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秀
[摘 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引导学生做到下面三点至关重要:一要留心生活,积累素材;二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三要立足实际,讲究真实。
[关键词]生活 读写 真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2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期学生掌握写作要领。下面我结合自身的语文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留心生活,积累素材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
我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听、多思,用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用耳朵聆听生活中的种种声响,专心去感受生活的脉搏,通过多种感官熟悉客观世界,从中摄取营养。学生可以在万物复苏的春季,仔细观察田间地头,村落小院的小草、野花、树木,还有天空中北归的小燕子,用心体会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细心观察高温下父老乡亲们在农田里收割稻谷的场景,小伙伴在小河里洗澡、游泳的欢畅场面,还有那突袭的暴风骤雨。认真聆听知了、青蛙、布谷鸟、蛐蛐的声声歌唱;在硕果累累的秋季,仔细观察果园的柿子、柑橘、柚子的形状、颜色、姿态及人们采摘水果的喜悦场景;在北风呼啸的冬季,留心人们的衣着、活动,逢年过节,亲临热闹的市场、街道、公园、游乐园,认真感受喜庆的场面和欢愉的气氛……我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学生接触的事物多了,见识广了,视野开阔了,感受就会深刻,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写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
仿写是学生写作的阶梯,学生可以根据范文中某些自然段或句群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仿写练习。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第二自然段写道:“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只有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教完这一课后,我让学生以“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很优越”为总起句写一段话。有一位学生写道:“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很优越。我们有大花园似的校园,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崭新整齐的桌椅,有亲切和蔼的老师……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每个同学都领到了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现在我们读书不用花钱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段落是篇章的雏形,学生把段落写好了,也就为写作文做了铺垫,为作文的创新扎牢了根基。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光靠从教材中汲取“养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刊,领略其中的精美语言和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素材,又让学生学到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篇等。学生在阅读中,随时摘抄妙词佳句、出色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立足实际,讲究真实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可以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教师应牢固树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的观点,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落实既教“作文”,又教“做人”的神圣任务。我始终坚持指导学生进行以真实生活为背景,以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如写日记、周记、书信、读书笔记等。虽然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往往是肤浅的,描述是粗糙的,评价是模糊的,但是教师要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实际语言出发,不求全,不责备,切不可以成人的目光和语言习惯去苛求学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认同学生,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写。
在我的悉心指导下,我班学生的《带小孩》《月饼“大战”》《调皮的弟弟》《给天堂里的妈妈的一封信》《妈妈,你在哪》等十几篇作品,先后在全国万校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嘉奖。我为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探索而高兴,为学生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