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刚,李 阳
(1.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四川绵阳 621010;2.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系,陕西西安 710068)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代表的中国武术,应当如何树立自身的文化形象并与国家形象的塑造相契合,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目前的中国武术“已经作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它以体育、技击、文化、教育等多种角色频繁展现在国际舞台。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武术文化形象的构建与国家形象的塑造相契合为着眼点进行研究,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将形象定义为“能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朗文当代英文词典》将形象定义为“某人或某事在他人脑海里所留下的图像;多数人对某人、某组织或某一事物所持有的普遍判断和看法。”基于对形象含义的理解,国内外学者也纷纷从不同视角对国家形象进行阐释。西方学者 Lee Boy Beach 和 Terence R Mitchell[2]从组织学视角认为“国家形象主要受到代表国家行使权利的政府的政策行为影响”;本纳特(W Lance Bennett)从新闻传播心理学出发认为国家形象只是大众媒体所制作的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新闻幻觉”,往往并不能体现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实力的内涵;美国政治学家布丁(Boulding,K.E.)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3]。法国文化学者巴柔则认为,“国家形象是他国公众对一个国家的一种文化印象,这种印象有可能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现实。”[4]国内学者管文虎等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以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5]王家福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结构的外在形态,是国家传统、民族传统与文化传承在当代世界空间的特性化脉动的映像化张力,是国家质量及其信誉的总尺度,更是国家软权力的最高层次。”谢明慧等学者认为,关于国家形象的定义可以划分为3种:1)整体国家形象;2)总产品的国家形象;3)特定产品的国家形象。[6]
归纳起来,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状况的总体认知与评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倡导仁爱的国家,不论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仁政,还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抑或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主动使用核武器的态度,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的核心思想。国际社会对良好国家形象的认定,首先应当是一个爱好和平、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国家形象,而非依仗先进的军事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挑起争端的霸主形象。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和谐是实现和平的基调。2005年9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中第一次对“和谐世界”的理念做出全面阐述[7],这一理念反映了我国努力建设新型文明大国的超凡气魄和胸怀,是中华民族“贵和尚中”外交思想的集中表达,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对国家和平形象的塑造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中国武术文化可使受众个体获得一种道德教化……因为它是一种不征服文化的代表,因为它是道德教化的课堂,因为它是不贪婪的楷模”[8]。“止戈为武”是中国武术最高的文化形象,但在武术推广实践中却不能等闲视之。“止戈为武”是武术文化区别其他武技文化的根本特征,也是国家形象塑造进程中的现实需要。对于武术这一以技击格杀为原始特征的文化体系而言,在当今形势下要想凸显“止戈为武”的文化特征,则需要秉承“术道并重”的发展原则。即通过武术,不仅可以看到技击之术的精湛,也应让人们感受到伦理之道的敦厚。因为除了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外形外,蕴藏在“术”背后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普适的、有教益的,而人们在这一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在思想文化层面,中国武术历来提倡“天人合一、随曲就伸、以静制动、以德服人、守弱处雌、点到为止”的人文价值,这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民族定位高度一致,但现代武术散打赛事的种种表现却与之大相径庭。散打赛事从队员的宣传到队员的入场包装,几乎很难看出中国武术与其他武技的区别在哪里:同样是拳套短裤,同样有犀利的眼神,同样是出笼的猛虎,同样拳腿相加往头上招呼,最近火热的“笼斗”赛事中也不乏中国队员的身影。殊不知“中国武术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武以成人’,关注的是人的生命与内在精神人格的养成完美。它的全部都在围绕着一个人,成就人才是武术真正的,最终的目的,而并非是技击与搏杀。”[9]这一点就如同某西方国家一样,一面打着国际和平的旗号吹嘘自己的和平意愿,一面又频频在它国面前大秀“军事肌肉”,如此做法与笑话无异。
对于中国武术这样一个人文社会属性较强的文化类型而言,仍有许多人对其科学价值存在质疑。人文社会学的科学性到底体现在哪里?袁懋栓教授[10]曾对科学含义提出了3层解释:“一是用科学的理念来选择生活方式,而不是随心所欲,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进行生活活动,三是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现阶段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从这个角度看,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等功效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武术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肢体,还可丰饶心灵,升华道德。因此说它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门类。因为武术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健康、充实、和谐、自由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而武术在其历史发展中也同样展现出自己科学的一面。《纪效新书》中载:“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畎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强调选兵“其法唯在精”,强调兵器的重要作用,认为“器械不利,以卒予敌也;手无搏杀之方,徒驱之以刑,是鱼肉乎吾士也”;《阵纪》中总结传授和训练枪法的经验:“凡学枪先以进退、身法、步法、与大小圈之串手法演熟,……动则裕如,变不可测。”这些论述与现代竞技体育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现代武术发展的科学性则体现得更为全面,如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编撰武术教材、成立武术推广机构、举办武术赛事、引入生理生化理论、改进训练方法、研究武术工具仪器等,无不标志着中国武术科学研究步伐的加快。因此,中国武术应当继续保持这种崇尚科学的发展姿态,展现民族文化的进取形象。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自强不息精神的逻辑起点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天人关系的处理上,“中国人既不盲目自大,也不过分自卑,既敬畏天但又不迷信天和依赖天,而是肯定人在宇宙中也享有崇高的地位。”[11]孔子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二是中国人具有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学而知之”一直是中华民族取得发展进步的坚定信念。正是以上两大逻辑,才使得中国文化整体和国人个体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些都是中国古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不朽史实。对于中国武术这一文化体系而言,它的发展演变也凝聚了古人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以冷兵器的演变为例,先后发明了从石器、骨器到青铜器的剑,后来剑在战场上被重量大、方法简洁实用的“刀”所取代;长兵器从最初的戈、矛、戢过渡到更为实用的枪。虽说封建战争对兵器的改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古代兵家对此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至宋代形成“十八般武艺”更加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提示国人:武术文化的壮大与发展应当“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念,与一味依附别人的奴化心理彻底决裂,与依赖别人恩赐的侥幸心理划开界限”[12]。只有做到这一点,武术文化才能够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和文化自强。但遗憾的是,近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更多是以文化模仿为基础,武术教育从师徒传承变成院校教学,武术技术从风格各异、自成一家变成了“高、难、美、新”的趋同样式;含蓄内敛的习武人也大胆地脱掉了外衣,成了“光膀子”的硬汉。这些改变都充分说明中国武术正在不遗余力地向现代竞技体育靠拢。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奔忙几十年后,武术还是没能进入2008年奥运会序列,在莫斯科圣彼得堡2020年奥运会备选项目竞争中武术再次落选。个中原因值得深思:在坚定武术“入奥”长远目标的前提下,是否到了该考虑如何培育武术传统枝叶的时候了呢?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既反映在武术有没有能力迎接外来武技文化的各种挑战,又要看武术是否能够真正立足自身,善于发现、勇于继承、坚持发扬优秀的武术文化传统。这才是中国武术自强不息奋进文化形象的完整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柱石。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13]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个命题在国际语境中,就是探讨有关人权的问题,人权往往成为西方世界攻讦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尤其在现代竞技体育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在体育文化中能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成为国家体育文化形象塑造中认真考虑的事情。
在现代竞技体育文化中,一个热点话题就是体育异化问题。体育的价值不再是为了人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是为了人的物质财富积累,其中,现代科技成了价值转化的有力推手。人们对科技的运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的主体感情和思想意愿被无情抛弃,人这一主体一次次成为科技的实验对象,无法自拔。武术自加入竞技体育序列之始,也就注定了要重复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轮回,“以人为本”从武术文化中渐渐淡化。原来的中国武术并非如此,武术价值求生、谋生、营生、娱情、养性的转变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武术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对武德的严格要求上。《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载武之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剑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滥传”、《峨眉枪法.戒谨篇》说“不仁者不与传”、《昆吾剑箴言》说“人品不端者不传、不忠孝者不传”。这些对武德的规定,无不强调习武之人要有“仁爱”之心。在技术运用上,武术也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技击风格,如太极拳动作讲究“随曲就伸、舍己从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点到为止”历来是武术切磋的重要原则。这些武术伦理思想在20世纪西方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之后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导致竞技武术运行中出现了以“自戕”为代价的反伦理现象。武术的竞技化发展使“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被颠覆。高量度的武术训练使队员在竞技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其运动寿命被浓缩,生活的乐趣被剥夺。尽管现代医学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队员的痛苦,但身体健康毕竟已经受到了伤害,并且这些伤病极可能伴随终生。这对中国武术而言可谓是一种警醒,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还是奉行科技决定一切的潮流路线,无疑值得中国武术认真思考。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项目之一的中国武术,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日益突出和重要的角色,其文化输出重任也显得格外重大。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3)显示:中国文化的载体非常丰富,国际民众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依次是中国武术(52%)、饮食(46%)和中医(45%)。“近年来,以‘少林功夫’为素材的各种大型功夫舞台剧、情景剧横空出世,《风中少林》《功夫传奇》《少林武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盛世雄风》《武颂》等在国内外备受好评,再次掀起了国内外的武术热潮。”[14]不仅如此,众多研究也表明世界接纳武术,大量外国人慕名来到中国学习武术,除了武术的技击实战魅力之外,还包括武术背后所蕴藏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这是武术文化印象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首要的契合点。
在当今中国诸多国际事务交往中,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另一典型描述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与国家形象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礼记》曰:“礼者君之大柄也……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礼达而分定”是中国外交形象得以巩固发展的重要原则。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并非缺少礼仪文化,而在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武术礼仪的强调和重视。如“抱拳礼、鞠躬礼、点首礼、递械礼”等,这些礼仪不但有明确的形式要求,对行礼者的思想层面还有一定的要求。武术礼仪既是习武者品行修养的实际体现,更是武术在国内外交流场合中民族身份的象征。因此,应当强调和重视武术礼仪在国家外交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科技形象的展现,除了应用科技实力的具体体现外,还包括人文文化魅力的展露。国家科技形象塑造既需要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又需要以培养民族精神和性格的人文科学的深入研究,因为二者的共同特征便是创新。武术研究的创新便是武术自然、社会科学属性的增强。而武术文化的自然、社会科学属性的增强则在于多元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能否有效解答国际社会对武术科学价值的质疑,直接关系国家科技形象的塑造。如武术的健康促进价值、武术对于改善人们幸福指数的作用、武术对于改善练习者神经反射控制的作用、武术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条件研究、武德教育对于练习者道德水平的实际促进意义、武术的医学机理、武术技击优势的数据特征等,都是武术科研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证明武术科学价值、与国际认同标准相适应的现实需要。因此,应当加强武术科研步伐,藉此提升国家的科技形象。
如今的中国武术,已经作为现代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担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任的责任推动下,不得不面对各种外来武技的挑战,如泰拳、自由搏击、拳击、MMA等。这些挑战迫使武术队员承受超强的训练负荷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迎接这一挑战、渗透武术人文特质的唯一出路,在于武术的科学化训练,即队员的生活结构不单包括常规训练内容,还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训练中不能只有枯燥沉闷的专项训练,还应适当引入有益的休闲娱乐方式;文化知识学习不单有武术技术理论的学习,还应当有历史、哲学、计算机、心理、职业规划等社会学内容;既应关注队员的比赛胜负,还应关心队员伤病的恢复和治疗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武术文化的以人为本,才能捍卫国家以人为本的伦理形象。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对民族、国家的精神气质做最全面深入的解读,武术影视作品同样如此。然而细数21世纪上映的武术影视作品,无论走出国门斩获国际大奖的,还是国内票房不菲的,不难发现对其中故事情节的选择仍以诸侯混战、恩怨情仇、天下第一、武功宝典以及虚化神话为主要基调,这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现代人价值观念、精神文化诉求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有些人从不看古装剧而喜欢看“韩剧、都市剧”等实际与此不无关系。对于中国武术而言,真实与虚幻、暴力与文明、开拓与固守仍然是笼罩在武术身上的沉重面纱。有33%的国际民众认为中国存在“封闭守旧”的问题。因此,在时代背景下,武术影视作品能否改变传统的“以暴制暴”的解读模式,对武林英雄们少一些武技本领的炫耀、多一些勤学苦练镜头的描述,可能更容易激发人们内在的奋斗意志。
武术文化形象的构建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存在较大的契合点,构建中国武术止戈为武的和平形象、崇尚科学的进取形象、自强不息的奋进形象、以人为本的伦理形象是塑造完美国家形象的内在需要。而增强武术文化输出力度、凸显武术礼仪文化、加强武术科研步伐、利用武术科学化训练、善用武术影视手段则是提升武术文化形象的必然选择。
[1]王兵,苏海涛,孔祥福.武术是中国重要的软实力[N].湖北日报,2010-10-17(3).
[2]胡小明.国家形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
[3]肖国忠.让中国形象挺立世界[N].光明日报,2009-12-03(6).
[4]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5]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3.
[6]孙有中.国际政治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4(3):16.
[7]郭玉成,刘韬光.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作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4):11-17.
[8]王岗.中国武术:一种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文化[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7(2):扉页.
[9]王岗,赵建宾.武术传播中媒体的作用及偶像缺失的原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2):1 -5.
[10]袁懋栓.科学、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09(6):44-48.
[11]唐明燕.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思想渊源——以先秦儒学为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586-590.
[12]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2007(1):161-163.
[1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2.
[14]王岗,吴松.“大武术观”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