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课题成果介绍

2015-05-22 00:31朱炳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虚拟化资本主义

本刊新辟的《课题成果展示》栏目,今日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本栏目拟有计划、有选择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部分专家在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相关科研课题方面所取得的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思政学科是一门正在建设与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它从创立至今,已迈过三十年光辉历程。三十年来,思政专业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矫健步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各个领域,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部分专家在承担相关科研课题过程中,围绕思政专业前沿理论,进行艰苦探索,辛勤耕耘,激情满怀地奉献智慧与爱心,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值得赞许的优秀成果。这是促进本专业发展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格外珍惜,好好保存,全面推广。正是鉴于这一考虑,本刊特辟此新栏目,作为新成果亮相交流的平台,以便广泛汇集、深入总结、精心撷取上述相应成果,将之分别在本栏庄重地展示出来,以饷广大读者。我们在此切盼承担过思政专业相关课题的专家们向我们伸出友谊之手,尽快将你们已取得的最新结题成果,用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或成果介绍等形式整理出来,不吝惠赐给我们,以便在此展示。我们深信,在专家学者们的支持下,本栏目必将大放异彩,“收拾金瓯一片”:它或者成为人心向往的学术园地,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璀璨春色;或者成为智者群集的高端论坛,展现出硕果累累、开拓创新的学术景观!衷心祝愿本栏目亮丽登场,圆满成功!

苏州大学朱炳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批准号09AKS002),最终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该成果已经于2014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分析生息资本时,不仅提出了虚拟资本这一概念,并且对虚拟资本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运行特点和规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等作了深刻而具体的论述。在《资本论》中,股票、债券、证券这些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为金融资产的东西,在马克思看来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只是获得一定收入的所有权证书,有了这张证书,所有者可以分享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其公式是G—G′。这样,资本的运动被简化了,中介过程被省略了。马克思说:“在G—G′上,我们看到了资本的没有概念的形式,看到了生产关系的最高度的颠倒和物化……资本的神秘化取得了最明显的形式。”[1]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已经越来越发展到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纯粹形态”。在马克思时代还不太普遍的虚拟资本,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了普遍化和经常化的现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关注,一个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进行再学习、再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

众所周知,马克思去世时,《资本论》只出版了第1卷。《资本论》的第2卷和第3卷,是由恩格斯整理和出版的。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全力以赴地编辑和出版《资本论》续卷,是恩格斯晚年的主要工作。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3卷时,做出了不少关于虚拟资本的补充和说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虚拟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金融资本理论。深入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虚拟资本理论,无疑有利于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这是精髓”:《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

虚拟资本是依据一定的收入比例虚构出来的资本,如股票、债券和证券等等,这种虚构出来的资本能给它的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虚拟资本本身毫无价值,但是它却能够带来价值,即“钱能生钱”。虚拟资本作为所有权的资本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这些现实资本相对应。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循环运动,人们称之为虚拟经济。虚拟性、投机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运行的周期性是虚拟资本的主要特点。虚拟资本的产生并没有改变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但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又在新的条件下和新的基础上加深了这一矛盾。虚拟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收益性可以吸收大量社会资本,提高现实经济的资金融通能力;虚拟资本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虚拟资本可以提高现实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过度发展和无序发展会引发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的过分扩张会占有现实经济的资金,影响现实经济的发展;虚拟资本在促使人们进行投机和冒险时,会导致社会寄生阶层的形成。

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恶性泛滥,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机制。为了加速资本的运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人们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如银行券、期票、汇票、债券、股票等等的所有权证书。后来,在这些基础性虚拟资本之上又产生了一系列衍生性虚拟资本。在金融过度泛滥的情况下,只要利率等信用杠杆稍微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在证券市场、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投资者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连锁反应,从而触发金融危机。

《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没有穷尽人们对虚拟资本的理论研究。但是却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虚拟资本理论通过了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这是精髓……至于余下的问题……别人就容易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了。”[2]我们沿着马克思的理论思路,结合当今世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继续深化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完成马克思的遗愿,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去了”: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虚拟资本的产生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进程。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在垄断基础上的融合产生了金融资本这一新的资本形态。从本质上说,金融资本就是虚拟资本。因为虚拟资本只有通过金融这个载体和平台,才能存在和进一步发展。虚拟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虚拟资本利用信用(金融)这一载体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金融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使资本不断地虚拟化。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日益虚拟化,在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各样资本,就其主体来说,就是虚拟资本。

在19世纪末期,随着垄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日益融合,资本的形态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正在形成和发展并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都生活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要是工业资本,尽管垄断已经开始产生、银行的作用开始发生变化,并且他们(特别是恩格斯)已经注意到了这一资本主义的新情况。但是他们不可能对金融资本这一现象做出深入的分析,甚至连金融资本这个概念也没有来得及提出来。对金融资本的形成、特征、实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全面系统论述,是列宁的历史功绩。列宁认为,垄断是金融资本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金融寡头的统治是金融资本的实质;对外侵略扩张是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趋势;寄生性和腐朽性是金融资本的基本特征。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我们理解资本发展变化的脉络,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发展,深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客观进程,提供了广阔而深刻的理论视野。

今天的金融资本,和列宁时代相比,又具有了某些新的特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活动主要以工业生产为主,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和商业等第三产业部门尽管已经产生,但是所占的比重很小。同样,在信用领域,银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险业、证券业和养老基金等金融业,尽管已经产生,但是所占的比例同样很小。因此,列宁把金融资本定义为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的融合,没有把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纳入分析框架;在信用领域,也同样没有把保险业、证券业、养老基金等现代服务业纳入金融资本的分析框架。在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并且在经济产值中占主要的地位,因此,在分析垄断金融资本的时候,不能忽视这部分资本的作用。同样,现代信用业在银行资本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不仅产生了包括垄断性商业银行资本,也包括垄断性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证券服务业、养老基金等垄断性金融资本。因此,现代金融资本是现代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产业部门)和现代金融(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养老基金等)相融合而产生的结果。在当代,只有对金融资本做出这样的理解,才能反映现代经济的现实和本质。另外,列宁时代的金融资本,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还没有脱离实体经济,而今天的金融资本,相当一部分已经脱离实体经济实行自我循环,即形成了所谓的虚拟经济。资本的虚拟化进程,就是资本日益脱离生产过程,不断走向纯粹化、抽象化的过程。和资本规模的扩大不同,是资本性质的演进过程。这种演进,使“资本便采取自己最高和最抽象的表现形式”[3]这一过程符合资本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3.“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

把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和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形态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本演进的内在逻辑和发展变化的脉络,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进入21世纪以来,持续的生产过剩使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不断下降,资本加速流向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的泛滥使金融监管逐步放开,“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国家的工业资本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自身产业的空心化,等等。这些因素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断萎缩,虚拟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衍生品的恶性泛滥,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虚拟化和金融化。虚拟化是资本内在规律演进的必然结果;金融化是虚拟资本的发展在当代的必然体现。在今天,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日益膨胀,利润的来源越来越以虚拟经济为主,金融资本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都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逐利活动的各种各样限制的取消,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大肆扩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控制更为明显。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经济加速金融化、虚拟资本衍生化、实体经济空壳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国家走向债务化、人民群众贫困化等六大趋势。本书以大量的数据、图表和案例为依据,深刻地阐明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的客观现实,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供了许多丰富的资料。

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金融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结果和影响。第一,西方国家金融动荡、债务缠身、失业高企将成为常态,在总体实力相对下降的同时,进一步走向寄生性和腐朽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第二,新兴市场国家冲破重重困难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以中国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和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形成了全球范围的“二元经济结构”。第三,美国会千方百计地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凭借对国际经济规则的控制,以汇率、“非关税”壁垒等手段加强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进行遏制。第四,在硬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西方大国会推行“巧实力”战略,强化军事同盟、挑拨离间、借力使力、利用矛盾、制造事端等,甚至可能会在一定范围挑起战争,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4.“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虚拟资本理论与美元霸权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4],尼克松任总统时期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肆无忌惮的“名言”,生动地反映了美元的霸权主义本性。所谓美元霸权,实质上就是在美国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前提下,美国政府把没有任何实物支撑、没有任何纪律约束的美元纸币,打造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主要流通工具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储备货币,以实现对世界经济控制和统治,从而谋取自身利益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由美元霸权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美国长期实行“双赤字”(即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政策,国民储蓄率几乎等于零,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但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大国,仍然保持了寅吃卯粮的消费主义传统。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凭借其美元霸权地位,毫不客气地消费着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廉价商品和资本。美国通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其金融战略和政策意图,密切注视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向,时刻警惕世界范围可能产生的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和地区。

离开了美元霸权这一当今世界的显著现象,就很难理解当前还在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中东北非的持续动荡、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中美贸易纠纷、人民币汇率争论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美元霸权的体现、危害以及如何应对美元霸权等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书在国内外学术界对美元霸权讨论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进一步分析美元霸权的形成、本质、走势以及我国的应对方略。

5.“以危机解决危机”:虚拟资本理论视野下的国际金融危机

资本总是和危机形影相随。一般说来,自由竞争时期的工业资本产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时代的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则带来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产生以后,生产的发展规律和金融的发展规律时而相对独立,时而相互影响、互为条件。金融不仅有独立的运动,而且还有独立的危机。不仅经济危机带来金融危机,而且金融危机亦引起经济危机。本书在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趋势和美元霸权的客观现实以后,最后落脚到金融危机这一当代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和最终结果上,并且用马克思主义的虚拟资本理论阐述金融危机的起因、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总体上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金融化和虚拟化,使实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小;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使经济泡沫越来越大;美元霸权下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失去平衡;新自由主义泛滥下监管的缺失使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如此等等。“这些不同的影响,时而主要是在空间上平行地发生作用,时而主要在时间上相继地发生作用;各种相互对抗的要素之间的冲突周期性地在危机中表现出来。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5]

本课题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阐述了危机的根本原因,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客观现实阐述了危机的具体原因,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和次级贷款恶性泛滥阐述了危机的直接原因。在这一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危机的走势、结果和影响,并且提出了我国的应对方略。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坚持不懈地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等,是本书提出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方略。

三、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是系统整理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理论,结合新的实际,深化了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本课题把分散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虚拟资本理论梳理出来,按照虚拟资本的产生、内涵、形式、特点、作用几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体系。并且进一步归纳和概括了列宁在虚拟资本理论基础上创立的金融资本理论,分析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和列宁金融资本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系统阐述了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还结合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拓展了对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内涵、形式、特征、作用的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化现象。本课题把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和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形态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进程,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的表现方式,归纳虚拟化、金融化的基本特征,揭示虚拟化金融化的内在本质,论证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这样,避免了只是在现象形态上就事论事的简单、浅层次研究,而是深入到事物本质中去,找出规律性和必然性的东西。

三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创新的源泉。本课题围绕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为指导,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美元霸权等这些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重大现实;分析美国的财政悬崖、债务上限、量化宽松、城市破产、政府关门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分析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我国应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的基本方略,等等,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在回答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本课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了新的素材,为认识和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5] 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42,277.

[2]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70.

[3] [德]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M].晏智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

[4] [德]丹尼尔·艾克特.钱的战争[M].许文敏,李卡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79.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虚拟化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建设“突围”初探
探究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逻辑研究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我国产融结合研究文献述评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
虚拟化整合之势凸显
虚拟化技术:绿色IT的希望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