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洲
打造课堂高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学模式角度看,至少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单纯说某一种模式是高效或低效模式未必准确
一种模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包括理念的先进与否的问题;一个是实践层面,包括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高效与否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理念先进,但不能说它们是高效模式,因为模式的高效与否只能在实际应用中检验。
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在他们本校应用的效果好,是高效模式,可离开了洋思、杜郎口,到你们学校,学校变了——学校管理的水平变了,学生变了——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水平变了,老师也变了——老师对模式驾驭的灵活程度变了,在你们学校使用就未必高效,也就未必是高效模式了。
授受模式,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是低效模式,其实用得恰当也未必低效。比如对付艰深的文言文,学生看不懂,教师串讲或许比让学生自学效果要好。
二、理念先进的模式可以学习,但不可以模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式也是可以学习的。但我认为,学习理念先进的模式绝不是掌握几个操作环节或操作模块,懂得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学习的灵魂是“换脑”,学习其先进的理念,这样才能学到“真谛”。
但模式不能模仿。因为“教无定法”,一模就死。一种模式要取得高效只能对应一种特定的环境,环境变化了,模式不变,就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也就难以取得高效。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行政式推广一种理念先进的模式往往是好心干坏事。行政命令的本意,是希望大家尽快学会这种模式,并模仿应用取得好的效果。但模式又恰恰不能模仿,至于跨学科去推广一种模式,则这种模式的科学性也就值得怀疑,因为任何模式既要基于教师个性风格,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体验、认知和情感特点,又要基于学科属性。现在不少人埋怨我们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使用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科特点。事实上,只就语文课而已,不同内容的教学,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诗歌教学和说明文教学,能一样吗?该一样吗?
三、理念先进的模式使用中往往也有缺陷
比如,现在不少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要求老师编制学案,让学生围绕学案自学,我觉得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就有不少问题。老师不会编写学案,会把学案内容习题化,这样就容易把学生的自学过程变成做题过程;老师不会使用学案进行教学,会把课堂教的过程变成核对答案的过程;用学案教学,实际上也就指令性规定了“教与学”的内容,存在着把教学内容线性化的倾向;学案的内容安排肯定是众口难调,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学生使用学案的主动性不足也就难免;学案放在课前自学的话,既加重学生课余负担,同时也忽视了教学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与好奇心的特点;还有就是: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一般都不是一个老师一个学案,更不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案,而是一个年级一个学案,这样就往往忽视了具体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具体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给出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问题。
又如,不少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法也有不少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削弱学生“学”的主体意识;“兵教兵”的学习方式,又容易导致课堂信息量减少,有效教学的时间难以保障;另外,课程学习内容的“整体与系统性”体现往往不够到位。
再如,不少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倡导的矫正反馈和及时巩固,做到“堂堂清”,也未必正确。这里的“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因为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份练习、一张试卷考查的只是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做到所谓“清”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会导致“清”什么、学什么的应试倾向。
四、老师需要活用和创新教学模式
模式是不可复制的,理念先进的模式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面对每一课都要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活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做到时教时新,常教常新。
活用和创新教学模式需要更新观念,改变过去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价值取向,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生态新模式。有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教育者,根据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资源,和无法预知的变化的课堂情境,通过与师生互动,灵活调整,形成适合于自己教学实际的“变式”。课堂教学的高效,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灵活操作与多元创新。在这方面,山东省潍坊市的做法值得推广。它们不是提出一种固化的模式,而是明确提出改革的方向——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不是提出一些僵化的要求,而是提出原则性的遵照——倡导“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自己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我们连云港市在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探索后,也不再提一种固化的模式要求,而是提出一种原则性的遵照:释放师生潜能。
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虽然“隔校不隔理”“隔班不隔理”“隔课不隔理”,但校情、教情和生情不同,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各种因素与条件,灵活运用不同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达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适合的教学模式才是高效的模式,也是这节课最好的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