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
[摘 要]以2004—2013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和”文化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SPSS数据处理软件和Ucinet、NetDraw可视化分析软件,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和”文化研究的时间演化及发展现状、机构单位分布及共现、期刊分布及与机构单位共现、作者分布及共现、研究热点及前沿等进行分析,认为:“和”文化研究热潮现趋于平稳,“和谐”“和谐社会”等是目前研究热点;青岛科技大学及其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和”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该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团队和聚类族,存在研究连续性偏差等问题。
[关键词]“和”文化;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1-0056-05
Abstract:Taking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of harmony culture included in CNKI database of 2004-2013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help of SPS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and the visual analysis software of Ucinet and NetDraw,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im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rmony cultural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co-occurrence of the writers, periodicals,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boom of harmony cultural studies is tending to smooth and steady, “harmon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are the hotspots at pres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harmony cultural studies. While as there lacking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team and the groups, the continuity deviation is exis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Key words:harmony culture; visual analysis; knowledge mapping; research hotspots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战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例如,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思想也蕴含其中。因此,“和”文化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实际上,“和”文化的当代复兴,是中国在进入改革深水区,面临社会转型、利益调整、矛盾凸显时,凝聚社会力量的人心需求;是中国崛起,面临各种国际复杂关系,向世界宣示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
目前对“和”文化研究现状总结和综述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通过SPSS、Ucinet和NetDraw工具,对2004—2013年10年间CNKI收录的“和”文化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检索策略为:在主题字段中输入“和文化”,在关键词字段分别输入“和”“和文化”“中华和文化”“传统和文化”“和而不同”“和为贵”“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和谐”“和谐社会”等词,时间字段为2004—2013年,3个字段间进行“与”运算,关键词字段内部进行“或”运算。检索完成后经简单处理共得到1119篇有效文献,存盘时使用自定义方式保存文献的题名、作者、关键词、单位、刊名、年份等信息以备使用。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数据处理软件SPSS、可视化软件Ucinet和NetDraw对相关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机构单位进行分析,然后绘制这1119篇文献的机构单位与期刊的共现、机构单位合作、作者研究合作、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从而揭示出“和”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前沿等。
三、“和”文化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
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为学术论文数量的变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研究的基本水平和发展规律,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为评价该领域所处的阶段,预测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1]。2004—2013年“和”文化研究的文献数量年度分布特征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和”文化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高速上升期,从2004年(8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后,研究热度逐年提高,每年以近1倍的速率环比增长,2007年达到峰值(189篇);第二阶段为缓慢回落期,从2007—2013年,文献每年数量稳定在100篇上下。在未来几年,预计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升温,“和”文化研究论文数量会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
四、“和”文化研究的空间分布
(一)机构单位分布
1119篇论文共涉及654个机构单位,发表论文在8篇及以上的高产机构单位如表1所示。发文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从表1看出,研究实力较强的机构单位绝大部分是高校,其中更是以师范类高校(6所)为主;青岛科技大学以19篇的论文量排在第1位,这与该校的和文化研究院具有一定的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武汉大学,该校组建的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985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创新基地”。除高校外,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以12篇论文量排在第6位,该研究会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
(二)机构单位合作共现
论文涉及的654个机构单位,两两之间的合作共有96次,可见大多数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简单。本文选取论文发表数量3篇及以上且与其他机构单位之间合作总频次2次及以上的情况,利用可视化软件Ucinet、NetDraw加以共现分析[2],共涉及机构52个,其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图2节点的大小代表机构单位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节点越大表示该机构单位发表论文越多,节点间连线的粗细表示机构单位间合作的紧密程度,线条越粗代表合作次数越多或合作越紧密。
由图2可知,论文发表数量3篇及以上且与其他机构单位之间合作频次2次及以上的情况共形成了15个聚类族,分别以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渤海大学、聊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江苏大学为聚族中心。其中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与河北师范大学合作最为紧密,合作发表论文3篇;其次是安徽师范大学与巢湖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与武汉科技学院,分别合作发文2篇。
(三)期刊分布
所检索到的论文共发表在701种期刊上,刊载数量在6篇及以上的高产期刊如表2所示,每种期刊刊载某方面论文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期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由表2可知,《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载“和”文化研究领域论文67篇,遥遥领先于其他刊物,这与该期刊从2009年第1期开始设立“和文化研究”专栏有很大的关系,每期该专栏都刊登3~5篇有关“和”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5年多的发展,该专栏已成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特色栏目,并于2011年、2014年分别获得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称号,该专栏为推动“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机构单位与期刊共现
机构单位与期刊共现可以揭示不同机构单位发表论文的期刊的规律或者不同期刊刊载论文的所属机构单位的规律。先选取发表论文数量Top12(论文数量大于等于10篇)的机构,做其与期刊的共现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发文数量Top12的机构单位投递论文的期刊均独自形成聚类族,且期刊种类较分散,多数机构单位没有倾向性期刊,其中比较特殊的是青岛科技大学,因为该校学报(社会科学版)设有专门的“和文化研究”专栏,故该校论文全部投往了自己的学报,其次便是中国人民大学,它有4篇论文投往《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有4篇“和”文化研究论文投往《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可见目前刊载“和”文化研究的期刊种类繁多,除《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其他期刊没有形成鲜明的“和”文化研究特色。
以“和”文化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绘制该期刊与刊载论文所属机构单位之间的共现关系,以期更加清晰了解该期刊“和文化研究”专栏的情况,其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2004—2013年,33个机构单位在该期刊发表了“和”文化研究论文,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大学,以及一些党政机构和研究会,可见该期刊在国内“和”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青岛科技大学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其次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7篇)、中国人民大学(4篇)、北京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分别3篇)。
(五)作者分布
1119篇文章共涉及1319位作者,论文量大于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1位,从表3中可以看出,作者中心度都非常低,发文频次也相对较低,没有形成核心作者群。发表论文最多的是沈根华,共7篇。他工作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先后发表《论西方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和谐》《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论和谐的动力机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民生、民主与社会和谐》《论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和谐特质》《论和谐的逻辑机制》等论文。
紧随沈根华之后,论文量较多的是王殿明,他于2008年创办全国首家和谐文化研究机构—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致力于“和”文化的专题研究,编著了《中国和学年鉴》《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系列丛书,《和之说》《史伯研究文献辑录》等著作,在“和”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六)作者合作共现
1319位作者中两两之间合作次数共有394次,而大多数作者发文数量为1篇,共有1251位,本文选取发表论文量大于2篇及以上且与其他作者有合作关系的情况加以研究,作者合作共现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其中将发表论文量大于3篇及以上的作者也在图中呈现出来。
由图5可知,发文数量大于2篇及以上且与其他作者有合作的主要有8组,其中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的王殿明与河北师范大学的路紫合作关系最为密切,共合作发文3篇,分别是《和谐文化的扩散特征》《西方国家和文化思想内涵与社会理想模式及其正面评价》《我国“和”文化思想内涵与研究体系评述》,除此之外,他还与该研究会的李海玲合作发文2篇。其他作者中,中南大学的曾强、刘新庚、李歌相互之间合作2次,武汉大学的施雪华、黄建洪之间合作2次,青岛科技大学的徐诚与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寿杨宾之间合作2次,苏州科技学院的陈亢利、张铭连之间合作2次,陕西师范大学的王胜利、方旭东之间合作2次。
另外,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的11位作者中,有5位(沈根华、崔寅、郭建宁、王强、周芬芬)均为独自发表论文,可见目前在“和”文化研究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简单,绝大多数作者都独自发表论文,这与文科研究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该领域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团队和聚类族,研究连续性较差,未形成专业的研究方向。
(七)“和”文化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是论文的核心与精髓,是作者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3],因此,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窥探“和”文化研究领域的现状。将检索到的论文进行数据预处理,提取关键词字段并统计频次,共有2450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14次及以上的共有15个,如表4所示。
选取Top70(频次大于等于5)的高频关键词生成共现矩阵,然后通过可视化软件Ucinet、NetDraw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如图6所示。
由表4和图6可知,频次Top10(频次大于等于20)的关键词分布是:“和谐”“和谐社会”“和文化”“天人合一”“文化”“和而不同”“和谐文化”“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建设”,占关键词总频数的39.92%,而“和谐”“和谐社会”两个关键词频次分别为283次、259次,共占关键词总频数的22.12%。这说明自2004年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后,“和”文化研究的热点便更多地集中在“和谐”与“和谐社会”上,似以理论的研究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另外,从共现图谱的关联性看,“和谐”“和谐社会”“和”“和文化”“文化”“传统文化”“价值”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而其他外围节点也均与此热点关键词有联系。
五、结语
本文以2004—2013年CNKI收录的以“和”文化为主题的1119篇文献为样本,借助SPSS数据处理软件和Ucinet、NetDraw可视化分析软件的功能,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对“和”文化研究的时间演化及发展现状、机构单位分布及共现、期刊分布及与机构单位共现、作者分布及共现、研究热点及前沿等进行了探索,得出如下结论:
1.“和”文化研究领域的文献经过前期高速增长后现趋于平稳。
2.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机构单位有青岛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这与这些单位设有“和”文化或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有一定关系。另外,多数机构间合作关系较为简单,发文数量3篇及以上且与其他机构单位之间合作频次2次及以上的情况共形成了15个聚类族,以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与河北师范大学合作关系最为紧密。
3.刊载“和”文化研究的期刊以《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首,该期刊设有“和文化研究”专栏,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33个机构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可见该期刊在“和”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机构单位与期刊的共现情况表明,目前发文数量较高的机构单位投递论文的期刊种类分散,没有倾向性的期刊,绝大多数期刊没有形成鲜明的“和”文化研究特色。
5.目前“和”文化研究领域学者发文数量较少,最多的沈根华也仅7篇,另外作者间合作较少,多以独立发文为主,这与文科研究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该领域目前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团队和聚类族,研究连续性较差,未形成专业的研究方向。
6.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表明,“和谐”“和谐社会”“和文化”“天人合一”“文化”“和而不同”“和谐文化”“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是“和”文化的研究热点,现在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的实施,以“和”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必将迎来当代的复兴。
[参考文献]
张玲玲,华薇娜.国际系统动力学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情报,2012(2):3-20.
包惠民,李智. CNKI数据实现Ucinet共现分析的方法及实证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91-93.
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163-171.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