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初级中学 顾逢兵
捕捉课堂生成,再现课堂精彩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初级中学 顾逢兵
课堂生成,是激活课堂的催化剂,在关键时刻要用好这一催花剂,让它把课堂推向高潮.因此面对课堂生成,教师要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那样,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的时间,让智慧“喷薄而出”,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不会出错的课堂不是精彩的课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历新知识结构与旧知识系统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即使深入研究学生和精心研究教材,充分做好课前预设,也会有许多问题是课堂上难以预料的.因此学生的错误也是课堂上最好的资源,这些资源是课堂的催化剂,教师要做到能“慧眼识真金”,将其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挖掘错误中的“闪光点”.
生1:原式=3(x-1)-3(x+1)=3x-3-3x-3=-6.
生2:错了,应该通分,而不是去分母.
师:为什么不能去分母?
生3:因为原式不是方程.要用去分母法来解,必须是等式才行.
师:可是这不是等式,应该怎么办呢?
生4:设这个代数式的值等于A.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了这一错误,让学生明晰了错误的根源,巧设了A,将错误不断修正,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这样的教学彰显了教育的真谛.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是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而思维是靠老师的这种启迪,把学生的错误当成珍贵资源,“变废为宝”,经过二次开发和利用,提炼出了“知识黄金”.部分教师不立足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凌驾于课堂之上,遇到学生的错误,早就一盆冷水泼下,本来这样很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变得分文不值,学生的自信心遭到了挫败,只好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没有时间去想、去悟、去探究,使得思维的脚步迈向穷途末路.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并适时引导,架起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让和谐的思维疑惑,演绎出精采的课堂,优化出更好的解题思路.
师:请做出答案的同学谈谈求解思路.
生1:我是由x2-2x-1=0解得x=1±再代入得费了很大劲儿,我才算出来,解这道题用去了10多分钟.
师:那你这就“隐性失分”了,难怪后面还有大题没来得及做!还有不同的思考吗?
师:大家帮忙想想,还有继续前进的路子吗?
(众人感到舒了一口气)
师:不错!谁还有别的求解思路吗?
很多学生包括笔者在内,都在这道题的思路讲述、优化过程中获益匪浅,应该说,其意义远远超出讲评试卷的一道题的本身.在整个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依托,让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升,在探究中进步,利用生2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别的学生站在他的起点上继续起航,生3帮他达到了胜利的彼岸.这种接力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碰到问题,敢于去分析,试着去解决,这种能力的提升,是不能简单用分数来衡量的.通过这样的展示交流,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而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每人就有两个思想.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尽力让学生展示各种方法,相互学习、借鉴,这样容易迸出智慧的火花,结出累累硕果,并且学生会从各种方法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动态的课堂生成是基于师生互动的创造,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问题认识的不同,出现的分岐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利用课堂教学生成的“分岐”资源,引导学生对比、质疑、反思,在争论中“释疑”,在探讨、研究、验证、反思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促进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目标服务,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例3解方程组:
师:好!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生2:由①得2x=1+3y④.把④代入②,得2(1+3y)+5y=9,解得y=
生3:由①得2x=1+3y⑤.把⑤代入②,得1+3y+5y=9,解得y=1,于是x=2,y=1.
师:大家看看他们的解法,有何发现?
生4:生2的解法是错误的.
生5:生3将2x=1+3y整体代入,解法显得简便.
师:同学们能够认真分析,积极思考,发现了新的解法——整体代入.
(这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
生6:只要把②式简单变形,就可以代入了.把②式变形成(2x-3y)+8y=9,代入后就是1+8y=9,直接求出y=1.
代入的目的是消元,选用一般的“通法、通解”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这一道题中具体的方程组来说,由于其系数的特殊性,有些同学不满足于常规解法,通过仔细观察、智慧地思考,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整体代入,实现了快速消元.因此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先观察系数的特点,灵活选择消元法,使求解方程组事半功倍.
有这样一句话,理越辨越明,道越论越清.没有“分岐”资源的出现,就没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就没有对知识的深层认识,也就没有对所遇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课堂上要学会仔细倾听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唇枪舌战,让我们耐心寻味他们的珠玑之语,让我们从字里行间采撷到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教师再把这些资源梳理,做好知识的“嫁接”.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课堂生成.生成教学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好声音”.不论学生的回答是对是错,都需要老师对生成资源去机智地斟酌,去认真地筛选,不要因为学生的回答超出了你的预设范围而置之不理.只有用好课堂生成,让学生接收知识形成的“洗礼”,拉长教学的生成过程,慢等“花开”,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让课堂发出“奇异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