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增,张德利,陈有忠
(安徽农业大学体育部,安徽合肥 23003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实行的是“举国体制”,以“金牌至上、为国争光”为核心发展目标,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方式,在获得局部突破并成就梦想的同时,使得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平衡、冲突和错位[1]。当前,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如何适应我国体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竞技体育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其方式如何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
20世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屈辱也充满希望的世纪。中华民族为改变贫病交加、任人宰割的处境,在现代化道路上探索、寻觅、奋斗,用血肉之躯谱写了振兴民族的篇章。在帝国主义炮舰的威逼恫吓下,竞技体育作为促进国民现代化的一种选择,自然融入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早在1895年,我国思想启蒙家严复将中国比拟为“病夫”,而后把“鼓民力”放在其变法维新的首要地位。193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家媒体借用漫画来嘲讽中国运动员,将之称为“东亚病夫”后,我国数代体育人期望通过竞技体育来改变“病夫”的形象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2]: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向世界推销“伪满洲国”的阴谋,维护了民族的尊严;1936年和1948年的战乱时期,我国依然派出了141人和53人的体育代表队参加了柏林和伦敦奥运会,运动员们虽然奋勇拼搏,仍铩羽而归。1949年前,中国体育界为改变“东亚病夫”形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却一次次遭遇了惨败,零的纪录像坚石一样积压在炎黄子孙的心头。新中国建立后,广大热血青年勇敢地担负起改变和洗刷“东亚病夫”的国际形象的责任。
1952年,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体育代表团赶上了第15届奥运会的末班车,将五星红旗升在了赫尔辛基的上空;1956年为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毅然退出了墨尔本第16届奥运会,并于1958年,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和部分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关系;1963年,我们粉碎了国际体坛少数人的围堵,促成了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新中国的运动员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实力;1971年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中美两国间的坚冰被打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再举步维艰;1974年,中国五星红旗飘扬在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赛场上,标志着中国体育拉开了走向世界的序幕;1979年,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已全面迈向世界;1984年,许海峰的一枪实现了中国奥运赛场上金牌“零的突破”,自此,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路高歌,奋勇前行,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榜世界第一位的新高度,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金牌榜第二位,中国竞技体育已经实现了新跨越,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中已稳居第一集团的位置。
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腾飞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指出,未来10年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如何把控“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协调发展,竞技体育如何引领群众体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促进体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早日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建设中发挥体育应有的贡献和力量,由此可见,中国竞技体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3]。
北京和伦敦奥运会后,中国的竞技体育仍然沐浴在光环之中,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依赖没有改变[4],在发展方式上仍然依赖于政府的大批投入,自身的创新驱动不足,科学化训练水平和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职业体育和职业联赛发展缓慢。尽管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位列金牌榜第一,但在项目结构上发展不均衡,其优势项目提升空间有限,潜优势项目尚未形成,发展后劲乏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可见我国竞技体育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元素,一直肩负着“为国争光”的重任,由于经济投入的不足,“奥运争光计划”推动了竞技体育的率先发展、引领发展,而我国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速度则相对比较缓慢[5]。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攀升,政府对体育事业各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竞技体育应由原先的单向度的“为国争光”逐渐向服务社会进行转变,充分利用自身发展的多元价值和经验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借鉴,提高竞技体育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同步发展,更好地为建设体育强国服务。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原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弊病凸显,更有甚者,已发展到严重与竞技体育精神和目标原则相违背,其不良影响已有损国家形象和威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体育全球化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挑战,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也应与时俱进,进行改良、创新和完善,当然,竞技体育体制创新不是一种口号,这种创新应涵盖思想创新、体制制度创新和操作创新三个层面[6],完善“举国体制”,健全“全民体质”是创新竞技体育体制制度的根本方法,通过创新,以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拓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空间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动力。
体育强国的建设与其国际影响力的增长是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一个没有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影响力很弱的国家不能算是体育强国[7],国家体育话语权是体育强国的重要衡量标准[8],作为一个体育大国若在国际舞台,特别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没有话语权,你将永远是一个弱者,也就不会有任何的地位。中国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媒介正向世界各个角落扩散,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开创了中国与世界体育接轨的新纪元。建设体育强国不但要立足于本国体育事业,更应放眼世界,应对当今国际社会有所影响和拥有话语权,而我国竞技体育所获得重大成功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品牌”也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改变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的重要窗口,竞技体育应勇于承担责任与使命。
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产业是提升体育文化实力的重要保证,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经济结构和经营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致使我国的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薄弱,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步待发展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最初是以体育场馆改革作为切入点开始,随后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商业性国际体育赛事以及体育中介服务,基本呈现的是竞技体育带动了大众体育的市场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2012年12月24日指出: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 135.95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0.6%[9],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且发展缓慢,在国际上缺乏国际竞争力[10]。所以,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体育文化产业,应积极利用我国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推动竞技体育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及市场发展空间,提高体育文化技术装备水平,探寻新的体育文化产业消费增长点,提高体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推动体育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建设体育强国助力。
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打破竞技体育“一家独大”“金牌至上”的局面,树立竞技体育的良好社会形象也是竞技体育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诉求[11],现阶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和检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其目的是促进体育事业向健康、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举国体制”,这种“赶超型”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在当时可以克服“体育资源不足、体育基础薄弱”的困难,使竞技体育能够快速崛起,并铸就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前所未有的辉煌[12],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仿效和借鉴。然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全面展开与深入,这种“赶超型”的体育发展方式所固有的局限性和弊端逐渐凸现,其根本上也限制和阻碍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为前提,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和科学化的布局,更难以完成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所以,当前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使竞技体育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1.1 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由于由政府主导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其发展的先导性产生了很多的弊病,使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学生体质多年下降,国民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2014年,20~69岁城乡居民体质变化较上一年不明显,城乡居民体质水平差异依然存在[13]。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原有的竞技体育体制已很难适应时代的需求。然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又不能完全否定和杜绝,否则,中国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体育成果和模式以及在国际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必将逐渐走向“衰亡”。权衡利弊,在现有的条件和发展形势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的制定以及政策的引导应采取“多条腿走路”,不应“舍本逐末”,只有国民体质提升了,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才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和维度。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每年仍保持在7%以上,其经济发展后劲很足,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在保证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应加大对群众体育方面的投入,给竞技体育发展一个时间段去进行完善和改良,从而让竞技体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做出竞技体育应有的贡献。
3.1.2 发展“以人为本”原则,建构运动员培养体系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工具论”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价值的主导思想,“锦标主义”“金牌至上”“奥运争光”思想长期统领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人们的眼中体育就是争冠军拿金牌,为国争光,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本论”思想,这种价值观导致体育对人的发展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并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人才结构体系。若以获得金牌数作为成才标准的话,则我国培养的运动员的成才率仅占全国业余训练人数的十万分之4.7[14],而其中绝大部分运动员将被淘汰而流入社会。由于这部分人群错失最佳的受教育阶段,流入社会后,竞争能力低下,难以就业,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牺牲品”,从而成为社会的严重负担。在新时期,竞技体育应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价值观,以运动员为本,一切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出发,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功能特点,使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得到有机的统一,使得竞技体育回归教育,重视学校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现、培养、挖掘体育后备人才,鼓励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素养,健全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运动员的再就业扶持力度,鼓励运动员自主创业,使得一批运动员即使被淘汰后,其自身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也比较全面,到社会上完全有能力参与社会的竞争,并最终为促进社会及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服务。
3.1.3 推动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道路,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生命力 竞技体育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活动,体育人才的交流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和发展趋势,我国竞技体育要全面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顺应国际社会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只有通过广泛的人才交流,才能快速改变本国、本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结构以及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要积极地为运动员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推动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如运动员的转会交流,利用“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一批超越国界,在“国际间流动”的运动员,形成由政府、市场、社会来共同配置资源,使每位运动员都有展现自己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从而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的生命力。
3.2.1 竞技项目“保强补差”,力争项目普及下的提高 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发展是判断竞技体育强国的4个基本特征之一[15],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夺金项目主要还是集中在隔网对抗类、快速力量类、难美类、准确类以及格斗等5大类,且许多项目在国内外还没有普及,还属于冷门项目,而在田径和游泳作为奥运会比赛的基础大项上,近5届奥运会所获得奖牌也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16]。而世界范围内普及以及影响力巨大的三大球项目上,更是与世界体育强国美国差距巨大,2014年8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奥村训练馆篮球场边指出:“三大球”搞上去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综观我国优势体育夺金项目中,除羽毛球和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率都不高,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严重影响后备人才的选拔空间,也严重阻碍了发展规模和空间,所以在竞技体育项目上,要保持优势夺金项目不能丢,把弱势项目或潜优势项目在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中推广和普及,通过举办各种层次和级别的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各项目的参与人口比率,通过普及率拓宽优秀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和空间,从而提高竞技体育的活力。
3.2.2 建造省级特色优势项目,推动竞技体育优弱势项目协同发展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一直以来都是通过政府包办,政府管办一体,造成了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自身内部管理也产生一系列的冲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如果仍由国家一手包办,则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市场化步伐必将受到诸多的限制,整个竞技体育发展也必将无法真正地盘活。所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国家应放手,实行管办分离,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规划发展新格局,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实力和需求,广泛建立“竞技体育项目发展基地”,通过“竞技体育基地建设”把部分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弱势项目分散到各省市,建造“省级特色优势项目”,国家通过政策指导和人力、物力进行扶持,从而拓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数量,推动竞技体育优弱势项目协同发展,为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服务。
3.3.1 以竞带群,以群促竞,充分发挥其辐射功能
由于我国特殊国情,过去,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服务对象主要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竞技体育制度,亦即少数的“体育精英”。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发展战略的“理性布局”,以往的竞技体育制度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办体育其本质是以伤害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发展为前提,其“唯金牌主义”价值观严重与竞技体育精神和目标原则相违背。我国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不同时期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分别对应着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群众体育可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竞技体育可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群众体育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会失去先导和魅力,竞技体育如果脱离了群众体育,就会失去基础和支柱。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发展迅速,而群众体育发展缓慢和滞后。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应理性思维,不能以牺牲竞技体育发展速度来换取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应维持原有的竞技体育发展秩序,进行体育资源的整合和改革,以竞带群,以群促竞,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辐射功能,维护竞技体育在国际上总体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同时群众体育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在新世纪迈上一个新台阶。
3.3.2 注重内涵发展,力求自我完善 针对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创新驱动不足、职业体育和职业联赛发展缓慢、项目结构发展失衡、潜优势项目发展后劲乏力、田游等基础大项和三大球运动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竞技体育体制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在确保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树立“以人为本”原则。竞技体育更要注重其内涵发展:对运动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并在结构上进行调整,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使“优者更优、贫者赶进”,对于“田游”等基础大项和集体性项目水平“稳中有进”。在扩大发展规模的前提下,努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优势项目在训练理念、组织管理和技战术创新等各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使创新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寻求竞技体育自身不断完善,为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3.4.1 扩大体育文化产业规模 当前,体育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然而,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012年体育及相关产业仅占当年GDP的0.6%,远低于发达国家1%~3%的水平(美国2012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4 350亿美元,占当年 GDP的2.7%[20])。目前,主要是作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主体的体育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体育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体育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及与之相关联的体育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如工艺品等)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实力,就必须扩大产业规模,寻求体育文化产业在产品内容、产品形式、组织结构、科技手段等方面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总量,增强体育文化产业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增长增利。
3.4.2 拓展体育文化市场空间能力 市场作为商品经济的运行载体和现实表现,本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实现形式,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应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发挥市场在体育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依据地方成型、成规模、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寻求体育文化与之相融合,如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国外来中国旅游人数越来越多,打造体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境外人口,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也可借助地方旅游资源,在开展的文艺表演节目中穿插地方特色体育节目表演;或将地方旅游节与体育文化艺术节合而为一,并加强网络体育文化宣传,开展展销会,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产业链,推动体育文化方面消费水平,开拓新的市场,探寻新的体育文化消费空间,为不同等级、不同阶层提供分众化、特色化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扩大体育文化服务消费,提升体育文化的消费增长点,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4.3 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当前,由于我国国家政策、经济结构、体制原因以及经营观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管理创新、市场拓展和资源集聚等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导致我国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较为薄弱。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靠国有资本兴建体育设施和兴办体育服务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体育产业投资已逐渐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社会力量和个人资本投入显著增加,境外资本逐渐介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资机制正在形成。所以,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转变思想,发展观念,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加入到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创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育文化产业新格局,构建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体育文化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举国体制”,这种“赶超型”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能够快速崛起,并铸就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以往的竞技体育制度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进一步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以竞带群,以群促竞”,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辐射功能,注重竞技体育内涵发展,使竞技体育由“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和过渡,为实现体育强国梦服务。
[1]辜德宏,蔡端伟,吴贻刚.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向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2):141 -144.
[2]张晓义,熊晓正,樊浩.中国选择奥林匹克的历史必然[J].体育 学 刊,2008,15(5):1 -4.
[3]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EB/OL].[2011-05-18].http://news.sports.cn/other/2011 -05 -18/2142628.html.
[4]孙科,杜成革.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J].体育学刊,2012,19(1):20 -24.
[5]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 -23+70.
[6]王智慧.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实力的维度解析与提升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4):28 -34.
[7]任海,王芳,赵卓.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3 -9.
[8]王智慧.论体育强国视域下的国家体育话语能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3):257 -262.
[9]王镜宇,郑直.2012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三千亿占 GDP0.6%[EB/OL].[2013 - 12 - 24].http://sports.qq.com/a/20131224/009957.htm.
[10]张贵敏.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基本定位——基于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3 -7.
[11]马玉芳.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2):102 -105.
[12]杨桦,任海.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 -9.
[13]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EB/OL].[2014 -08 -06].http://www.fitness.org.cn/news/201486/n7248668.html.
[14]陈云开.利用市场机制完善举国体制——实施奥运战略的制度创新[J].体育科学,2002(3):12-14.
[15]许立群.体育强国的四个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9(8):4-5.
[16]尹维增,万发达,张德利.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的隐性指标探析[J].体育学刊,2012,19(5):4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