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以上海、香港、高雄、新加坡为实证

2015-05-24 16:14毕云龙兰井志赵国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恢复力分析法新加坡

■ 毕云龙/兰井志/赵国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以上海、香港、高雄、新加坡为实证

■ 毕云龙/兰井志/赵国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以上海、香港、高雄、新加坡四座城市为实证,通过数据调查,构建包含城市治理、社会抗逆性、经济恢复力、城市自然环境、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交通运输、住房建设、商业及工业9个子体系101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相对分析法,对该四座城市生态恢复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四座城市生态恢复力指数值在0.66-0.74之间,新加坡表现最佳,其后依次为香港、上海和高雄。说明高密度的人口压力和极其匮乏资源条件下,政府及民众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提升城市生态恢复力。对后续研究的建议:综合参考城市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系数值再评价;建立全球城市数据库,将相对分析法中最大/最小指标值数据来源扩大再运算,增加评价的客观性。

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相对分析法;生态文明;上海;香港;高雄;新加坡

恢复力的研究已经渗入各个领域,对其研究逐渐延伸并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生态恢复力(CityEcological Resilience)是近年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一个新的热点概念。恢复力作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价值的属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发达城市生态恢复力研究为切入点,采用相对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上海、香港、高雄和新加坡四座发达城市为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对未来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建议。

1 研究综述

Holling于1973年将恢复力引入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并将其定义为系统吸收干扰并继续维持其功能、结构、反馈等不发生质变的能力[1]。之后该理论逐渐渗透到社会系统领域。Carpenter等认为恢复力是干扰的大小,就是说社会——生态系统进入到一个由其它过程集合控制的稳态之前系统可以承受干扰的大小[2]。随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引入,恢复力的定义也日益完善。

近年来,随着恢复力逐渐引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城市生态恢复力成为评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何天祥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以长沙市为例选取30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3];秦伟山等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维路线图,并选取5个方面35指标针对沈阳市和平区等5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4]。

然而,随着城市生态恢复力的概念逐渐完善,其不仅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备用系统,还应该包括城市管理效率及关于城市未来的应对措施。就此,城市生态恢复力可以理解为城市在应对慢性生态变化或是突发性灾害时生存、适应以及成长的能力。

2 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

关于城市生态恢复力指标的构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尚未纳入社会各界共同的认知体系范畴。基于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利用的可控性,突发灾害时生存、适应及恢复能力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本文打破以往较为单一的评价体系,将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5]分为九个子体系:城市治理、社会抗逆性、经济恢复力、城市自然环境、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交通运输、住房建设、商业及工业,并将其展开到101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见表1。

3 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相对分析法,以上海、香港、高雄及新加坡四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该四座城市均为亚洲发达城市,均属于港口城市,具有一定共性。四座城市分布在不同纬度上,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四个城市来分别选自两个国家、两种政体,对社会文化、人文理念的考量具有代表性。

表1 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

3.1 数据来源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上海统计年鉴2013》,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统计处、创新科技署、环境保护署、食品安全中心、渔农自然护理署等),高雄统计咨询服务网,新加坡统计局,以及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西门子绿色指数(Siemens Green Index)等数据库中筛选综合了101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下列方法进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基于两个国家及两种政体,关于城市治理体系中指标大多采用世界银行及国际组织相关数据,仅客观数据分析,不涉及政体评论)

舍利容器的发现,为柴达木盆地佛教传播路线、与中亚文化交流,舍利信仰与本土土著信仰的结合和杂糅等重大的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2 分析方法

基准模型[6]是通过比较城市生态恢复力最强的与最差的城市以构建大规模的城市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本文采用相对分析法,从被评价中的四个城市中选取最大与最小值,再根据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出相对值,并进行分析。

因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测量方法及测量单位(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与出生率的表达单位就是不同的),故运用下列公式对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相对值使用0-1计算表达方法(1代表对城市生态恢复力具有正方向的影响,0代表对城市生态恢复力具有负方向的影响)。

当选取指标具有正方向或者中性影响时,相对值计算公式为:

当选取指标具有负方向影响时,相对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RI表示指标相对值,IA表示指标真实值,MinR表示相对最小值,MaxR表示相对最大值。

通过对相应指标数据收集整理,利用公式(1)和公式(2)进行标准化运算,再通过公式(3)计算相对城市恢复力指标值(CERI)。

3.3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并基于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初步分析研究(见图1-11)。

图1 城市治理综合指标

图2 社会抗逆性综合指标

图3 经济恢复力综合指标

图4 城市自然环境综合指标

图5 城市能源综合指标

图6 基础设施及服务综合指标

图7 交通运输综合指标

图8 住房建设综合指标

图9 商业及工业综合指标

图10 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指标

图11 城市生态恢复力指数

图1-9显示了四座城市在各个子体系中表现情况:新加坡在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及服务、交通运输三个子体系中表现最佳;香港在城市治理、自然环境及城市能源三个子体系中表现最佳;上海在经济恢复力与住房建设两个子体系中表现最佳;高雄仅在社会抗逆性子体系表现最佳。对于商业及工业子体系并没有一个城市在所有指标都表现突出,反映出地区政府会根据自身所处条件有针对性地发展工业及商业,这对城市生态恢复力起到有利作用。因数据有限及相对分析法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一定偏差,例如社会抗逆性中贫困度因子仅考虑基尼系数而导致新加坡并没有取得相应系数;再如住房建设子体系尽管从数据上看上海表现最佳,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土地利用方面新加坡和香港应好于上海,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反,主要是受限于数据量的原因。

根据资料调查及城市在各个子体系的系数值,可以看出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生态恢复能力。城市发展应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图10、11表明,四座城市生态恢复力指数值在0.66~0.74之间。新加坡表现最佳,其后依次为香港、上海和高雄。新加坡在九个子体系中每个方面表现都较好,系数在0.8~1区间,并且基础设施及服务方面获得满分。说明尽管在高密度的人口压力和极其匮乏的资源条件下,政府及民众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是可以很好提升一个地区城市生态恢复力的。高雄和上海由于工业原因拉低了气候变化及空气污染的系数指标值。然而,根据前期资料调查研究显示,香港具有与新加坡较为相似的发展模式并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并没有得到较高的综合城市生态恢复力指标值,主要原因也是数据较少及相对分析法的局限性。

4 讨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相对分析法以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四大发达城市上海、香港、高雄、新加坡为实证进行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各个领域的发展对其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指标数据的多元化(101项)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情况,相对分析法使城市之间结果值具有可比性,对城市规划有相应参考价值。

本文研究仅针对上述四座城市的往期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并没有结合政府决策及当地调查,具有一定局限性;相对分析法仅是对该四座城市的数据进行运算,并没有将其他同水平城市的数据作为参考值,对整体评价具有一定影响性。

本研究受主客观因素所限,研究程度较为初浅,谨以抛砖引玉。关于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建议应充分结合当地政府未来规划及相应决策做综合评估并给予相应的系数值;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及所处国情是否有利于发展,应对城市治理子体系给予相应系数值再评价;应对全球同一发展水平城市建立数据库,为城市生态恢复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将相对分析法中最大/最小指标值数据来源扩大,增加评价的客观性。

[1]HOLLING C S.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7(4):1-23.

[2]CARPENTER S, WALKER B H, ANDERIESJM.From Metaphor to Measurement:Resilience of What to What?[J].Ecosystems,2001,4(7):765-781.

[3]何天祥,廖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1897-1900.

[4]秦伟山,张义丰,袁境.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水平测度[J].资源科学,2013(8):1677-1684.

[5]JOSIE CLOSE, BI YUN LONG, WALTRAUT RITTER,etal.Resilient Cities A Benchmarking Model for Developed Cities in Asia[R].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November,2013

[6]BSUDHAKARA REDDY, PBALACHANDRA.Indira:Benchmarking Urbansustainability-A CompositeindexFor Mumbai And Bangalore[R].Indira Gandhi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Mumbai.June 2013.

Building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Urban Ecological Resilience—Empirical Study of Shanghai, Hong Kong, Kaohsiung and Singapore

BI Yunlong, LAN Jingzhi, ZHAO Guojun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Urban governance, social resistance, economic resilience,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t, urban energy,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transport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9 subsystems and 101 tertiary indicators are the major constituen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urban ecological resilience. Through survey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ecological resilience of Shanghai, Hong Kong, Kaohsiung and Singapore by using the rel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resilience index values of these four cities are between 0.66 and 0.74. The best is Singapore, followed by Hong Kong, Shanghai, and Kaohsiung. This mean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density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extremely scarce resource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peopl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romoting urban ecological proces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urban ecological resilience.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se are: reassessing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 value based on the city’s actual conditions in a comprehensive manner; establishing database of global cities, enlarging and re-computing the maximum/minimum index data source in the relative analysis method with a view to increasing the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urban ecological resilienc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relative analysis approac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hanghai; Hong Kong; Kaohsiung; Singapore

F062.2;F062.1

:C

1672-6995(2015)05-0047-06

2015-03-16;

2015-03-27

毕云龙(1988-),男,辽宁省辽阳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恢复力分析法新加坡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城市系统灾害恢复力研究综述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