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陈滔娜
摘 要
张伯苓的德育思想体系和实践在我国近现代德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德育思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爱国教育、人格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多方面,其德育实践方法更是独树一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深入分析张伯苓的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张伯苓 德育思想 现实意义
张伯苓是近代著名的大教育家,毕生主张“教育救国”,重视教育对人的熏陶和培养,倡导用道德教育的力量,去摆脱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此外,他还致力于研究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形成规律,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强调“教育范围,绝不可仅限于书本教育、知识教育,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1],“德育为万事之本”[2]。可以看出,张伯苓的德育思想在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值得探索及借鉴。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现代能力”的人才
张伯苓开创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其发掘了造成当时国力衰弱的五大垢病:愚、弱、贫、散、私。他深刻地感觉到国家缺少奋发向上的有志人才,因此他提倡教育救国,用教育矫正这五种垢病,并培养爱国救国的人才。正是基于这种爱国救国、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张伯苓在创校时就提出“允公允能”,着力“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张伯苓之所以看重“公”,是因为在他眼中,自私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劣根性,国人私心太重,没有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自私还会破坏一切,使人泯灭良心,抛弃人格。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教会国人具有“为公”的精神,学会团结合作,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张伯苓迫切改造国民性的需求中,可以看出他主张的道德教育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3]。既要使学生具有为公弃私、爱国爱群的精神,又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能力、实用知识,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大多在忧患中成长,爱国是他们教育思想中的共有特征。张伯苓也毫无例外地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核心地位,把爱国看作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2]张伯苓总结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有关爱国教育的见解。首先,他强调爱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爱国教育是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体的基础。他提出用爱国心来维系中华人民的团结一致,是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爱国心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出了具体的价值标准,而且对提升新一代青年的道德水平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他强调应该摒弃狭隘的爱国主义,对于不同的爱国行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伯苓认为美国人无论事情的善恶,只要是自己国家的都去爱的行为是错误的,教育人们既要爱国,也应有判断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改造国家。最后,他强调爱国不能“独善其身”,要广泛地动员其他力量,要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爱国力量,并与爱国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张伯苓认为真正的爱国者要像火把一样,燃烧了自己后还要去燃烧他人,用自己的爱国精神感染他人,扩大团结的范围。有了爱国精神后,还要与个人的爱国能力结合起来,因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4],爱国不能只是一句空口号,更不能只是一时的激情,有了爱国之心,还要借助爱国之力,才能真正去救国于危难中。
2.重视人格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张伯苓认为,在这个时期,智育虽然重要,但熏陶人格才是根本。人格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早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至于人格教育的内容,张伯苓着重强调了立志、敦品、勤勉、虚心、诚意这五个方面。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张伯苓注重感化,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对他们因势利导。
在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上,张伯苓重视节俭教育,他深知南开的学生众多,纨绔子弟自然不少,如果任他们挥霍无度,骄奢成性,必然会腐蚀其道德品质。因此,张伯苓在制定校规时,规定“衣履服饰不得奢华,如华丽履服及金戒指等均须摘除”[5],并实行学生开支记账制度,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给家里写信一次,向家长汇报在校开支情况,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监督学生养成节俭的习惯。张伯苓同样重视青春期教育,包含性知识、恋爱婚姻、同龄人交友等。他认为对于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是不能回避的,不能闭口不言,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张伯苓在全校开设生理卫生课,请医学专家及海军卫校的教师来讲解,并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从人格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可以看出张伯苓的道德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均衡发展,注重个体与群体的协调,是对封建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时代意义。
3.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张伯苓德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张伯苓吸取了先进的国外教育,但是他还是非常重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S去教育学生。他折服于孔子“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信仰基督耶稣的博爱观念,因此他常把《论语》和《圣经》带在身边。他对传统美德教育有着深刻的见解,但并没有盲目地崇拜传统道德,对陈旧迂腐的道德观念是加以摒弃的。他经常根据不同的环境、社会现象,对《论语》、《大学》、《中庸》等书中的语句进行新的诠释去教育学生,因此,张伯苓是把传统美德加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把它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独立的道德观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适应新时代的道德准则。正如他在演讲时所说:“今因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当另立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1]
三、道德教育的践行方法
1.创立修身班、开设修身课
修身课是张伯苓在主持南开学校时的独创,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方法。每到周三,张伯苓把全校师生召集到礼堂,亲自为他们演讲修身,他的演讲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大事、亲身经历和海阔天空式的漫谈,从演讲中教会学生各种做人处世之理。在修身班上,张伯苓还经常运用形象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下,主动了解并接受道德教育。为了让学生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在课堂上把一个学生叫上讲台,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他又拿出一把筷子让学生折,学生无论费多大力气也折不断。在这种形象生动的演示中,同学们便深刻地理解了“分则易折,合则难催”的道理。
2.采用“学行合一”的方法
张伯苓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不仅“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现在社会变迁很大,而多流于偏废,只重物质,不重道德,尽管“学富五车”,而行为可以丝毫不顾[4]。所谓“行”便是“行做人之道”,即使行不比学更重要,也应“学行并重”,只有“学行并重”才能避免畸形发展。教师除了传播知识,还要以身作则,用精神感动广大学生。号召教师要从谈吐、衣着、外表、人品等各个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必须要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张伯苓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去感染学生,其“语甚殷切,几如剖肝以示;其言极其痛深,其感人至矣”[5]。他认为对学生进行人格感化,比在课堂讲述数以万计的大道理都要有效。
3.注重校风文明建设,为道德教育创建良好环境
校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最全面的体现,具有强有力的心理制约功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意识,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人格塑造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张伯苓极为看重校风建设,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让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必须把他们置身于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中。因此,张伯苓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大力发展校园文明教育活动,积极推行体育活动,如进行爱国演讲,创办话剧社,举办体育比赛等,让学生们沉浸于一种严肃活泼、团结合作的校园氛围中,从而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张伯苓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启示
1.坚持“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张伯苓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是一种对个体意识的重新塑造。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最大的顽疾就是“私”,因此他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张伯苓“以德育为万事之本”的思想,针对当今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共十八大首次明确把“以德树人”确立为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再次证明了德育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当今国内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统领着各种意识形态,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但是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德育工作却经常遭遇尴尬,雷声大,雨点小,各种形式性的口号层出不穷。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要想真正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就要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基本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我国正处在巨大的变革转型时期,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正面临着道德观念重塑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不受重视或是德育工作实效性不足,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张伯苓的“以德育为万事之本”,对于当今提高全民族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2.坚持爱国教育始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张伯苓亲身经历过甲午战争惨败之痛,加之当时的南开学校与日军营相邻,导致南开的师生每天都要极力忍耐日军的骚扰,因此他的爱国教育思想比一般的教育家更为鲜明强烈。他利用各种方式,随时随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修身班进行演讲、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查、利用纪念节日开展爱国活动、编写具有爱国内容的话剧、出版爱国教材等等,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张伯苓始终坚持把爱国教育置于德育的首位。纵观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对师生的爱国教育形式大于实践。从国内环境看,虽然中国早已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取得了傲人成绩,人民安居乐业,但要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放松爱国教育。从国际形势看,中国与国际密切接轨,使西方很多观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西方一些扭曲中国的信息,不少青少年会产生困惑,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更要加强爱国教育,让青少年能够深刻了解祖国的沧桑过往,正确认识国情,不断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去拼搏。
3.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行合一”,突出德育的实践性
张伯苓主张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还要“教学生行”,即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十全十美,但在行为道德上有一丝一毫的不注意,也不能被称作是一个“完人”。无论是在课堂上、校园活动里、社会实践中,张伯苓都积极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去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经验。张伯苓这一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完全性格”和“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而现代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这种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方式往往使德育脱离了实际生活,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联系,造成了学生知行不一、面对现实的道德问题难以适应。德育过程是被教育者与教育者在情感、认知、思想等方面主动交流、亲密互动的过程,依靠被动地灌输道德知识,没有被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很难让被教育者感同身受。张伯苓“学行合一”的德育方式启发了现代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德育课程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而且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进行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形成“课堂传授—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只有重视实践的作用,才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现代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文俊,杨珣,郑致光,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2] 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宗建,魏强.张伯苓德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4] 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张欣(1988-),女,安徽蚌埠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陈滔娜(1971-),女,江苏南京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