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立森,皮宗辉
(1.山东理工大学 传媒技术系,山东 淄博 255049;
2.喀什大学 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99)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制作与品牌塑造
齐立森1,皮宗辉2
(1.山东理工大学 传媒技术系,山东 淄博 255049;
2.喀什大学 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99)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近年推出的文化益智类节目,播出后引起多方关注。这种寓教于乐的知识传播方式,在传递文字之美、文化之魅的同时,唤醒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积淀。该类型文化电视节目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与其自身的定位与宗旨、节目的制作策略、节目的品牌塑造等密切相关。
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制作;品牌塑造;文字;文化
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人们习惯了英语字母、表情符号、火星文、网络用语等表达混乱、语焉不详的流行文化,享受着娱乐快意、恶俗趣味与即刻存在感,其文化观念、精神诉求和价值取向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蜕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3年推出的文化益智类栏目,2014年10月第二季播出完毕,江苏连云港13岁男孩陈柯羽夺得全国总冠军,节目收视率、好评度均再创新高。[1]
一字一趣味,一词一世界,汉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大会”LOGO涵盖了所有汉字的17个基本笔画,也可以利用这些笔画组合成所有的汉字,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如图1。内容先行是“大会”节目设计的核心出发点。[2]2013年8月2日至10月18日,“大会”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综合频道晚八点档播出,引起了社会上一次汉字听写的热潮,全国不重复观众累计达6.7亿,堪称全球最大的电视体验活动。据官方统计,2013年“大会”总决赛的收视率达到2.59%,超过《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2.31%。从选拔机制而言,参赛队和选手的筛选范围以国家重点中学为主,名单由各省区教育局经考试选拔确定。2014年共2万名选手参加了“大会”的4700场初赛,选手覆盖1700个城市、3000所中学、1200万初二在校生。
图1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LOGO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根基,蕴藏着传承千年的民族历史、中庸和平的民族意识以及尚美崇善的民族智慧。“大会”将枯燥、生僻的汉字书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知识,掀起一股风靡全国的文字创意性游戏风,在传递文字之美、文化之魅的同时,唤醒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真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积淀,弘扬了优秀的文化内核与精髓,推进了汉语言文字事业的快速发展。
栏目宗旨是解决“栏目是什么”的问题,是栏目品格和态度的集中反映。“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是“大会”的主题和宗旨。与一般文化类电视栏目不同,“大会”有明确的受众定位和传播目标,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精神。作为一档文化益智类节目,尽管缺乏时下流行的各种娱乐元素,但“大会”以书写竞赛为线索,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赛程,获得了良好口碑和正面反响。残酷的淘汰机制让比赛过程充满悬念,不断叠加的听写难度让比赛过程紧张刺激,轮番上场的智力对决将当代学子的实力展示无余,同时,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电视观众叹为观止。传统汉字文化能否世代传承下去,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也正是节目的价值取向所在。
在内容过剩化、形式同质化的节目制作背景下,电视栏目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品质、品味、品牌是衡量节目好坏的重要标杆,也是节目相互竞争和模仿的关键因素。在模式化节目制作的趋势下,各大电视台纷纷引进和复制成熟的模式化节目,形成内地仿效港台、港台仿效日韩、日韩仿效欧美的路线,节目制作缺乏创新性和本土化。比如,东方卫视引进英国“Got Talent”,推出“中国达人秀”;江苏卫视引进英国“Take Me Out”,推出“非诚勿扰”;浙江卫视引进荷兰的“The Voice”、英国的“Tonight’s The Night”,分别推出“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梦想秀”;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的“爸爸我们去哪儿”“I am a singer”,分别推出“爸爸去哪儿”与“我是歌手”。在模式化版权引进下,国内热门电视节目基本照搬了原版优秀的节目框架,全面接纳了成熟的制作经验,建立起模式化节目生产流水线,造就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收视率爆棚的局面。
综艺节目之间的相互竞争愈演愈烈,从简单的节目竞争上升为频道系统化竞争,从卫视之间的市场竞争升格为地域文化之间的博弈。一些强势的电视媒体根据频道受众定位,开始重视原创的力量。在新的制播分离时代,“大会”借鉴美国斯克里普斯《拼字蜜蜂大赛》(National Spelling Bee)节目,利用央视深厚的国家级资源,开创了本土化节目创新的典范。美国首次举办全国性在校学生的“拼写”比赛是在1925年,由肯塔基州的《信使报》编辑部主办,基本上每年举办一次,截至2014年5月,已举办了87届。经过层层选拔胜出的全美8岁到14岁学生,被称为“拼字蜜蜂”,取其勤奋、勤劳之意,全美拼字大赛的标识如图2。在其严格设计的比赛程序中,选手们往往需要经过多轮的笔试和口试,甚至是车轮大战最终方能决出总冠军,2014年还出现了罕见的双冠军局面,获得者是14岁的海斯华和13岁的苏乔。
图2 全美拼字大赛标识
“大会”是由央视资深导演关正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汉字听写竞赛模式。“大会”统一向各地市发放6套(内含100个不同难度的词汇)笔试考题,综合成绩第一的学校选派五位优秀学生,最终代表省队正式参加复赛。有别于美国从学校、郡、区、州乃至全国的层层淘汰赛制,央视采用了团队参赛与个人参赛相结合的形式,解决了晋级和重点人物需要反复参赛的塑造空间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美国拼字比赛强调的是英雄情结和冒险精神,中国听写大会则更注重集体荣誉,兼顾个人魅力。与2013年的赛制相比,2014年参赛队伍的数量由32支扩大到36支,个人总决赛的人数由15人增至20人,如图3所示。此外,成人现场体验团的人数由10人增至100人,同时比赛考核的重点也由对纯粹字形书写能力的考核,逐渐转向了对字义的传播。除参赛选手外,每期都安排一位央视新闻主播担纲的主考官、语言研究领域的权威出任裁判长和裁判,电视文化名人和主持人在旁说文解字。与此同时,节目用竞赛场外的解说、观赛师生群体特写、有机穿插的采访回访等镜头语言,较好地烘托出书写过程的紧张气氛,舒缓了电视观众的参与情绪。
图3 “大会”2014年赛事参赛设置流程图
如何平衡“普及”书写技能、语言文化与“高收视率”的矛盾,是摆在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3]在确定选手的比赛成绩方面,组委会协同社科院专家协商,制定了行之有效、机动灵活的考核标准和拿捏分寸,以词为单位,允许选手针对单字或组词释义进行提问;对于简繁体字、笔顺问题现场处理、人本化原则的体现等,都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和顺利进行。为了保证节目的可观赏性和进度安排,组委会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难度等级各异的汉字题库。随着比赛日程的递进,对选手能力的考察也不断升级;随机性和偶然性因素的增加,也使选手不断面临各种未知的生僻字、冷僻词,失误与正确的现场局面交替出现;令人遗憾的意外、神来之笔的成功,营造出种种悬念与亮点,从而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了电视叙事的节奏感与精彩程度。
没有豪华的舞台,没有明星的阵容,一档文化益智类节目在时下的商业时代,能取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必然有其客观原因与内在逻辑。“大会”是一场成功的逆袭,是聒噪之后呼唤宁静的回归,是娱乐之后寻求文化的慰藉。[4]从大众传播的视角而言,“大会”所引发的汉字热潮、舆论话题,成为各大微博、网站、热门榜的焦点,体现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和高度认同。
随着键盘、触屏、语音等输入法的日益普及,全社会书写能力下降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大会”历时三年创意制作,其审慎的选题、周密的设计、制作的考究,充分体现出对时代主题的把握,表现了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的责任担当,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精神,展示了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的胸襟和气度。作为汉字听写能力的公开测试,“大会”擎举全国之力,在国内首次将文字作为核心的内容,把汉字之美、汉字之趣呈献给广大电视观众,不仅倡导了尚学崇智的良好风气,更触动了文化生活的价值回归。虽然汉字书写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这一节目的开办给很多人的“失写症”敲响了警钟,也将带动全社会关注汉字文化,书写规范汉字,进一步增加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比赛中,孩子们写得好,家长们为之欢呼;被淘汰离场的,孩子也会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享受比赛过程,享受书写过程的快乐,是大会带给人们最大的收获。
中国有句古话,见字如见人。在“大会”节目中,参赛选手或展示了强大稳定的团队综合实力,或以少打多成为绝地逢生的孤胆英雄,每一名选手都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手们成功书写对答后的喜悦,遗憾退场时的伤心与失意,成功晋级后的集体狂欢庆祝,失败离场后的相互扶持安慰,无不透漏出当代学子的精神境界与优雅风貌,他们的举止表现当之无愧是同龄人的榜样。在测试过程中,被选用的词汇往往语出有典,具有丰富的释义和内涵,提倡认识更多的汉字、语词,对于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性和思考能力的塑造,都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将中国汉字牢牢镶嵌在脑中,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再次复活,对于时下功利性、实用性的知识学习,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大会”对汉字的重新重视和理解,将带动文字背后母语价值观的构建,推动书写背后中华文明史的传递。
由于汉字特殊的构造特征,通过提示字词的意思难以重新记起字的写法,证明了人们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会日久生疏。这也提醒人们,应多使用工具书,比如汉字词典,多查其正确读音、笔画构成、包含意义,通过多书写、多阅读形成语感,唯此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观众能够通过观看比赛节目获得自我满足或者自我反省,这是知识竞赛类节目拥有良好收视率的原因之一。[5]在“大会”节目中,往往是选手在台上激战正酣,台下的现场观众也都不自觉地拿手比划,有的家长还会认真地查字典,甚至电视机前的观众很多也是全家上阵,跟着选手一块参赛。由“大会”发起的“全民捂热冰封汉字行动”,共推出了“葳蕤、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惮烦、香醪、骀荡、乖剌、驽骀、猬集”等13期捂热词汇,累计参与人数超过5.8亿。在“大会”举办过程中,诺亚舟优学派、E笔E画、搜狗输入法、微博、微信等IT新技术与产品,全力支持赛事的升级和扩容,这种知识竞赛内容的选秀或竞技模式,可谓中国汉字听写的综合“运动会”,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当今的电视屏幕上,真人秀类节目是不可或缺的类型,其多以歌曲演唱、才艺展示等为主,具有鲜明的娱乐性。与之相较,文化类节目缺乏刺激性,偏向严肃和枯燥,常常受到观众的冷落,比如央视的《读书时间》在开办8年后,终于2004年9月停播。主持人李潘后来创办《子午书简》《读书》,虽几经沉沦,并保有固定的收视人群,但收视率最好也仅有0.16%。[6]与之相比,“大会”依托央视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参赛规模、参与范围和影响远超其他同类型电视节目。
也有人指出: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是死记硬背字典的结果,比赛比的是谁的记忆力更好,甚至把矛头指向字词类节目本身,生僻字、冷僻词过多过滥,节目走进了“应试”的死胡同。针对这些批评,笔者认为大可不必。节目存在的意义,并非是选拔识字人才,也并非号召死记硬背僵尸汉字,而是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汉字是一个不断使用、不断变化的过程,许多汉字的确慢慢地在边缘化,把生僻的汉字捡回来,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却能保证节目的可操作性,否则陷入无休止的车轮战,观众必定失去耐心和兴趣。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四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以及国学复兴的问题,强调“那些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7]而国学的基础是汉字,如何让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需要国人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培养孩子们爱汉语、写汉语的习惯。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是全方位的,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断深化,且是不可逆转的。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青春,靠的是观念创新和技术改进,比如扩容规模并升级赛制,增设大学组、成人组,开展网络同步场外测试等,更大范围吸引观众的参与热情。如此一来,“大会”的精彩程度必将再进一步,品牌效应也必定会再创辉煌。
[1]央视网.第二届汉字听写大会完美收官,13岁少年陈柯羽荣膺总冠军[EB/OL].http://tingxie.cntv.cn/2014/10/03/ARTI1412347387116875.shtml.
[2]关正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形态研发的体会[J].电视研究,2013,(10).
[3]易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的冷思考[J].青年记者,2014,(4)下.
[4]李欢,廖正非.冲突与共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研究解读[J].新闻知识,2014,(6).
[5]钟新.汉字听写类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3,(10).
[6]金力维.“读书小达人”央视比文采[N].北京晚报,2013-08-06.
[7]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J].党建,2014,(10).
G22
A
1672-0040(2015)04-0079-04
2014-11-20
新疆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南疆中小学‘班班通’数学资源利用研究”(XJEDU070113B03)。
齐立森,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传媒技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 杨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