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思维模式的不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所产生的最终效果就不同。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本文论证了“主体?葑中介客体?葑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框架模式。在新型教学框架模式下,对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实施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提出在以“中介客体”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复主体”,利用多种方法共同对“中介客体”进行研究和学习,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主体间性 课堂教学 中介客体
新课程改革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始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在实践中,“以人为本”并未得到有效实施,政策、理论也流于形式。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尽管有学校和老师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但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没有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此,平等互动的交流和沟通在师生之间也无法充分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依然是控制和被控制、监督和被监督、教化和被教化的关系,被动接受学习也只能是学生的首选方法。主体间性理论思想为我国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教与学的新型关系等,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主体间性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教学的目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长期影响并改造,使其达到我们的预设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稳固的“主体与客体”两级模式的主体性教育关系。主体性教育关系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是对象或客体,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动改造。随着社会和人们思维模式的变化,这种单一的主体性逐渐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更好的实践教学的道路。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教育中失去了客体,并出现了新的关系,即:主体与主体、复主体与中介客体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被视为共同主体,而教育资料则被视为共同活动的中介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教育的主体,形成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是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形成一个复主体,同时对教育资料进行研究活动,这样就形成了复主体与中介客体的关系。通过这种和谐、平等的话语体系的构建,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新型教育关系。
二、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教学框架重构
当前课堂教学的哲学框架主要是“主体与客体”两级模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框架也制约着学科的发展。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任平教授认为:“它撇开了实践或认识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客体观上,首先,使主体性变成了唯一性、单一性和同质性;其次,使主客体之间成为单一关系结构;第三,使运行结构偏狭;第四,使活动结果单一。”教与学之间应该突破“主体与客体”的框架模式,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建立“主体?葑中介客体?葑主体”的新型教学框架模式。在这种框架的指导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主体”,教育资料被视为“中介客体”。这种新型框架应包括“主体与主体”和“复主体与中介客体”,弱化“主体”,突出“中介客体”。“主体与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复主体与中介客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复主体”对教育资料(中介客体)进行研究和学习。
1.主体与主体
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教学活动,首先承认教与学同为教学的主体,撇开以往主客二分框架下的局限性,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地位,重新构建“主体与主体”的教学关系。教学不再是单向的“我教你学”活动,而是师生在平等、和谐的交往中,共同学习的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还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是整个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人,更是获得知识的主体。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这种应试教育的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重视。虽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能丢。教师是教学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地位,既不能灌输式教学,也不能让学生放羊式学习。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全局把握、主体引导,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
2.复主体与中介客体
所谓中介客体,是指多个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面对的共同对象,在教学中,中介客体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资料和方法。主体间通过中介客体而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交互主体间性关系。因此,在主体间性下的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复主体,共同作用于中介客体,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对教育资料进行共同研究和学习,以达到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目的。
主体间性理论思想,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同样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复主体时,传统的教学活动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共同学习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主体共同作用于中介客体。在这种新型教学活动关系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更要懂得如何带领学生一同学习,还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是与教师一起研究和学习后所得,因此更加牢固。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教学方法重构
1.多元对话法重构
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只有通过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往,才能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才能摆脱束缚人性的各种枷锁,发挥人的主体性。对话是最基本的平等体现,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世界的敞开和沟通,达到彼此的真诚接纳,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精神和观点上的相遇、相通和包容,最终达到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完美建构。多元对话法相对于传统的一元独白法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师生的平等、和谐及互动,这也正是主体间性理论所提倡的。endprint
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有的老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问题的设置上扣重点、抓难点,但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只是教师本人对教学的个人理解,然后通过所谓的有效问题的对答来展示给学生。教师这种带有强烈目的的对话或问答,无非是想把学生的思路汇聚到预设的答案上。如此的对话或提问艺术只能把教学引向传统的“你教,我学”模式,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只能是一句空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课堂对话的过程也就成为了“传话”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多元对话互动,打破传统的教师提问式对话模式,可以是师生间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对话,要让对话更和谐、更有趣、更具生活化,让学生敢问、敢答。教师要打破学生因回答不上问题而不敢对话的尴尬局面,对话的目的是相互探讨,因此,不要预设答案。
2.角色互换法重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礼记·学记》中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陶行知在《中国大众教育问题》一文中也提出:“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角色互换法如今已经作为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上。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角色互换中教师习惯性地进行说教,学生在角色定位上依然存在敬畏戒备心理,因此也就影响了角色互换教学法的效果。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师生角色互换,与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角色互换有着本质区别,不仅是师生角色的简单转换,更重要的是把主动权、主体性全部交给学生。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师生角色互换,形式也更加多样,如: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相互讨论等等。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直接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辩论,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有利引导。
四、以中介客体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实施
在“主体?葑中介客体?葑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介客体的重要性,并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中介客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中介客体的作用,与学生一起对中介客体进行研究和学习。
1.灵活利用教材,重视兴趣引导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中介客体,教师要把传统的“教教材”观念,转变到“用教材”的观念上来。首先要明确一点,教材是为教学而服务的,不是教学服务教材。在主体间性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更应该灵活利用教材,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我们的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研究、相互交流,以此摆脱课堂的沉闷及压抑,使课堂更具人情味,这也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在和谐、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更愿意了解、参与和获得,以此摆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厌倦。我们应该让教条式的教材教育成为历史,更接地气、接近生活现实的教育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现状。
2.教学贴近生活,巧妙设计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于生活,这也是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教育的主体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达到扩展学生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3.巧用现代媒体,注重学生参与
目前,在多媒体服务教学的手段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老教师用得不太多,新教师用得过于多。当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但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没能很好地利用现代科技,只是把它做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手段,只注重自己如何教,却忽略了学生如何想。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和媒介,如果教师不能转变教学观念,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传授知识,那么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是徒劳。因此,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想学生所想、讲学生所需,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备课、上课、讨论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与教师一起研究资料、相互讨论,本身就是一次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达到了师生相互了解的目的。例如: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辅助讲解;让学生策划设计“微”(微博、微信等)教育主题等等。
综上所述,主体间性理论不仅为我们课堂教学的转向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把我们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之间、复主体与中介客体的关系,即从“我和你”的关系,转向“我们”和“我们与它”的关系,以此确立了教学中共生、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随着教学主体与关系的变化,主体间性下的教学方法也就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多元对话法、角色互换法等教学方法的重构,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主体间性理论理念,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课堂,才能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接地气。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主体是关键,教学方法是主导,主体间性理论则是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2.
[2] 任平.论中介客体[J].中州学刊,1993(1).
[3] 马万宾.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 张兵.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3(8).
[作者:闫飞(1982-),男,江苏丰县人,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