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群
摘 要: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和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这一理论。本文提出要深入理解该论断的理论内涵,课堂学习渗透着时代发展的特征;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高中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认识,更好地完善自我,勇于探索科学技术知识。
关键词:科学技术 第一生产力 创新 自主
一、解析理论的形成过程,明确科学论断的意义
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有着理论形成的过程与阶段,并且对应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理解这一科学论断的含义和意义,应该将这一科学论断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让这一科学论断仍然发挥这光辉的影响力。
从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工业时代将科学技术进行散播,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和其创造的巨大财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下,随着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我们面临着经济发展和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对此,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成为引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也是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完善。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仍然能够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高中政治教学中涉及这一科学论断,学生们理解起来会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一理论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理解不深刻。
二、深入理解理论内涵,课堂渗透着时代发展特征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堂讲解的内容与社会进行紧密的关联,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有着感性的理解。在西方第一次科技革命爆发时,马克思关注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总结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教师在讲解时候,可以将科技革命爆发前后的社会生产力进行对比,通过数量上的比对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这是在邓小平在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新情况进行考察后作出的科学论断。将这一科学论断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进行紧密联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科学技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如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日常应用的手机,都是科技在引领社会生活的时尚潮流,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如人们运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面进行购物、交友以及学习,这些行为与过去有着根本不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科学技术不但是一种知识系统,也是人们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探索的活动。并可以拆分为科学和技术,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
三、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
在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应采取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抑制住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将学生改为教学主体,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教师发挥引导学生的作用,更好地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学生可以成立学习小组,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和共同学习。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学生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想法,而是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提出对此概念不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搜集资料进行解决困惑。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实际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对抽象的理论给予感性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科学论断如何影响到当地的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让学生们进行踊跃发言,这样逐渐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也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抽象的理论不再抽象,而是包含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高高在上的理论落实到了平凡的一件件事情上,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也让学生们更加容易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教师在课堂上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进行讲解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寻求答案。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它们都是物化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还使劳动对象得以改造和扩大,按照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发挥宏观政策和调控的影响,只有在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四、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才能真正掌握内容的实质。教师应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和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学会发散性思考问题和收敛性解决问题的方式,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我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奖励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在社会弘扬了科学精神,这些社会现象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意义,也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为了能够更细致地去分析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教师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为各类人才创造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这些都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值得政府给予鼓励发展。教师还可以从政治角度进行引导,科学技术提升了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教师还可以从文化生活角度进行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推动经济政治发展,促进文化建设,并推动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最后,政治课教师还能够从哲学角度对这一科学论断进行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这不但符合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能够真正体现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更好地挖掘人的潜力和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教师将这一科学论断深入地具体地讲解,使学生真正获得深刻的理解,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对如何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行探讨,得出在当今社会,仍然要发展生产力,将科学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要在社会上营造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要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价值观,那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具有其时代的特征,在新时代也应彰显出理论意义。学生们不但要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深刻含义,而且要将科学技术的学习放眼世界,紧紧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利用创新资源,加强学生们的科学技术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更好地完善自身,塑造成为有一定科技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