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霞
[摘要]:数学本应是一门最有灵性、最具活力、最具趣味的学科,但事实恰恰相反,学生把学习数学看作是最痛苦的事。华罗庚先生曾指出:“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有二:一是数学与生活脱节,失去了源头活水;二是数学教育局限于数学知识传授和数学技能的训练,让数学失去了血肉。因此,要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合作学习 积极交流
教学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小学阶段,儿童年龄小,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耐性,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是被动的,不专心的。我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和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采用多种途径创设与教学联系紧密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发出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产生一种想去自主探究的意识,抓住时机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积极交流等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堂中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1.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课堂上“动”起来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就为学生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在引导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下一步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作好了准备。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体现数学课堂中生命的迹象。
2.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课堂上“活”起来
学习往往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采取什么途径学”等方式而展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问为什么,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去深入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新知。例如,穿得暖和,但不戴帽子,气温为15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散失总热量的30%,4度时占3/5,零下15度时占3/4,上面的哪个气温是从头部散失的热量最多?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出?小组讨论后得出三种方法:①15×30%=4.5,4×3/5=2.4,15×3/4=11.25,11.25>4.5>2.4②3/5=60%,3/4=75%,75%>60%>30%③30%=3/10,3/4>3/5>3/10。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哪一种方法最简便,这样逐步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的思维被不断地激活着,学生由被动的客体转为主动的吸取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现生命的活力。
二、让学生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
练习是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注意问题的探索性,题材要注意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要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单一、重复、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教师应把练习的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练习圆的面积时,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如一个周长为10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内,要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面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先让学生讨论,在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判断这些答案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同学们受到生活实例的启发都豁然开朗,接着,再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的乐趣。
三、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探究化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例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它的一周,并用尺子量一量,测一测物体表面的周长有多长。”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活动起来了。学生来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有学生测量课桌,有学生测量地砖,有学生测量黑板,有学生测量窗户的玻璃。整个活动,大家非常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因为他们正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教与学是没有固定之法的,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内容,可灵活运用教材,只要是紧抓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组织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