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婷婷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提出了小学生学习时不良习惯的产生原因以及因此得出的一些矫正建议,说明了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长、教师和学生个人共同的努力,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 不良学习习惯 原因 矫正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长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本文将针对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产生原因及矫正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预习方面。没有预习的习惯,有时候预习了也只是粗略的看看,不能够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更不会抓住要点,对于不懂的问题也不能提出相应的质疑。
2.听课方面。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懒懒散散,不勤于动笔,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或者明明知道答案,却羞于举手,不能够大胆发言。
3.复习方面。不能很好地做到积极复习,及时巩固学过的新知识,更多的是不懂得复习的方法,没有给自己制定正确的复习目标。
4.作业方面。做作业经常有粗心的坏习惯,总是草草看看题意,便不假思索的开始做题,遇到困难马上寻求帮助,不能独立思考,很多时候做完作业也不会自觉检查,自己纠正错误。
5.考试方面。发下试卷马上开始做,从不浏览试卷,发现不会做的题,便一直徘徊不前,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试卷做完后,不会认真检查,等到发下试卷,看到错题,又悔不当初。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产生原因
1.家长认知失误,缺乏正确的教育
首先,是家长认知上的错误。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可以不闻不问。他们认为学校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既可以教给学生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忽略了作为家长应履行的义务。其实好的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场所,作为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其次,是家长教育上的误区。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过多责罚,有些家长对孩子期盼过高,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旦发现孩子成绩下滑,便大声呵责,甚至大打出手。二是过分溺爱,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疼爱,外公外婆呵护,谁都不忍心呵责,即使有不良习惯,也不舍得训斥,这就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一切做法都是对的。
2.教师教学方法枯燥,缺乏严格要求,未树立好榜样作用
首先,是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学习活动带有极大兴趣时,他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现在的小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他们的兴趣所在,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就不会出现上课开小差、不听讲的现象了。
其次,是缺乏严格的要求。小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学初就制定好相应的规定,以便于遵守。如写字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听课的习惯、复习的习惯、作业的习惯等。当然这些习惯都需要慢慢养成,如果有学生违反了规定,也不应该严厉呵责,而应耐心教导,懂得赞扬与批评的合理应用。
再次,是没有发挥好榜样作用。很多教师一边呵责学生们字写的不好看,不规整,一边自己写字却寥寥草草、随随便便。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除自身为学生做好榜样外,还要抓住机会选出班级里写字姿势规范、认真听讲、仔细做作业、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3.学生个人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首先,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事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游戏机、网络等在一点一点地扼杀着学习的主动性,禁锢着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手里有一大堆教辅资料,回家做作业也不独立完成,有不会的问题就上网查询,久而久之孩子对电脑产生了依赖心理,就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
其次,有些学生比较贪玩好动,精力无法专注在学习上,还有一些因智力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先天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学生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极大的督促和关心。不仅是学习上的,生活上也应多关注,让他们明白自己是被关注的,不是被舍弃的。
三、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建议
1.家长应制定标准,选择正确的教育态度,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最多,影响也就更为深远,一定要给孩子制定与年龄相适应的标准。孩子的自制力比起成年人更为差些,这就需要一定的标准来制约,要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好习惯。如给孩子制定一个目标,分成写字、作业、听讲、复习等各个方面,当做得好时就在目标的后面画上小红花作为鼓励,当做得不足时就及时督促和引导。
2.教师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手段,多赞扬少批评,多耐心少急躁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体罚学生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老师的教导。对孩子打骂体罚不但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反而说明教师的教育手段是欠缺和无能的。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关爱和呵护,主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习惯,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永远懂得赞扬和批评的用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多赞美少批评。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要针对具体的一件事,要让学生明确知道教师希望保持和改变的是什么,这种行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尤其是批评,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切不可把批评随意的扩大化,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如果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保持住好的习惯。
另外,良好学习习惯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作为教师都应有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寻找最佳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目标。如做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在和家长沟通交流中寻找改正孩子坏习惯的方法。
总之,教师、家长、学生个人对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海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忽视[J].新课程·新教版,2008,(5).
[2]陈香秀.小学生不良习惯——成因及对策[EB/OL].2011-10-17.
[3]沈建萍.小学生不良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2011-03-12.
[4]周红英.小学生的不良习惯的现状.2009-09-30.
[5]王蓉.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对策.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