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军
一、 运用投影设备,优化观察方式,促进认知,培养美感
投影是大多数校园中运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之一,它体现了直观性原则,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在利用投影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时,除了运用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投影片外,还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动手自制一些投影片,使有关的形象在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感受的方式达到最优化,获得清晰、生动的直观形象,从而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在短时间内清楚地观察捕捉到。我在教学一下《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就运用一张复合投影片,把形象化小为大,把过程化长为短。先出示一只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的小蝌蚪,然后,让它“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不见了。最后,一张投影片映示出一幅艳丽的图画:一张张碧绿的荷叶浮在水面上,远处的几只青蛙正在捉虫,近处一只大眼、白肚、绿背的青蛙在低头看着向它游来的小青蛙,仿佛在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快跟妈妈一起捉虫吧!”通过这样的设计,使低幼的学生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了最优化的观察了解,同时,欣赏到了青蛙美丽的外形,领略到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之间的亲情,还看到了青蛙捉虫的具体情景。
这样一来,学生的感知活动不但得到了优化,而且具有了审美的特点:首先,这种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充满审美的情趣;其次,这种感知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特定对象;再次,这种感知还具有整体性,把个别感觉组合成为有关对象的完整印象,即表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而且发展了审美情趣,进入了审美境界,既促进了认知,又培养了美感。
二、 运用录音设备,展示课文的语音美,认知审美,和谐统一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都配有课文范读录音光盘,这些录音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掌握得很好,有的还配有音乐,不失为师生朗读的范本。教师教学生如何读好课文,大多可先让学生听光盘录音来获得感知——充分展示教材中文字的语音美,让学生受到课文语音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加以模仿,最后可举一反三,进行个体的创新。
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录音设备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多首古诗。而诗歌这种文体,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美,诗歌语言和光盘录音,就暗寓和传递着审美信息。所以,在教学诗歌这类课文时,听录音光盘的反复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录音光盘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范读,可以把诗的情感通过音乐般的语音表现出来,诗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有节奏的声音起伏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不但欣赏到了美妙的韵律,同时也领悟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然,现行的小语教材中更多的还是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因为这些文章许多都出自名家的范文,故极为崇尚语言的音乐美。如《观潮》《搭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散文,语言韵味隽永,富于音韵美和节奏美。有的课文中有许多叠音词,它们朗读起来琅琅上口,表意又自然传神,真是美不胜收。例如,《荷花》中的“挨挨挤挤”一词,不只是形容荷叶茂盛,还写出了荷叶被风吹动之后的动态。这类课文,除了运用录音整体感知外,还可多次感知节奏强、音韵美的重点句、段,这样,学生在反复欣赏录音范读的过程中,感知了文字所体现的优美意境,领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语言文字的精工细雕,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从而达到了认知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三、 运用录像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提高审美能力
1. 运用录像,强化审美期待。审美期待,是主体对审美的活动,产生的一种迫切盼待的心情。审美期待越强化,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就越能得到激发和培养。恰当地运用录像,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期待。如在教学三下《翠鸟》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水鸟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录像,让学生充分认识翠鸟的外形小巧玲珑,各种翠鸟的羽毛色彩并不相同(不止课文中讲的一种)。特别是写翠鸟捉鱼动作敏捷的词句中,有不少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如“贴着水面疾飞”“水波荡漾”“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但只要通过录像一播放,直观明白,这些难理解的词句就会迎刃而解。同时,由于录像内容比课文更丰富,学生自然喜闻乐见。这样的教学强化了审美期待,审美具有了主观要求,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是高效率的。
2. 运用录像,开拓审美视野。感知是美感的门户,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条件,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去努力发现、领略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录像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呈现活动图画的优点,还能打破时空限制。例如,学习二下《数星星的孩子》一文时,更可放映一些有关星空的录像片,让学生观察星星的运动,看看北斗星是怎样绕着北极星转动等。把这些在内容上与课文紧密相关,又有延伸的,同时富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录像,适时地放给学生看,怎能不激起学生美的情感呢?审美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审美的视野获得了开拓,这种感知多了,学生审美的能力自然获得了提高。
3. 运用录像,提高审美认识。可以通过各种摄影手法,突出观察的重点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观察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编辑,使之更集中、更典型、更具代表性,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如《赵州桥》这篇课文,要让学生认识到文章意蕴美的熠熠光泽——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就应该把能反映赵州桥雄伟气势的特写镜头放大给学生看,让它那震撼人心的雄壮美感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赵州桥的确雄伟。另外,还可放映一些古代石拱桥的录像给学生看,扩大知识面,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别致,真正认识到赵州桥在当时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学生看了这些录像,心中自然产生对赵州桥的一腔赞美之情和浓厚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美,产生了新的领悟,对事物的认识不至于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阶段,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