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育改革与探究

2015-05-22 08:00邹满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技术型实训老师

邹满丽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对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性、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有所忽略,教学手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微观教学层面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产物,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促进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互换,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 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1.1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最早于2007年源于美国,其在2012年传入我国,日益受到教育界各个学者的关注,对其所做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翻转课堂是指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平台,老师向学生提供视频、文献资料等学习资源,引导其针对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测试,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与学生共同探究,平等的交流,促进知识的内化[1].当然,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并非形式上的突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作用,而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改革,其所突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讲,探究式学习、项目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法才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基本要素.

1.2 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比较,二者的区别可由下表1直观的对比出来:

由表1可知,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交互性.翻转课堂要求学生需在课前进行知识预习,并将预习过程中的收获、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再在课堂中预留一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整个过程中仅将传统课堂讲授的内容移到了课下,并未减少原有基本知识的展示量,但学生与老师的交互沟通却大大增加[2].其次,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最大的责任是扮演学习指导者,故其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课堂的三尺讲台,而是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的主要信息来源,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其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激发其学习兴趣.最后,学生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知识要点进行预习,通过老师提前设计制作的视频,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与老师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3].

表1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特征比较

2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且缺乏必要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但是这类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可较快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要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及特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任务驱动原则:翻转课堂是以问题、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老师必须在课前设计好对应的问题及任务,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来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2)实践性原则: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以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至关重要,因此,翻转课堂要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训课堂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3)掌握性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是评价翻转课堂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应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外,还要通过实操实训掌握专业技能,因此,翻转课堂中要进行各种课前诊断、阶段性检测及竞赛考核等活动.(4)主体性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较差,而翻转课堂模式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获取更多知识.学生通过主动、自主的课前学习,促使旧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发生碰撞,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意义建构.(5)合作性原则: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与团队精神.翻转课堂聚焦于课堂的内化过程,与个体学习模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需要小组协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6)差异化原则: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老师要针对一些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习支持,对其进行个别化辅导,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享受到学习进步的成就感.

3 翻转课堂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中的应用

无论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均需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对于翻转课堂而言,同样万变不离其宗,故翻转课堂在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1 教学前分析

教学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点、学习者的特征等,其主要作用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学习资源,翻转课堂教学前分析包括:

(1)分析学习者特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准确把握其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操作技能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2)分析教学内容:在分析了学生的特征后,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确定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内深层次内化的知识内容.应用型知识教学通常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两大模块,其所对应的学习内容即理论概念类与实践技能类,老师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策略及媒体方法[4].此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3)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得老师对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或最终行为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4)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的设计:老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搜集、制作、整理学习视频与教学课件,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在技术应用型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制作两类视频资源,即理论概念知识讲解类与实践技能操作演示类,前者主要解答各类基本理论知识,后者则突出施工工艺、标准操作、流程演示等内容,视频资源可由老师亲自制作,也可从网络上搜集整理.注意视频内容保证学生可自学理解,时间控制在15min,并采用适当的标注与色彩,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5].

3.2 教学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即课前自主学习活动设计与课堂知识内化活动设计:

3.2.1 课前活动设计

课前活动设计需要老师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比如设计学习单、练习题等,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对其学习表现进行观察;如学生需要帮助,则给予其个别化的辅导与帮助.学生在使用学习资源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完成任务.

3.2.2 课堂活动设计

老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时,反思自己对新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适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余参与团队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做到互帮互助、知识共享.可采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知识竞赛等形式,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注意收集学生在协作探究时产生的问题,再做统一讲解[6].小组完成问题探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汇报组内的学习成果,与班级其它学习小组交流经验,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点评,在互评、自评中发现问题,交流经验;也可将一些典型的学习成果发布到学习平台上,便于课后进一步交流.老师要认真听取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适当的给予其反馈建议;如有条件,也可请业内专家参与评价,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提高学生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3.2.3 通过现场指导强化实训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有必要单独设计实训课程.翻转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学生也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反复观看实训操作步骤、工艺流程等教学视频,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或将现场实训中的技术难点、重点拍摄下来,便于反思[7].当然,老师要全程观察学生的实训情况,对其表现进行监督与引导,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3.3 翻转课堂应用的注意事项

当然,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故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要注意视频的趣味性.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主要学习资料,其往往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相对比较简单枯燥,老师在录制微视频时可以有意识的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任务,或与实际情境相关联的视频,以提高视频课件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老师要准确把握课堂学习节奏,翻转课堂的精髓就是课堂讨论、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参与交流的机会较多,但是一些学生会针对某个概念或原理理解不透彻,与老师产生较长时间的争执,此时老师要合理控制课堂节奏,围绕学生的思维、教学内容等,将学生有序、有效的带回课堂.再次,突破教学场地的限制.翻转课堂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的交流、成果分享十分重要,学校、老师要打破现有的场地限制,改变机房的整体设置,采用网络化圆桌会议教室,为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提供更为便利的场地条件.最后,要注意防止学生过度依赖.老师在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时,可给予小组长一定的评分权利,引导其明确各组员的研究任务,并对组内成员合作学习的质量、效果进行监控;针对部分学生确实存在的问题,老师可给予其个体化的指导.

4 结语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作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理念,验证该模式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行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翻转课堂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后续要对翻转课堂教学影响因素做进一步探讨,分析学习材料质量、课堂活动设计、个性化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与学校、企业完善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积极配合,以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1〕梁兵山.高考人数减少高考录取率提高与高中课程改革的联系[J].经营管理者,2013(14):355.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4):562-563.

〔3〕韩晓莉.关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工作室化教学法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150-152.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1):58-64.

〔5〕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223-224.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4(8):67-68.

〔7〕杨珺,袁仲雄.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4-36.

猜你喜欢
技术型实训老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六·一放假么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