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5-05-12 18:10何久明
甘肃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网络成瘾中职生应对策略

何久明

【关键词】 中职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7—0026—0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中职生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乐趣的同时,也正在遭受着互联网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危害,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分析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形成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闭锁性矛盾下的交友心理作用。交往是个体社会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阶段是个体交往需要非常强烈的时期。正如心理学家科恩指出:“中职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最重要的发展是对友伴的亲密程度的增强,友伴交往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也同时有了飞跃性的增长。”但同时,中职生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内心世界不愿轻易向他人袒露,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除非找到“知心朋友”,否则,他们宁愿“痛苦”也不愿敞开心扉。而网络中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在线游戏等手段进行交往,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身份、年龄甚至性别等特征,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既满足了他们因心理闭锁而产生的“烦恼”的宣泄,又满足了其交友的心理需要,有的甚至对网友情有独钟。

2. 求知欲、探究精神与认识水平矛盾影响下的探究心理作用。中职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较之小学生有了明显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加之互联网上信息无所不包(如体育新闻、娱乐动向、学习信息等)。同时由于中职生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如果他们不能分清这些信息的实质,不加选择、处理和筛选就冒然接受,很容易走入误区。

3. 情绪两极性矛盾影响下的情绪表现心理作用。中职生随着自我意识、独立性与自尊心的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较为敏感,情绪体验极具两极性而不稳定,可是他们已不再像小学生、幼儿那样事无巨细地将情绪体验加以表现,他们往往为了表现得更为“深沉”而将更多的兴奋和愤怒隐藏于内心深处,而在网络上他们可以通过尽情分享快乐、毫无顾忌地宣泄悲愤,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

4. 理想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无奈和玩乐心理作用。从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生理成熟提前而心智成熟滞后,虽然有较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处在人生发展最脆弱和最危险的时期。在紧张而单调的学校环境中,学习上的挫折、生活中的难处、情感上的迷茫无处倾诉。开放而缺乏监管的网络世界,可以让他们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烦恼,吐露内心的苦闷,排解紧张的心情。

二、应对策略

1. 加强思想教育,明确上网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矫治学生迷恋网络的行为时,强行禁止,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应该变“堵”为“疏”,顺势而为,积极面对,正面引导,以情感之,以理服之,才能事半功倍。比如,采取主题班会、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自我约束,适度上网;明确上网目的,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网站,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健康上网。

2. 加强家校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关怀。教师、父母、家庭的关怀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中职生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父母更要及时向班主任了解孩子的近况,要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要不断地对这些孩子进行安抚,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并沿着这一方向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社会。学校、家长要有防范意识,要制约学生的网上操作时间,尤其是对夜间上网时间的严格控制,要针对学生的行为纪律,出台一些政策、制度并严格执行。

3.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政府要加强对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明确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中职生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同时,还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各种网络法规,为网络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法制环境,加强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和监控。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网络成瘾中职生应对策略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