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课程设计下的微格教学法在高校足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5-16 10:57庞雪林阮利民张正则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微格实验班隐性

庞雪林,阮利民,张正则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要与德育、智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的趋势,其状况令人担忧。可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必然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作者尝试将隐性课程内容融会于微格教学法之中,通过在足球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改进普通高校足球课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学生技能的系统方法。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艾伦博士等人首创,自上世纪80年代在师范类院校得到普遍应用[1]。由于受到场地、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一直难以推广。近几年,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摄影、摄像等设备的普及,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应用微格教学法提供了物质保障。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经验的总和[3]。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需要在课堂上公开教授,而是通过引导、暗示以及利用舆论使学习者的思想产生影响。可见隐性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试图将隐性课程的内容渗透于微格教学法之中,使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树人还能育德。美国斯坦福大学微格教学法创始人之一阿伦认为微格教学法是一个可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学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4],而这种可控的实习系统正是学生学习、练习的过程所需要的。在这个可控的系统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隐性课程内容,使其与微格教学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级和2013级足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理测量法

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心理测量,整个测量过程中,严格按照细则进行操作。所选量表均为国内公认的信度、效度较高的量表。具体选择测试量表是:内部动机量表选取的是Ryan等人编制的IMI量表中兴趣/乐趣分量表,此量表有6个分量表,兴趣/乐趣分量表被认为是内部动机的一种自我表述测量,是唯一评估内部动机的分量表[5]。自信心量表选取的是Vealey编制的TSCI和SSCI量表。有恒性量表选取的是卡特尔编制的16PF量表中的有恒性分量表。乐群性量表选取的是卡特尔编制的16PF量表中的乐群性分量表。

1.2.2 教学实验法

两轮实验均采用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班采用提供给任课教师教案、实验方案、实验程序与步骤的方式,任课教师依据基于隐性课程设计下的微格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和方案组织教学,对照班按常规教学方案实施教学。

1.2.2.1 样本抽取与检验 在2012级足球选项班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30人,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第一轮实验。在2013级足球选项班随机抽取2个班,每班30人,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第二轮实验。实验前分别对同一年级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技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

由表3和表4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各项心理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心理指标处于同一水平。

表2 2013级实验班和对照班技术技能测试成绩对比

由表1和表2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术技能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来自同一整体的独立样本,符合实验要求。

表3 2012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级心理测量结果对比

表4 2013级实验班和对照班级心理测量结果对比

1.2.2.2 控制因素 教师职称: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授课教师均为讲师。

被试者控制:由于两轮实验都有实验控制组,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历史、成熟、测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6],但要经过前测,可能出现需要特征和实验者效应。为减小这些作用的效果,对学生进行了安慰剂控制方法,对同一时间上课的所有足球选项班都进行了前测,且学生并未获得测试成绩。

教学进度: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同一学期进行,均按统一的教学进度上课。

场地器材:实验班与对照班均在相同场地上课,使用的器材统一。

1.3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是本科生将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使学生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7]。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显得格外重要。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就必须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能深刻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

微格教学法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获得大量反馈信息的教学环境,可以分解和简化技能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的微型化、技术动作的规范化以及记录过程的声像化和信息反馈的及时化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能通过声像影音将自己的技术动作与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比较,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起到了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兴趣。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技术技能的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增强体质。同时,在反馈信息中增加一些团队配合,相互竞争,成功体验等隐性课程内容,使学生在枯燥的技术技能学习的时候感受到了快乐,在合作中体验竞争,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2.2 教学流程

图1 微格教学法流程

2.2.1 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教材,确定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拆解每一节课所学技术内容,使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化。研究教材的顺序和步骤,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由简入繁,促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迁移。研究技术技能的类型、动作难点、学习原则、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适当部分引入隐性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2.2.2 示范讲解

示范可以是教师的现场示范,也可以是生动形象、动作规范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形象的感知。讲解不仅是对技术动作的描述及对重点、难点的强调,更应该用语言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怎样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隐性课程的内容正是要利用好教师的语言间接地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

2.2.3 分组进入微型课程学习

通过集体学习之后,学生进入分组学习阶段。分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每组人数一般4~6人。大家相互间交流探讨,通过相互间练习的视频录像与正确示范动作的比较,找出不足,共同解决改进的方法。在组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很多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微型课程的学习是全课的主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暗示、引导等隐性课程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信心。还要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精神。

2.2.4 组间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经过组内学习之后进入组间的评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大的平台。通过组间的评价,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不仅有同学们的反馈信息,还有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此时,教师应言简意赅地指出学生技术动作的优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深刻地记住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同时教师不要忘记鼓舞学生的士气,鼓励督促他们尽快改进动作,这也是隐性课程的内容。

2.2.5 网络教学平台评价反馈

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延伸了课堂教学,同时也满足学生学习灵活自主的需求,是微格教学法的完美组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了解很多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又有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的影音视频,使学生通过比较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也是微格教学法效能在课后的体现。

2.2.6 检查学习情况

检查评价是微格教学法的重要一步,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是复习还是学习新的技术技能。因此,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客观准确的,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考虑教学进度。在检查评价的时候要穿插隐性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继续奋斗的激情,使他们渴望去挑战新的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

2.3 实验结果分析

颠球技术是培养学生球感的一项重要技术。学生通过身体各部位对球的触及来感受球的运行轨迹和旋转。传接球技术是足球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是学生利用身体主要的踢球部位和接球部位控制球的运行方向。过竿射门是运球和射门的组合技术,是考察学生足球技术全面性的有效方法。从表5和表6可见,两轮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技术技能成绩均呈显著性差别,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成绩,尤其是过竿射门技术测试成绩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初期(动作泛化过程)通过声像设备,将规范的技术动作信息以及学生自身的技术动作信息都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并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掌握了技术技能的内在规律,克服了动作僵硬和不协调,大脑皮质的抑制得到加强,学生很快进入了分化抑制发展阶段(动作分化阶段),有的学生还出现了动作运用自如的阶段(动作自动化阶段)[8]。

表5 第一轮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技术技能测试成绩对比

表6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技术技能测试成绩对比

从表7和表8可见,两轮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个性心理呈现了显著性差别,实验班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教学不仅有教师的示范讲解,还可以使学生看到各种生动形象的技术技能视频资料,替代了传统教师单一的示范讲解。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情况也以各种声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得到了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的反馈,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努力去改进技术技能,教师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来督促学生并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实验班的教学是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里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发现别人技术不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对技术技能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乐群性得到了发展。学生技术技能提高的过程总是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有的认识和原有技术水平,在为别人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时候也总会克服自己对技术理解不足的恐惧心理,因此,小组间的讨论学习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表7 第一轮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心理指标测量结果对比

表8 第二轮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心理指标测量结果对比

2.4 基于隐性课程设计下的微格教学法特点分析

2.4.1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课内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学习技术技能,在课外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谈学习感受,评学习效果。教师担当的是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体,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师参与指导并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2.4.2 及时有效、客观准确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同学之间的评价,有语言的评价也有生动的声像比较评价,而这些评价都会通过课堂总结和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告知学生。学生通过这些评价可以客观地了解自己学习情况,既可以做纵向的定位,也可以做横向的比较。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利用好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3 融合了隐性课程与微格教学法的特点

微格教学法就是把复杂的技术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术教学过程,对每项技能教学进行逐一研讨,并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微格教学法具有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规模小、参与性强,教学实践过程声像化,反馈及时、客观,观摩示范与模仿创新相结合等特点。而隐性课程具有教育经验的广泛性与侧重性,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3]等特点。可见,微格教学法注重个体的提高,而隐性课程的设计是将这种提高效果变得更全面更持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 结论

1)基于隐性课程设计下的微格教学法对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2)基于隐性课程设计下的微格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凸现了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1]靳卫平,罗心宇.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2011(1):119 -121.

[2]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 -101.

[3]于晓东.开发体育隐性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45-247.

[4]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5]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6]郑旗,李吉慧.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236.

[7]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S].教体艺[2014]4号,2014-06-11.

[8]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44.

猜你喜欢
微格实验班隐性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微格教学在篮球动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