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昌
【摘要】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需要的是思辨性批判,这样才不至于过度极端和标榜,我们需要进入真实的生活、融入人的生命本身,以独立的自我意识代替专制的公共意识。这就是思辨性阅读经典。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分析;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应当以一种怎样的思维和方法阅读来架起学生个体成长与经典作品之间的桥梁,显得至关重要。
我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一课中有所思,亦有所悟,更有来自于学生对我的启发。我在不断地问自己:这篇童话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其中的人物抛去功利化甚至政治化因素来分析,又是怎样的……一系列问题在脑海中翻滚。
首先,关于《皇帝的新装》的人物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最为被我们忽略的——皇帝。过去我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愚蠢、不称职、虚伪、奢侈、自欺欺人的形象,因为他不关心他的军队,而且还有一个癖好——喜欢穿漂亮的衣服。
当我问学生:“皇帝喜欢穿新衣,有错吗?”学生一致回答:“没错”。“那为什么说他不称职呢?”生:“为了要穿的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生:“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生:“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学生们回答得非常准确。
接着我又问:“这个皇帝是不是一点优点都没有,或者说在他身上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们又进入文本中仔细的阅读。忽然有一个学生回答道:“有。文中说到‘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称,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这说明他的动机是好的。”是的,皇帝的动机至少能够说明他并不是全不关心他的国家和人民。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
过去我们在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总是贴上一定的标签和典型,其他方面置之不理。这是不对的,我们培养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不能总拿缺点或不足来说事,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辨性批判,哪怕只有一点闪光点,我们都要给予认可或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过度极端和标榜。因此再评价皇帝这个人物形象时,就不是简单的不称职、愚蠢,而是他的动机是好的,但不现实,过于理想化,得出的结论是治理国家或做事要务实,要实事求是。
同样,我们在分析骗子的形象时,也应该用这样的思维和方法。表面上骗子是自私的、狡猾的,他们只为了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骗子的确是聪明的。他们能抓住人性的弱点,善于心理分析,懂得怎样去把利益最大化,怎样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更大的利益。在此,我引导学生:人的聪明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没用在正地方,总用在一些投机取巧的名目上,就是狡猾;想获取利益也是没错的,但如果是建立在以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就是自私。
关于主题。《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我在归纳主题的时候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童话,是写给谁读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写给儿童读的。”“是的,但不只是儿童,安徒生童话集的前言有这样一句话:写给成年人的。”这样,故事本身就不仅是吸引儿童的眼球,更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反思和反省。人人都潜意识渴望窥视,并且希望窥视来证明别人不如自己。这些人性的弱点超越了地位和阶级,超越了时空和民族的界限,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骨子里,故事的情节虽然荒诞,但表现出来的生活却是何等的真实啊。
文本中的小孩与成年人的对比,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丢掉了本来属于我们的最朴实、最纯真的东西。我问学生:“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说过谎话吗?(善意的除外)”学生们都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穿或曾经穿过这样的新装。“世间自知者能有几人”,正因如此,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能自省,知好歹,明是非。
一直以来,关于本文的主题局限在批判皇帝、大臣、骗子的劣性,褒扬孩子的纯真、无所顾忌。读了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反对“伪圣化”》顿觉醒悟,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确实应该提倡个人语言、个性语言、多元解读,而不是套用一个模式,一个规格。过去我们一直逃脱不了一种极左的文化的束缚。一谈到主题就上升到社会、政治甚至是文化的差异。其实不然,我们确实应当反思,去伪存真,既然来自于现实,就应当回到现实中去。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章最后“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于是我们总结主题就上升到了文化差异,甚至政治制度的黑暗与落后,殊不知在未删节版的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而旁边盛放火柴的竹篮则已经堆满了硬币”。类似的还有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经典的文学作品。
因此,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我们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人进入真实的生活、接触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融入人的生命本身,以独立的自我意识代替专制的公共意识。韩军老师也曾说过:压抑和束缚了孩子们的天然的感觉、想象,荒芜了孩子们的纯真的情感。僵死乃至戕害了孩子们烂漫的精神生命。经典作品之所以不过时,之所以常读常新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参考文献
[1]隗彦国.浅析阅读教学中失语现象的成因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
[2]蒋雨川.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
[3]董秀芳.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