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彬
摘 要:阅读在语文学习的地位毋庸置疑,在应试中也占有重要比重,加强阅读训练刻不容缓。整合阅读材料、优化阅读方法、提升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从阅读到“悦读”必须要经历的“三级跳”,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悦读 升级
新课标在涉及初中生阅读能力培养时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而要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教师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课内外教材阅读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对阅读方法进行优化,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进行模式构建,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才能获得满意的阅读成果,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质变跨越。
一、整合材料资源,构建自主阅读体制
学生要面对来自教材文本和课外图书、网络等媒体平台提供的阅读材料,如何对这些阅读资源进行整合,这是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整合材料资源,帮助学生构建自主阅读体制,这是从阅读到“悦读”的“第一跳”。
1.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容量并不是很大,但也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学生深入研读,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整合,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语文教材按照单元划分,其实就是给这些材料进行了整合。一个单元中的教材有共性特征,而且有共同的主题,这也为阅读提供参考。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不应该是划分阅读等级的标准,教师给予针对性提示,学生有读的欲望,这样的阅读材料就是适合的。
课外阅读材料浩如烟海,而学生并没有太强的分辨能力,往往会陷入盲从和诱惑之中,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干预,帮助学生学会筛选。武侠小说、校园小说曾经风靡一时,吸引无数少男少女为其废寝忘食,而获得的积极认知却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让个别学生走火入魔,走向歧途。如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学生获取网络阅读资源的手段更先进更隐蔽。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所想,并针对性给予教育和引导,而且要大力推荐健康的网络阅读资源,给学生提供正能量。
2.感知阅读材料生活化
语文教材内容选编时已经关注学生生活,注意照顾学生阅读兴趣,这也为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创造条件。让阅读内容与学生生活实现自然接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还能够通过现实生活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初中学生阅读取向并不明确更不稳定,一些悬疑性的东西虽然远离学生生活,但学生却很容易被吸引,这是由学生好奇心决定的。教师要注意在阅读引导时,与学生生活经验衔接,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知欲望。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虽然作品的时代与我们相距甚远,但文本中浓浓亲情却和我们没有距离。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感知,教师布置了一道特别的阅读练习:阅读文章之后,回家和父母探讨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因为父母对这篇文章都非常熟悉,听听父母会怎么说。教师设计这一阅读训练题,就是抓住了学生生活与文本的思维对接点。阅读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3.建立自主化阅读系统
阅读是个体行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去阅读,要让学生建立完善的自主阅读体系,这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学生阅读个体差异很大,阅读起点、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都不相同,教师要敦促学生建立个性化自主阅读机制,需要进行分层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不同引导策略。
《最后一课》是外国小说,这样的题材背景与学生认知相距很远。为让学生能够建立共性认知,教师让学生将爱国题材的文章搜集到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集中感知文章内涵,体会浓重的爱国情怀。学生很快就找到一些爱国题材的文章,阅读体系自然建立起来。
二、优化阅读方法,强化愉快探究合作
阅读方法众多,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呈现不同类别。速读、浏览、阅读、精读、研读、品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阅读实际进行分类引导。帮助学生优化阅读方法,强化愉快探究合作,这是从阅读到“悦读”的“第二级跳”。
1.开卷有益的启示
开卷有益是一种读书方式,更是一种读书的态度。“开卷”是阅读行为的开始,开卷有益强调的是阅读的积极效果。这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正面总结。虽然阅读材料有优劣之分,但培养“开卷的习惯”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很多学生缺少的基本阅读素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对读书发出的感慨。且不说这些话有没有不当之处,“读书有用”古今都认这个理。
2.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多教师都会用来教育学生的。动了笔墨就算是读书了吗?这当然未必。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强调这句话的表面意义,而是要从内质方面挖掘其深刻内涵。动不动笔墨只是外化表现形式,读书才是最基本要义,而且是用心读书,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要求学生养成随手圈点勾画读书习惯没有错,教师需要将这种方法落到实处,要看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究竟都圈点勾画了什么内容。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要领所在。
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进行圈点勾画。学生果然积极行动起来,但到展示阅读成果时,教师才发现,学生圈点勾画的内容大多没有典型意义。有些学生勾画的是字词,旁批尽是“很好”“很生动”之类的简单评价。很显然,这样的大动笔墨读书法运用是低效的。教师需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能只关注个别词语,要深入到内容中,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进行赏析。这样才能获得预想阅读效果。
3.引入读书竞赛制
引入读书竞赛机制是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阅读也同样适合合作学习模式运行。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可以提升阅读的层次,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大多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读书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组内形成良性循环。
三、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快乐阅读习惯
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分析、总结、表达等多方面的语文素质。提升创作意识,培养学生快乐阅读习惯,这是从阅读到“悦读”的“第三级跳”。
1.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有阅读材料,也需要有良好阅读氛围。教师要为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创造更适应环境。教室内可以创办阅读角,墙报也可以展示学生阅读心得,在班级内定期进行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周等活动,都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读书机会,为学生高效读书创设条件。
在学习《甜甜的泥土》时,为创设阅读氛围,教师专门挑选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阅读课文时,大多被深深打动。由此可见,营造阅读氛围,也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
2.激发创作热情
阅读并不是单纯地读书,这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学习行为,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写关系。有了阅读体会,让学生将阅读体会写出来,用讲述的方式讲出来,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都可以让阅读实现成果转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创作,也要为学生创作提供帮助,让阅读学习更深入。
学习《小石潭记》时,学生对小石潭景色记忆犹新,说明学生读懂了这首文言文。为提升阅读效果,教师布置了一道写作训练题: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展示小石潭美景。学生兴趣被点燃,都想采用独创性方式来展示。结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散文、有诗歌、有绘画、有橡皮泥泥塑等,小石潭美景以不同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3.培养“悦读”习惯
培养学生“悦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不懈追求的目标。学生在阅读中获得认知体验,丰富了见识,扩展了视野,对个人价值观、审美观的塑造都会产生重要促进作用。从阅读到“悦读”,不仅表明阅读层次的升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标志。学生在快乐阅读中汲取文字中的营养,自觉培养“悦读”习惯,必定会终身受益。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还要注意将课堂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让学生想读乐读。从阅读到“悦读”,能够极大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整个语文素质,对学生语文学习所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非是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去践行,让学生实现阅读的成功过渡,这必将会成为学生的毕生财富。
参考文献
[1]高兴磊.从阅读到“悦读”[J].学园,2012(12).
[2]刘健.从阅读到“悦读”——说说阅读兴趣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2(15).
[3]王香平.从“阅读”到“悦读”[J].考试周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