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葛福鸿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构建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微博在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方面的应用情况。在宏观层次上,本文采取网上调查的方法,对新浪、腾讯两大微博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进行调查研究;在微观层次上,通过对当地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研究微博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本文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实现中小学教师在微博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共享和反思合作,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 微博 教师专业发展
微博作为目前非常流行的交互平台,以其简单的表达方式、多样的信息发布方式以及“订阅式”的交互方式等特征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过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纵观当前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前期的构建及平台的设计研究,而对于后期的应用、教师教育的参与度及需求态度等情况并未做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调查微博在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得出微博应用的优势及不足,以期探索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
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本文界定为:以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为参与主体,以合作交流为基础,借助微博这一网络平台,实现其共同愿景的学习团体(包括领域专家、优秀教师及同辈教师)。在这个团体中,教师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地传播、分享、转载能促进教师专业领域发展的微媒体,以创建一个有机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强调整个社会的学习化趋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微观角度来说,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主要从地区、学校、年级来划分。
二、宏观层次调查研究过程及结论
1.对两大微博中关于学科间的典型微群进行研究并统计结果
(1)在新浪微博中有许多关于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随机取样研究的微群是“中小学教师交流圈”,其成员人数为222,共发言数为260。对该群参与人数、发言数、发言内容的比例及活动数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从2011-3-20至2014-10-20。统计结果如下:
其成员中参与人数为64人,共发言163条。该时段中参与人数共占其总人数的28.69%,发言条数占总条数的62.69%。此结果显示出微博中大多数成员参与率较低,说明教师们更愿意分享他人的心得、学习资源等,而不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统计结果将发言内容分为教学资源、教师教育分享交流、教师职称论文、其他(涉及与教师不相关的)四部分,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此微群中有关教学资源和教师交流的发言占较大比例,说明微博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们乐意用微博来分享教学资源或是教学心得。微群中共包含群内话题6个,而且每个话题的参与人数都非常少,教师们并没有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说明教师们并没有真正利用微博进行协作学习。
(2)在腾讯微博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微群是“小教教师群”,其成员人数为68,共广播数为106。对该群参与人数、发言数、发言内容的比例及活动数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从2012-1-10至2014-10-30。
成员中参与人数为26人,共发言70条。该时段中参与共占其总人数的38.23%,发言条数占总条数的66.04%。统计将发言内容分为教学资源、教师教育分享交流、教师职称论文、商业目的(涉及与教师不相关的)四部分。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此结果显示微博发言中有关教学资源的仅占11%,而140个字之内的求教师职称论文、教师心得或广告占了89%,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无太大促进,仅是利用了微博便捷性的特点,并无深入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层面。该群中分享文件为7个文本文件,其中3个已注销,其余四个为教师职称论文方面的文本文件。该结果显示有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群共享文件非常少,反而只是注重职称论文。可见微群管理员及微群成员并没有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进行专业学习。
2.对两大微博中关于学科内的典型微群进行研究并统计结果
(1)在新浪微博中,关于学科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是“小学英语教学”,其成员人数为350,发言数为206。由于其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发言较之学科间教师共同体更具有针对性,故不对其发言内容做统计。主要统计其群内话题及发言数及其促进教学的品质。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上述微群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其针对性较强,故专业化内容较学科间微群高,从群内话题可看出,话题都是围绕英语学习来展开,但不足之处是参与讨论的教师并不多,并没有形成自发有序的讨论组。
(2)在腾讯微博中,关于学科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是“语文教师”,其成员人数为64,广播数为26,共享文件数为6。由于其主要针对语文教学,发言较之学科间教师共同体更具有针对性,故也不对其发言内容做统计。主要统计其群内共享及下载数及其促进教学的品质。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在微群中除了发言外最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是群共享文件了,由上表可看出,该微群共享文件仅为6个,其中4个都是关于杂志征稿的,而且下载共享文件的人很少。这说明在教师微群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
三、微观层次调查研究过程及结论
微观层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3份,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大同的几个中学,来自10个不同的学科,初一、初二、初三教师所占的人数分别是102、100、98,男女比例是43.6:56.4,调查对象中78.2%在39岁之下,89.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教师对于微博的态度与意识
87.2%的教师有自己的微博,其中44.9%的教师加入了校内教师群,另外32.1%的教师还通过腾讯或新浪加入了校外教师群。82.3%的教师表示,为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自己愿意加入新的教师微群。而且对于问卷中“微博能有效地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您是否同意”该题中,57.7%的教师选择同意,25.6%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其余选择了不同意。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微博并不排斥,反而有较乐观的态度和意识,并且大多数愿意接受用微博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教师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和使用情况
对于“您在微博上主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教师们选择查资料的占25.6%,专业学习的占23.1%,通信和娱乐的占32.1%,浏览信息的占19.2%。如图3所示。
以上数据中四者比例较均匀,但选择通信和娱乐与查资料的占了半数以上,选择进行专业学习的不足四分之一。统计结果中仅有19.2%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在微群中发起讨论、回复”,55.6%的教师选择“很少”。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用微博来进行专业学习,他们在微博中多数处于被动地位,主要进行通信娱乐或查找学习资源,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利用微群发起一个话题或讨论,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3.制约微博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5%教师选择“课业任务繁多,无时间”,25%的教师选择“支持平台不足”,13%的教师选择“无兴趣”,17%的教师选择“其他”。如图4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课业任务繁多和支持平台不足是制约微博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因素,这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故教师会用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而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协作学习。另外,学校的联网设备不足,并没有做到每个教师具有一台联网的电脑。此外,年龄偏大的教师对微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传统的“线下”协作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他阻碍微博构建教师共同体的因素是,部分教师更偏向于使用其他社会性软件。
4.教师进行协作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除了微博之外,教师们进行协作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QQ群、中国教师研修网、教育博客、Wiki及传统的“线下”协作学习等。教师们非常重视相互的沟通,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来相互交流观点,分享材料。当然,他们也不排斥传统的教师“线下”协作模式,相反他们觉得教师之间面对面讨论交流更能促进教师对某一主题的深刻认识,更能增强教师之间彼此的信任感。
四、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结论
1.微博应用于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第一,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想要加入的教师微群。
第二,微博简单易操作,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也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或教学研修网、Wiki那么高。
第三,微博尽管有字数的限制,因为在被调查发言中,每条发言不长,节省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教师只需利用课间或课下很短的时间便可发布自己的动态。
第四,微博上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更容易满足个人学习目标,如“小学英语教学”群中有许多共享的教学视频、网站、文本文件等。
第五,提供协作的机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克服孤独感。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身处教育系统,有着相同的压力和社会责任,其目的性较高校教师来说更明确,更容易产生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2.微博应用于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不足
第一,无论是网上微群中有关学科间、学科内教师群还是实地调查的教师群,教师的参与度不够,三者中教师的参与比例分别为28.69%、38.23%、19.2%。学科内群的教师参与度相对较高。
第二,教师在微群中的交互深度不够,如根据对学科间两个微群的发言内容统计,发言关于教学资源和分享交流的不足50%,另外在学科内的两个微群中群话题的参与人数和共享文件的下载人数都非常少,有许多是1。因为微博有限的表达内容使我们难以在思想观点的表达上形成连贯性,难以实现对问题的追踪,因此难以使问题得到深入的讨论。
第三,缺乏管理机制,如在微群广播中有许多与学习无关的商业活动,这种现象应该制止,群中的管理员也应该定期地发起话题和活动,争取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学校未给教师搭建良好的网上交互平台,这些问题都需要改进。
五、改进措施及展望
1.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改进措施
第一,微博首页一般都有注册与登陆、发言、图库、广场、微群、应用、话题等导航栏,这对于教师发表感慨、分享心得趣事或大家参与讨论都方便快捷,但微博字数限制的特点对于中小学教师深入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支持不够,因此应该增加一项类似长微博的导航栏,便于教师发表长博文,既实现微博功能又实现博客功能。
第二,广大中小学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于微博的态度和参与度,上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面有许多教师也认可微博,但参与度还很低,只有真正参与到集体中才能真正融入一个教师共同体中。
第三,设置合理的微博版面。合理的版面可以让教师轻松上手而且易于资源的整合,如果是零零散散的资源,教师很可能出现疲劳。
第四,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微博中应包含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领域内专家、教育行政机关管理者三大部分。微博管理员应由领域内专家或学科带头人来担当,他们有权删除无意义的微媒体,以净化群内风气,促进群内教师专业发展成员;应定期发起活动和话题,让群内成员都参与进来。另外,群体成员也应该自觉遵守群约定,积极地参与其中,为群组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学校应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及平台,定期对教师们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对教师进行适当的监督及奖惩。
2.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展望
国内将微博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平台尚处起步阶段,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个良好的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共同的愿景;第二,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于微博的态度和参与度;第三,设置合理的微博版面;第四,良好的管理机制;第五,良好的监督与奖惩制度。
本文根据研究现状提出此五点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改进措施,但由于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和操作能力不足,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丽清.微博虽“微”足值道尔[J].东南传播,2009(11).
[2] 张曼,瞿堃.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交互支持平台设计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6).
[3] 张彦美.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中小学教师交流圈”新浪微博[EB/OL]:http://q.weibo.com/814295.
[5] “小学英语教学”新浪微博[EB/OL]:http://q.weibo.com/226475.
[6] “小教教师群”腾讯微博[EB/OL]:http://qun.t.qq.com/61604424?From=smart.
[7] “语文教师”腾讯微博[EB/OL]:http://qun.t.qq.com/61082019?From=smart.
[8] 纪为光.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9] 新浪博客[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52fe970100
xma3.html.
[10] 缪红燕,吴祥辉.微博时代教师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11] HIRSCHE,EMERICKS.Teacher working conditions are student learning Conditions:A report on the 2006 North Carolina Teacher Working Conditions Survey[EB/OL],2006(11).
[12] Johnson.S.M,Donaldson.Overcoming the Obstacle of Teacher Leadership[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7(6).
[作者:张丽萍(1981-),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讲师,硕士;葛福鸿(1982-),男,山西柳林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讲师。]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