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闻作品教学困境与应对策略

2015-05-25 15:00程继红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体大众语文

程继红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除了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社会核心观,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之外,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作为能力培养基础的语文知识,更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闻作品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因为其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而被归入到记叙文的名下。新闻又是一种大众文体,必须在面对大众的时候发挥媒体的正面引导与教育作用,为广大的读者所喜闻乐见,所以必须讲究其艺术性。作为这样一种实用性和文艺性都很强的文体,理应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实的教学状况却不如人意,存在多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编写者重视程度不够,教科书中新闻数量偏少。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真正能算上新闻的篇目只有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和高中必修一的《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以及七年级下册的《登上地球之巅》。作为一种独成体系的文体,新闻家族的成员还是很丰富的,能够归入新闻名下的文体有消息(包括动态新闻和综合新闻)、典型报道(或称通讯,包括人物通讯、人物访谈和事件通讯)、新闻述评、报告文学等几种,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及时性新闻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大量出现在微博中,标题新闻也大量涌现,构成大众快餐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材所选的篇目来看,选文主要集中在消息方面,《登上地球之巅》可以算作是一篇人物通讯,这一篇通讯被放在人物传记单元,编写者的意图是要求从人物传记角度进行教学,而不是作为新闻文体来进行教学。其他的,像网络新闻、新闻述评、优秀的人物事件通讯、典范的报告文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皆不见踪影,从文体教学角度来说,这与新《课标》“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有很大距离的。毛泽东的两篇新闻虽然很经典,但就内容而言,已经不是新闻,而是历史了。选文要切合新闻文体的特点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更能激起学生对这种文体的兴趣。

二是知识体系的学习存在欠缺,几个基本概念纠缠不清。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从结构上看,新闻分为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消息的标题,一般分为引标题、主标题与副标题,在一篇消息中,主标题是必须有的,在一般报刊杂志中是用最大号的字体来写的;引题放在主标题前,字体较小,起着引起读者兴趣或关注的作用;副标题放在主标题后,往往用来点明消息事件发生的概况。课本中没有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更没有展示一些典范性的示例。课本导语的介绍是“导语是新闻开关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就毛泽东的两篇新闻而言,第一篇的导语就不是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而是一二两句话,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这句话的误导下总是弄错。笔者认为用“第一层意思”的说法更合理些,也更符合文本实际,“核心内容”的说法也欠妥,往往被误解为中心意思,用“主要内容”的说法更好些。“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也是有问题的,首先用一句比喻来解释未必生动形象,可以说“新闻的组成部分”,其次,说对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也不准确,这一说法的意思可以说是“对内容的进一步充实和描述”,因为新闻主要使用记叙的表现方式,用描写的地方相对很少。“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句可改为“发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中就介绍了南阳历史。用这段文字来介绍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还不如就用《教参》上第7至8页“有关资料”上的原话,《教参》上的表述准确得多。

还有些问题,课本和《教参》上都没有明确的说法,以致课外资料上的说法分歧百出,如:什么是新闻的要素?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新闻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有的资料上说新闻的要素就是记叙文要素,一样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的资料则说新闻有四要素,把六要素中的后三点合为事情的过程。至于“新闻的特点”有哪些?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有及时、准确、真实、简洁四个特点,有的说准确是新闻的语言特点,不是说新闻的特点。在回答“新闻的语言特点”时,不同的资料也有不同的说法,甚至同一本书前后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准确”“鲜明”“生动”三个特点,有时说是“简洁”“准确”“生动”,几种说法有交集,也有不同的地方。把这些混乱不堪的知识交给学生的话,学生肯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三是考试评价中突出了新闻文体的导向性、教育性特点,但是对新闻写作所要求的艺术性、技巧性的考查做得不够。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选修课的举例中,对“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的要求是“学会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并能综合其他相关知识,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做出自己的评判。增强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培养对时事的敏感,能及时发现相关事件、人物的社会意义”。综观2014年各地高考18套试卷,有5套试卷出了新闻类题材的题目,其中全国一卷、二卷和辽宁卷出的是人物通迅,广东卷出的是人物访谈,福建卷出的是事件通讯。试题类型,主要是筛选信息,分析理解句意,分析归纳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这些试题来看,突出了对内容的考查,这符合《课标》的要求,但作为一种雅俗共赏、对大众进行正面舆论引导的文体,必须讲究感染力,必须讲究一定的文学技巧,特别是新闻写作上所要求的“零度写作”等技巧,并可以借此来训练多角度思考的思维能力。

四是对新闻写作的重视不够。高中语文教材中仅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后安排了一次新闻写作,其实,高中阶段,配合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写作,可以安排一个单元的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或报告文学的写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语文贴近生活,培养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生活素材并加以艺术提炼与加工的能力,这和《课标》所要求的高中生的写作要求是一致的。

针对以上教学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突破:

一、 树立正确的语文观,让语文的教与学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社会“课堂”

作为一种有影响力文体,新闻的写作除了做到要规范以外,更为基础的是首先要求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丰厚社会土壤中发掘出有新闻价值的东西,经过理性的思考,把这些东西与党与政府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起来,并与社会正面的主流的舆论导向保持一致,然后用规范的、富于号召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接受大众的评判,对大众起着教育、引导的作用。要写好新闻,不能待在书斋里,要走向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对中国的当今的历史的政治、文化有深刻了解,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保持高度的敏感。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机关、报社、街头、田野、高新产业园、集贸市场、医院、大自然等场合,全面了解社会生活,同时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得一些鲜活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搜集、整理、分类、筛选素材,可以做成分门别类的写作素材笔记。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见识广了,获得新鲜信息与知识的渠道多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境界也提高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文体知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闻名篇引入课堂

教师有意识地把新闻的教学作为一个课题提出来进行研究,把一些常识性的规范性的新闻写作知识交给学生,这些基本的知识有新闻的文体特点、新闻的语言特点、新闻的一般结构、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教师发动学生把一些有名的报纸(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带进课堂,教师把《报告文学》等杂志介绍给学生,同时,把一些经典作品,如徐迟的《地质之光》《挥手之间》《哥德巴赫猜想》等介绍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题,组织兴趣小组,编辑学生的新闻作品成集,并把写得很有价值的新闻向当地社会媒体推荐,高中生结合选修课的学习,开设新闻选修课,这样学生在获得学分的同时,也培养了写作兴趣。

三、 在新闻内容上突出导向性、思想性考查的同时,重视对写作技巧的考查

新闻作为一种实用文体,除了要注意思想性、导向性以外,还要关注其文艺性,因为一个好的新闻作品要讲究媒体效应,引起大众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加强新闻的文艺性,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精练准确。在新闻的写作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语言的锤炼,提高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精练性,大到形势的把握,小到一些具体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马虎失实是新闻语言的大忌。同时新闻是要讲时效的,读者大众通过阅读,甚至是只阅读了标题,就能知道事情发生的大概,在日常报道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文不符题的情况,这是语言表达把关不严的表现,指导学生写作要力戒此类现象的发生。

2. 语言生动,具有感染力。“言之无味,行而不远。”只有生动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要做到这点,就要深入体味语言,对语言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在新闻写作中,巧妙使用一些修辞方法,能做到语意精妙,语境鲜明,给读者丰富的信息性。

3. 语含情感,鲜活明朗。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写作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深含在字里行间,有情感的语言才能打动人心,才能和读者大众拉近距离,才能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或激烈,或庄严,或活泼,或诙谐,或语含讽刺,或一针见血,写作者的感情要在文字里很鲜明地体现出来。

在中高考等考试中,作文的考查可以加强新闻的写作考查,至少以小作文(或片断作文)的方式进行考查,以引起师生对新闻文体的重视。

四、 重视新闻写作,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追踪报道,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比如对当前社会上人们热议的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可以从当地的环保官员的角度、可以从当地企业家角度、可以从记者的角度来进行报道,报道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物的身份与利益,不同的用语,不同的心态。这样就对新闻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资料:

《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中学卷),华夏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文体大众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