律拿来就用,学生就会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当作数学来学,其接受程度就会大打折扣。若以物理科学研究史引入,加上科学典故和科学人物及成就的介绍,再辅之以物理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讲解,就可以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过渡顺利自然,物理知识规律的知识梯度就会变小。这是因为所有物理知识都是从最简单的物理现象和事实开始研究,逐步发展而成的。因而学生学习时就不会感觉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得来的突兀、生硬;学习时就不会感觉到吃力,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增加,学习积极性也就会大增。但此招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很高的教学设计水平。
第三招:善于温故知新。由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包含的范围很广,大部分是相互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因此在物理新知识的讲解中,遇到旧物理概念时就要善于提醒并运用之。例如,在讲到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电场强度时,就应强调矢量的概念以及矢量有合成与分解。又如,在讲解库仑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磁力时,就应提醒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规律。因为库仑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磁力都是力,就应遵守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加速度以及相关的匀速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等规律。若善于联系新旧知识,就可以降低知识的梯度,也可巩固旧知识,还可以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此招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知识驾驭能力。
第四招: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攻关题。学生中不乏精力旺盛、学习能力较强者。对这样的学生要进行创新培养,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设计有较大难度的题目或实验,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个人或小组攻关解题。具体做法是:每周设计一道或两道有较高难度的物理题目公示于学习园地,让有潜力的学生个人或小组攻关解题。学生若有正确的答案则公布于学习园地,与同学共享成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一星期后无人解答,教师则在学习园地公示详细答案,让学生模仿学习。经过几年的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在班内培养出物理学科的拔尖人才,也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
第五招:巩固知识招。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要巩固,尤其是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及单位、物理常量要熟记或牢记。具体办法有:当堂巩固、下节课巩固、下周巩固、下月巩固等。当堂巩固,就是在物理概念或物理公式讲解后,让学生朗读或书写,若有时间则下课前小考默写巩固。下节课巩固,就是将上节课物理定律或公式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小考,要学生自觉巩固。下周巩固、下月巩固亦如此。但经常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很多。
第六招:查漏补缺招。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而每个学生知识盲点各不相同。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一种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将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课代表或夹在作业本中。课代表将问题纸条集中。同学之间能处理的交由同学之间解答,不能解决的交由教师在全班或个别解答。习惯养成则功到自然成。
第七招:强迫预习招。每个学生都有自学能力,要将学生的这部分潜能发挥出来,强迫预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办法就是在课前、章节前就给学生制造悬念,布置一些学生容易理解且能完成的作业,并定时检查。例如,在上牛顿第一定律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将牛顿第一定律自抄一遍,稍难的题目,如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什么?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课前均能做到或做出。开课时就可提问,接着讲解。这样课前学习与课中学习联系起来了,减少了课中授课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又如,单摆的等时性实验、绳波的传播实验,课前也可让学生自己做,上课时教师再进行检查。这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质量。上述两招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有效。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个性鲜明的生命活体,而个性特征因人而异。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出有效的对策,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招数,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方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