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人性的诠释

2015-05-19 13:13:27赵志慧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诠释呼啸山庄电影

赵志慧

【摘要】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发表于1847年,被西方文学界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整部作品以诠释希刺克厉夫人性为主线,并由此展开一场关于“人性的冻结”“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的故事。本文就《呼啸山庄》作品中人物希刺克厉夫的性格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小说所圈定的特殊社会环境,阐释这部经典著作中有关人性的内容。

【关键词】电影 《呼啸山庄》 希刺克厉夫 人性 诠释

前言:《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在艾米莉·勃朗特的笔下个性鲜明,扮演着硬汉角色的同时,还有着一种激进复仇者的色彩,鉴于希刺克厉夫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个人奋斗者,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所谓“屌丝”形象,通读整部《呼啸山庄》,唯独令人觉得可悲的是:作为一名“屌丝”的希刺克厉夫直至小说最后,也没有“逆袭”,但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历历在目。

一、人性的冻结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是19世纪当时英国文学界的翘楚,在她的代表作品中渗透着对人性的感悟,尤其是在《呼啸山庄》这部作品之中,作者通过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离奇爱情故事来塑造希刺克厉夫这一人物形象。诸多研究《呼啸山庄》写作风格的学者对主人公希刺克厉夫的性格分析重彩纷呈,但都对希刺克厉夫性格中的善恶表现是小说的主线这一写作手法较为认同。希刺克厉夫有着他特殊的生存环境,所以便造就了他或疯狂和扭曲的个性,但其性格当中的其它元素仍有待深度挖掘,并非以一种单一化的标准可以衡量的。此外,希刺克厉夫从最初的“被压迫者”的形象转换为“压迫者”的形象,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1.希刺克厉夫身份的界定。在《呼啸山庄》所讲述的故事中,希刺克厉夫的身份很离奇,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仅从外表看,就令人觉得有点像是“从魔鬼那儿来的”一样,他被人带回到呼啸山庄。事实上,在希刺克厉夫最初来到呼啸山庄这个社会之中时,除了老恩萧先生以外几乎再没有人带着善意亲近他,都将其视为呼啸山庄的异类,于是,希刺克厉夫的身份标签当中便有了类似“野孩子”、“身份卑微”的关键词,伴随他童年的整个成长过程,即便他在不久后被收养,也无法逆转他在呼啸山庄社会环境中的卑微身份。

2.希刺克厉夫在呼啸山庄中生存下来是有条件的。希刺克厉夫成为恩萧家的少爷以后,看似通往有尊严、有自由的人生大门就此敞开,却不成想是一扇透明的玻璃窗,仅可以看到外面的美好世界,希刺克厉夫所遭受到的冷遇一点也不少于最初,但此时,希刺克厉夫以他倔强的个性生存下来,少言少语,貌似“乖巧”,也正是如此,他受到了家族中老人的偏爱,这便引发了一场参杂着主仆阶级成分、远近亲疏关系等成分的争斗。当恩萧先生去世以后,小主人辛德雷在精神上践踏着希刺克厉夫的自尊,同时,也埋下了希刺克厉夫心中仇恨的种子。

二、人性的堕落

历经百余年,《呼啸山庄》仍旧是一部在现世大放异彩的经典著作,被誉为“能与莎士比亚伟大戏剧相媲美的天才之作”。从刻画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角度来分析,除了将主人公希刺克厉夫被其身份束缚住的人格表现呈现出来以外,还将其堕落的人性诠释得真实、自然,尽管在时间的维度中,相距百余年,但宛如他就是生存在你我身边的一个鲜活的人物,也许在你的视线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极力与现实抗衡,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可悲人物。

1.从时代环境中理解希刺克厉夫的个性变化。在针对《呼啸山中》中有关人性解析的研究文献之中,有人认为希刺克厉夫是一个“完全丧失人性的恶魔”,是一个“暴君”,同时,也有人意识到了希刺克厉夫在当时社会中的现实身份以后,从他的真实处境出发,便能够理解他之所以成为“恶魔”的真正缘由,这就是时代环境给个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2.从爱情中窥视希刺克厉夫的人性。《呼啸山庄》全篇围绕着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肖恩的奇葩爱情展开,其中还穿插着他的复仇计划。从整条爱情主线来看,希刺克厉夫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悲剧式人物,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将希刺克厉夫性格中的冷酷、阴暗的负面情绪释放出来,此时,他就像是一只无法被人类驯服的“猛兽”。

三、人性的复苏

希刺克厉夫性格当中有着“恶魔”的一面,他也有着“不甘被人驯服”的一面,可以说作者将人性当中的善与恶利用希刺克厉夫这一塑造的人物呈现出来,用人物的实际行动及其心理活动来阐释所谓的人性,这正是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过人之处。很多读者或是文学界的专业学者在解读《呼啸山庄》这部文学作品时,大多将解析的重点放在希刺克厉夫性格当中有着“恶魔”的一面上,也有人对其有一丝同情,给予当时西方复杂社会环境以抨击。事实上,好在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给了读者以回旋余地,当人们又重新看到了人性的复苏,这也许便是《呼啸山庄》最吸引人去拜读的根本原因所在。

1.希刺克厉夫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希刺克厉夫始终认为,如若他非出身卑微,则他与凯瑟琳的爱情也不会走到尽头,如若他没有将精力全部投入到“爱情”里,那么,他的“复仇”情绪也不会如火焰一般猛烈。但实际上,在《呼啸山庄》通篇中,希刺克厉夫的“恶魔”与“暴君”的形象已经在读者心中根深蒂固,更关键的是,希刺克厉夫这一人物对其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也是在临近收尾时,才逐渐显现出来的。由此可见,人性当中的善与恶并非绝对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性的呈现只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应激反应”而已,在不同的社会氛围中以及生存处境之下,即便是同一个人的性格也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反差。

2.希刺克厉夫性格当中“复仇”情绪的泯灭意味着人生的落幕。在与凯瑟琳的爱情纠葛中,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希刺克厉夫人性当中的“复仇”情绪被点燃。凯瑟琳的背叛行为,令希刺克厉夫的精神世界几度濒临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身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从时间轨迹上来分析,希刺克厉夫性格当中的“复仇”情绪是在他出走三年以后,即重回到呼啸山庄后燃起的,因此时,他已经具备实施“复仇”计划的心理准备与行为能力。希刺克厉夫的“复仇”是他压抑已久人性的显现,但当他从小凯蒂与哈里顿的身上窥见到他内心当中的仅存的爱情火苗,便放下了“复仇”的狂热欲望,很快,希刺克厉夫一生便悻悻地结束了。

总而言之,《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无论是在诠释“人性的冻结”、“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这三类关于人性的隐含内容时,还是在讲述整个家族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始终将希刺克厉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他似乎就生活在我们的周遭,生活在现世之中,实质上,这是人性的魅力所在,让人在阅读中寻求到共鸣。艾米莉用其特有的锐利目光,去捕捉她所看到的人性当中或美好或恶毒的一面,并用特定的人物希刺克厉夫表现出来,他向往自由、独立,并始终以一种倔强的姿态努力生存,但即便如此,也难逃与命运抗争中的厄运及阻碍,令他的性格发生扭曲,遭受到来自世间周遭的痛苦。

《呼啸山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其不仅微妙地讲述了一个家族故事,而且将人性刻画得十分露骨。《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刺克厉夫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他天性当中就有热爱自由、不甘被人驯服的因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汉。《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所刻画的希刺克厉夫形象宛若经年陈酿,历久弥鲜,给读者以回味。

参考文献:

[1]刘方荣.《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的身份演变[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3,04(04):63-65.

[2]王苹.平静地面下的不平静睡眠:《呼啸山庄》里的种族政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 02(02):139-141+160.

[3]李莉萍.荒原与尘世的对峙——《呼啸山庄》中的“爱恨情仇”解读[J].名作欣赏,2010,09(09):75-76.

[4]张永怀.“双性共体”的新女性——《呼啸山庄》凯瑟琳·恩萧新解[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3(03):69-71.

[5]姜吉林,赵莉萍.对父权文化的抵抗和颠覆——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10,03(03):69-72.

[6]王艳玲.荒野:诗意的栖居之地——《呼啸山庄》的生态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1(01):100-101+112.

猜你喜欢
诠释呼啸山庄电影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8:15:56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3:22:34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0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30:22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24:36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8:24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电影文学(2016年9期)2016-05-17 12:01:17
新闻报道的“冰山理论”和“阳光普照”
今传媒(2016年4期)2016-05-16 23: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