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关注语用意识的训练。教师要把握好训练时机,在知识向技能转化时进行语用训练,在质疑向解惑过渡时进行语用训练,在中心向周边发散时进行语用训练,在情感和语言交融处进行语用训练,在补充与文本融合时进行语用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用意识 语用训练 时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48
当下的阅读教学呼吁语用意识,提倡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很多教师也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过渡关注和繁琐分析,而逐渐走向了语用训练的阅读教学之路。究竟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训练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笔者以为,训练机遇的创设与把握是这一策略践行的基础。
一、知识向技能转化时进行语用训练
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应紧密结合文本的内容特征和语言特点,开掘出蕴藏其中的语文知识,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境下体悟涵咏,并在积极实践运用中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语用训练,就应该在这种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思维过程中进行。
例如,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圈画出文中表示色彩的几个词语:银灰、橘黄、血红,在学生感知其意义的基础上,对构词的规律进行总结。在得出了“事物+色彩”的规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列举,学生又补充了“天蓝、瓦灰、雪白、鹅黄……”
学生在课文语言中习得了构词方式的知识,继而在实践运用中进行构词的训练,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语用训练也落在了实处。
二、质疑向解惑过渡时进行语用训练
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质疑问难意识的激发,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徜徉,在释疑解惑的同时历练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执教《船长》时,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与船共存亡呢?他完全有机会逃离的!”教师及时补充了船长的使命、职责等资料,使学生懂得了船长与船共存亡是固有的传统和职责。此时,学生才真正明白,之前哈尔威表现出来的临危不乱、果敢坚毅是其作为船长的职责所在。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为哈尔威船长撰写悼词,将情感与文本训练融合起来。这既将学生疑难问题的解决之道融入其中,更在随文练笔中强化了语言表达,可谓一举两得。
三、中心向周边发散时进行语用训练
语言的训练必须要建立在对文本意蕴的体悟以及学生多维解读层面上,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释放语言,激活表达的意蕴空间。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补充了希腊其他诸神来劝说钉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写出回绝的语言。诸神劝说时,有的怂恿,有的真诚,有的恐吓。劝说时言语方式的不同也就注定了普罗米修斯回绝的方式也完全迥异。当学生将自己撰写出来的回绝之言朗读出来时,虽然最终的指向都是“拒绝”,但不同的言说风格仍然给予了学生不同的体悟。
这样的言语历练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于普罗米修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认知,更让学生尝试了“一题多写”的操练,让学生切身体悟到不同言语风格的不同魅力。
四、情感和语言交融处进行语用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辅相成,认知过程产生情感,情感生发也会促进认知的提升。因此,阅读教学应努力开掘情感元素,助推语言训练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教师播放歌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学生透过文本语言品味情感,形成了这样的语言历练:“即使你远在他乡” (补充未尽的真情话语);“紧紧握住肖邦的手” (揣摩展露的无声之言);“它是我送给你的特殊礼物” (体味迥异的特殊礼物);“回首远望后的疾驰而去” (反思肖邦的异常之举)。
情感与语言齐飞,体悟共表达一色。在情与文的交融中,学生的言语生命再度提升,训练也最具价值。
五、补充与文本融合时进行语用训练
文本创作,留白现象再正常不过。面对文本中的弦外之音,教师要积极激活学生的情感积累和认知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例如,在教学《第八次》时,布鲁斯王子在看到蜘蛛屡次失败之后重新振作并取得成功的现象,深受启发,动员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布鲁斯王子是如何动员的呢?课文却没有写。教师就引领学生分析文本中布鲁斯王子和蜘蛛所遭遇的两个事例,进行异同之处的探讨,形成哲理认知,然后引导学生撰写演讲词。这不仅考量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更促发了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梳理、总结、提升自我解读的成果,取得了言语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双重丰收。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每篇文本不同的特质,引导学生体悟语言、积累语言、外化语言。只要选择最佳时机引导,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语言训练效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