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平芳
摘 要: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品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往往在语言、情感、情节等方面设置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冲突互相勾连,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结构设计 抓矛盾冲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25-01
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品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的文章往往在语言、情感、情节等方面设置矛盾,课文中的许多矛盾,实则是作者匠心独运、刻意设计的情节,含义深广,感情丰富,值得我们引领学生体味。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认识的偏差作为探究的契机,让学生去探究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多个矛盾构建放射型课堂
放射型的课堂,就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本堂课教学任务涉及的每一个点或面。有些课文矛盾多,在课文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此,这个核心问题就是放射源,学生探讨的每一个角度就是一条放射线,线与线间可以有联系,但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它可以无限延伸,也可以瞬间回到放射源,不必受其他放射线的干扰。
如教学《船长》一课,要让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可先引导学生质疑,再抓住文中的三个矛盾冲突进行教学: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引导学生思考“他把自己给忘了”,可能吗?哈尔威船长一生之中不知碰到了多少险情,对于生死已经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怎么会忘了自己?
2.“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哈尔威船长不是要救人吗?为什么这时要杀人?
3.“他能走,能逃生,为什么要选择留,选择死?”以此引领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立体地呈现在阅读者的眼前。
抓住文本这些矛盾处引发的思考,是帮助学生理解哈尔威船长形象的关键突破,在讨论中,在争辩中,学生们一定会深深地被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情怀感动。
二、主要矛盾构建纵深型课堂
课文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正是作者的用笔独到之处。有了矛盾,就不难提出问题加以深入分析,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打开又一扇智慧之门。如果我们合理地利用它引发问题情境,将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也会变得充满智慧。一堂课的几个主问题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或前后相承的关系,这决定着课堂呈现纵深型的结构。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第八册《生命的壮歌》中的一篇,要引导学生读懂蚂蚁逃生的过程,感悟其间蕴含的团结、勇敢、坚定的精神,可引导学生思考蚂蚁乃“区区弱者”,何以成为“英雄”?这区区弱者,有着怎样的英雄行为?这区区弱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行为?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动情动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学重点的落实、难点的消化自然流畅。这个冲突的解决,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奥妙有新的发现。
在矛盾点提问,可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刻性。抓住这些矛盾之处展开辩论,会使学生大脑里掀起智慧的波澜。展开辩论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促使学生调动生活实践感受去探索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认识。
三、多重矛盾构建复合型课堂
有些课文矛盾重重,关系复杂,这就需要将矛盾放射或纵深,这样的课堂应是前两种的复合。
比如,教学《九色鹿》,理解调达形象时,可抓住调达被救时的言语与看到皇榜时的表现,引导学生纵深思考,调达为什么会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由此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领悟到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理解九色鹿形象时,可抓住九色鹿在两种危险环境中的表现,从危险的漩涡中救人,在身处重重包围中的镇定,感悟九色鹿的心地善良、机智勇敢。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国王前后不同的表现,正是受到了九色鹿高尚品格的感化,站到了正义的一边。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解决文本中的“矛盾”的时候,学生运用知识、经验,开动脑筋自主探究,习得文本冲突后的情感、积淀,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一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高涨,在探究矛盾中学生走进了文本,与作者产生了默契。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准确、透彻、深入地解读文章,善于发现和把握文本中的语意矛盾、情节矛盾、笔法矛盾,巧妙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阅读期待”,促进学生利用所有的认知潜能,调动内在的探索欲望,带领学生走向创造性解读,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从而超越文本,达到“纲举目张、提毛而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永鸣.生态课堂:生命的绿舟——小学语文“对话式板块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06,(13).
[2]鲁德民.语文课堂教学结构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