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5-12 18:26舒凯
科教导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遇与挑战小学德育中国梦

舒凯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是我国历来都高度重视的重要模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新时期赋予了德育更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因此,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不仅是落实教育任务立德树人的基本前提,也是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小学德育 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36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U Kai

(School of Economics, Politics & Law,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The party's 18 report clearly stated: to strengthen social moralit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family values, personal and mor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promote a new era of style; build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promo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n important module in every age are highly valued, especially since the new era eighteen gives more historical mission of moral and social values. So,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ew era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o implement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Lide tree people the basic premise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China Dream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primary moral education; China Dream;socialist core valu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1 高瞻远瞩,把握小学德育的历史机遇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和时代内涵。这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德育工作,既要注重细节和过程,潜移默化,又要看清形势和领会精神,因势利导,真正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期。

1.1 领会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凸显学校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

德育工作受到了国家和我党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并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将“立德树人”写入了工作报告。这一创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彰显了在国家人才培养中,学校德育工作所体现的重要意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需要下一代人执着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更需要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懈奋斗。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正迎来了历史变革的曙光,也面临着复杂形势下的新挑战,这要求我们德育人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实现“中国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来。

1.2 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契机,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既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有效德育的基本前提之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在本质上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有效德育的两个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了新时期德育的时代性和前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根基。只有将与时俱进的现代精神与传统德育瑰宝兼容并蓄,才更具备针对性和实践性。

2 防微杜渐,正视小学德育工作挑战

新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都经历着颠覆性的改变。

2.1 道德信仰的缺失,导致道德情感漠视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人们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但由于不同文化模式的相互碰撞和对立,使得人们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吸收了其中许多的糟粕,形成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失去了道德信仰的支撑。另一方面,工具理性依然操纵着人的一切,人自身沦落为没有思想、被奴役的工具。自从被工具理性所随意支配和摆布,人也失去了各种精神追求。现如今,人们更是奉行功利主义——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获取物质财富也变成了“工具人”的猎取目标。“人”之不存,“德”之焉附?随着独立自主的人格渐被磨灭,德育也正失去了它的存在之身。审思当下的学校德育,“目标主观化,课程知识化,方式简单化,效果低效化”已成为当今德育发展之诟病,钳制着有效德育的健康发展。本该是启迪心灵、引人向善的德育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德育理想与现实实然相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实生活中,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好逸恶劳;对弱者缺乏同情,甚至是漠视他人生命;害怕吃亏,拒绝奉献……种种道德感与道德行为的缺失,使得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也渐渐沦为了市场经济的“囚徒”、物欲的“奴隶”。endprint

2.2 西方意识形态文化渗透,小学生道德认知嬗变

在全球一体化的新时期,西方国家主要通过文化传播,将西方的意识形态渗入中国,在思想意识层面控制中国,而小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暴力血腥的动画片、网络游戏大量出现;忽视团队合作,大力“倡导”的西方个人主义、英雄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极致优化“西方世界”的美好,而丑化还在谋求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等等行径,不胜枚举。值得警示的是,这种片面、肤浅、功利化的道德认知模式是极其危险的。这要求我们小学德育更要把好道德关、引好品行路。

2.3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不足,“德育为先”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由知识德育观向生活德育观转化不理想,小学德育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提高对教育对象差异性与教学内容形象性的重视。

一是“重智轻德”使得德育课堂教学空壳化、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化;二是知识德育观把道德当作知识来看待,对道德加以知识化、理论化、绝对化,在知识道德观的逻辑中,道德不是来源于生活,道德的学习不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然而,道德是不可能脱离生活孤立存在的,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就不存在道德;没有个体“真实体验”的道德是空洞的,苍白的,学生只是僵化记忆了道德的知识,并没有深化认识,更没有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三是小学德育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例如以德育队伍的工作待遇落实不平衡为主的激励机制尚未健全,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尚未健全,以“生活实践为其导向,注重儿童主体性、生活性”的评估机制尚未健全;四是小学德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教学形象性,导致德育工作方法千篇一律,效果也不明显。

3 有的放矢,探索小学德育工作新出路

3.1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感

“中国梦”很远,因为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中国梦”又很近,因为“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我们要将“中国梦”的主题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同命运,共呼吸的。每个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同祖国的繁荣昌盛主动联系起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品德和道德情操。

3.2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尚道德行为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先哲们将灿烂的五千年文明留给我们,我们要继承发扬,将经典遍传四方,将精粹延及后代。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小学生争当“经典诵读小达人”、抢做“名人故事我分享”、乐学“传统礼仪知多少”;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变为实际行动,通过“敬礼问好”、“文明出行”、“礼让他人”、“合作互助”、“真诚待人”、“人际和谐”、“推崇仁爱”、“敢于担当”等方式培育和践行高尚的道德行为。总之,在分享中遵守礼仪,在实践中提升品质。

3.3 构建具体可行的价值观培育目标

细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并使之可操作化,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环节实践中得以高效实行。一方面,整合多学科知识,从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构建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特点的分层框架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备科学细化和可操作化。同时,学校和家庭均在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必须以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为基准,选择合理层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真正做到不同的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3.4 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只通过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及品德与社会课两门课,也不能只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和降旗仪式讲话。而是要抓好课堂主渠道和学科间的渗透,做好学校教学德育渗透和学校课间德育行为渗透。具体说来,即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教育、是非曲直的道德行为教育等,例如在笔者编制的校本课程《轨道交通》第一课中,通过展示“便利的武汉轨道交通”,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第二课中,通过“我要去(北京/上海……)”欣赏魅力中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三课中,通过“大美武汉”,领悟到武汉的城市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的真谛。第四课中,通过“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了解文明出行公约,做文明出行小学生等等。每一堂综合实践课都将德育工作置于重要地位。同时,还可以通过“大家来找茬”、“我遵守我光荣”、“争当文明小卫士”、“我奉献我快乐”等主题活动,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此外,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关系等都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德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正视小学德育工作挑战、探索小学德育工作新出路是我们德育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在。“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我们德育人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开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不断探索,求新求变求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遇与挑战小学德育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