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2015-05-13 17:33江梅兰
课外语文·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江梅兰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然而在多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绝大多数学生着迷的却是能让他们快速获取零碎信息的微博、微信、QQ空间,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没有耐心,更没有形成习惯。同时初中学生还面临着考取重点中学的压力,教师的主要教学中心基本落在各类习题的演练中,对学生阅读面的拓展无暇顾及。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每年高一新生的课外阅读调查,总让人心寒:真正读过若干文学名著或是文学作品的人,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面对这样的高一新生,作为高中起点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已是责无旁贷,为此笔者在接任高一年级的时候便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课文,拓展课外阅读

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虽然是课堂,但大语文教育观的理念却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所以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作者及历史背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读物,既能使课内外阅读互相促进,又能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阅读量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笔者讲完《鸿门宴》,介绍学生读《朱永嘉读史系列:刘邦与项羽》,让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刘邦与项羽的不同性格以及因为各自迥然不同性格所造成的截然相反的结局;讲析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及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梁启超及蔡元培等民国时期人物的风骨、胸襟、学识和情趣,特意介绍学生阅读系列关于民国的书目:《民国风度》(徐百柯)、《民国课堂》(潘剑冰)、《民国范儿》(朱平);解读《赤壁赋》中苏轼的人生观时,引导学生课后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冷成金《进退舍得: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系列,让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理解苏东坡人格精神中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此外,在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有一个梦想中》《归园田居》时分别介绍学生阅读《朗读者》《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六朝旧事随流水》等与课文相关的书籍,让他们通过课外阅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本传达的立意主旨。

二、借助高考要求,回归经典阅读

为了促进教师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2007年开始,福建语文高考增加了经典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这项考试说明的出台使平日不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而教师却可以借助这份考试说明把学生的压力化解为动力。为了分数,学生自然不敢怠惰,但面对将近十本的名著,从哪看起,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有无所适从感。所以教师对经典名著阅读的合理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对名著阅读有眉目,笔者把所阅读的书目和年级以及每月的测试相结合,如高一上学期完成《红楼梦》的阅读,每次月考考三十回,其余的也依次类推。在快餐文字泛滥的当下,让面对多媒体诱惑的高一学生沉静下来读经典名著,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如在引导学生读《红楼梦》时,笔者进行如此引导: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两位漂亮的女孩,一个是敏感细心、真实坦诚、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另一位则端庄稳重、温柔敦 厚、豁达大度、周到得体、娴静懂事,你会喜欢哪一个呢?为什么?你想知道小说里别的人物是否和你一样喜欢你所喜欢的女孩?两位都一样的聪慧漂亮,但各自的结局又是如何呢?其余经典书目阅读前,笔者也都设计了为该书目量身定做的导读词,既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又激发了他们阅读经典名著的好奇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倡导教师阅读,分享阅读成果

课后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爱读书的教师才有爱读书的学生,语文教师丰厚的阅读储备将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又能进一步开阔教师的视野,师生同获发展。

四、引导学生写作,夯实课外阅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叶圣陶先生如此阐述过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领受了他人的经验,接触了他人的心情,要找机会让他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笔者除了见缝插针地找机会与学生交流阅读情况外,还特意安排学生抒写阅读感悟,并把优秀作品推荐到校报发表。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感受获得了肯定,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夯实他们的阅读所得。因为长期坚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随时指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人生观、价值观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李烨在他的《悲剧,十字架上的绞刑台——读〈巴黎圣母院〉有感》一文中这样感慨道:掩卷沉思,一部《巴黎圣母院》令人阅尽人生荒凉;丑陋而善良的,被夺取生之价值;无知而懦弱的,摧残信任之花;阴险而狡诈的,失去信仰,危害众人;美貌而执拗的,枉送了如花美眷,一世韶华。而另一位学生冯梓然则写道:在读《边城》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诗经》里“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倘或现在的我身上真真切切地存在坚强、善良、正直的字眼,我想那都是遥远的故乡教会我的。故乡的山教我以勇敢与宁静,故乡的水教我以温柔与沉稳,故乡的人教我以朴素与热情,我永远都会是故乡里的少女。

显而易见,课外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语感,增长智慧,提高读写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育人文精神,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