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士美
【摘要】传统高中语文教学只是在匆匆忙忙地教会学生应付考试而已,在整个阅读教学或者说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自己并没有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也没有让学生展示出自己。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主要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而言的。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改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还停留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
一、高中语文课堂阅读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标倡导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在阅读课上存在“摆花架子”追求课堂形式新,满足于给问题找答案的热烈讨论而顾此失彼。如在中学语文阅读课堂让学生表演、合作探讨,一节课看似热闹了,貌似创新了,可学生真正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否?教师的课堂创新了,学生的课堂呢?无效果!
(二)轻视主体,忽略主导
新课标中强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唱主角的,用预设的问题牵引学生进入设计好的轨道之中,轻视了阅读主体——学生,全由教师代办。对于阅读材料,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从分析写作思路推敲词句,到谋篇布局,都由教师“灌”给学生,阅读课上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三)阅读教学的功利性太强
许多阅读课的教学篇目是为了迎合考试的,根据考试模式训练学生,而抛弃了原文的情、意、理。将课文编成考题,归纳应对考题的方法与技巧,这也似乎成了惯例。我们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开发,这样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思考,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思维方式机械化,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障碍分析
(一)阅读对话的盲目性
对话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发现。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这种对话不是对话,只是为适应对话教学理念而设计的对话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教师或未提出对话的目的;生生对话环节中,课堂往往表现得很活跃,但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师生对话中,教师要么是变讲为问,一路追问下去,学生在被追问中压抑、退却,甚至禁言。要么是师生相互问答,学生问得简单,教师答得随便,远离对话的实质。
(二)阅读研究的随意性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针对高中阅读教学提出的一个理念,这个理念进入课堂后,整个课堂模式被打破,使阅读教学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纵观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数不胜数。主要表现在,教师只设置了话题,不作指导,没有提供研究方向和方法;教师未讲清研究达成的目的,未让学生明白研究的实质和要达成的目标,学生只好自主研究,随意研究,既无意义,又误时误人;教师放任学生研究,不作调控,学生随意为之。
三、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导入时,尤其在农村,设置适当的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可以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比较典型的情境导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从背景导入。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或具体阐述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涉及的背景知识,可以消除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生疏感,达到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第二,设置悬疑导入。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在阅读时都带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语文阅读教学在导入时可以设置悬念和疑问,既能巧妙地提出新任务,又创造出探寻知识的良好情境,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问,激起寻根究底的探究欲望,从而使他们随着教师的思路,进入课文情境,探究事情的起因、结果。第三,直观形象导入。利用媒体实物进行展示,可以更加形象地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文本有直观的印象。
(二)教会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新课标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的方法很多,应指导学生视需要而选择,对于重要的名篇可以精读,读的过程重在个性感悟与体验。略读时以摄其要点为主。浏览主要是快速阅读自己需要的或关注的、感兴趣的内容。读书时要注意阅读方法,如凝神不分心的关注、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等,都是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经过方法指导后,学生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就知道如何下手。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边读边圈点,利用闲暇多读书,摘抄笔记,使用工具书查阅,温故而知新等。
(三)创设想象情境
想象是一种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和“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创设生动的想象情境。第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诵读体悟,创设生动的想象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不仅有利于我们感受和理解作者情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二,借助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创设美妙的想象情境。生动的教学语言它能给学生无限的美感,常激发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热情。
四、结论
总之,新课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吕成.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研究,2010(03).
[2]彭景庶.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化的反思[J]. 考试周刊,2010.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