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传统的教育体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经济的发展。一些畸形的社会价值观正在逐步破坏着教育秩序。如果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教育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教育权力对教育秩序的维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教育权力 教育秩序 维护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育秩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育关系,教育秩序出现了缺失,出现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为了防止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教育秩序进行维护,规范教育活动,使得教育资源得以优化。
一、教育权力对教育秩序进行维护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教育秩序维护手段主要分为法律、道德、习俗和制度四类。从法律层面来说,法律制度主要是用来保护教育秩序,是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教育秩序。从道德层面来说,教育秩序是依靠内在的道德情感来实现的,由于不同的道德主体,道德观也不同,无法保证道德认知都是相近的。我国社会目前正值转型期,各种新的教育关系在不断出现,但是与之对应的道德情感却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并不是维护教育秩序的首选[1]。从习俗的层面来说,习俗在教育秩序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小的。由于人们对这四种主流的教育秩序维护方法过于关注,忽略了教育权力这一维护手段,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在主张自我的今天,教育权力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是需要对其进行限制的,认为教育权力指的就是强迫和压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过分强调自由、限制权力,导致教育权力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上,教育权力非但不会对自由造成损害,而且还可以更进一步完善教育秩序。
教育权力可以利用其强制性的特点,规范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可以在更加合理的范围中得到运行。及时制止超出范围以外的教育活动,避免了混乱的发生,维持了教育的公正性。此外,教育权力还具有非强制性的成分,可以利用制造舆论的方法,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使人们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遵守规范和准则。因此,从教育权力的角度来对教育秩序进行维护是很有必要的。
二、教育秩序的基本特征
1.调控性和规范性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调控性和规范性是教育秩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一种调控手段,教育秩序是为了发展教育,而教育想要发展,首先要保证教育秩序的和谐。由于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领域中团体、组织和部门的责任不同,制度和规则也有比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制度和规则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此时就需要教育秩序来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对教育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保证教育资源以及教育主体的权力可以从一个合法的途径获取[2]。通过利用教育秩序对教育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建立具有权威性和普适性的教学体系,使得教育资源可以合理地配置,使各个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得以正常有序地沟通,使教育合作成为可能。
2.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说,教育秩序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其中可预见性指的是行动者除了监控自己的行为外,还希望其他人也可以像自己一样监控自己的行为。通过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这种行为方式,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与此同时,也可以预见别人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不仅使教育过程变得简单,而且这种可预期的系统也限定了时间和空间,使得教育行为成为了一种可以理解的行为,防止无序状态下所造成的混乱。教育秩序除了具有可预见性的特征外,也是非常稳定的。毫无疑问,只有长期进行教育活动,才可以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因此,教育活动要有良好的稳定性。总的来说,教育秩序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是互为依赖的,稳定性不但是可预见性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
三、教育权力对教育秩序的维护
1.维护教育的正义性
教育的正义性和教育秩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特征。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遵从教育的正义性,才可以保证教育秩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美德,正义会教给人们如何行动是正确的,只有具有正义的内涵,才可以保证社会有序地发展下去,人们才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活动。教育正义不仅仅对教育主体正确的行动进行明确,而且也对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进行了明确,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站在正义的角度来说,可以将教育正义分成校正正义和分配正义,其中校正正义指的是补偿和恢复被侵害的权利,每一个受害者都可以得到侵害者的补偿。分配正义指的是分配教育活动中涉及的资源、权利。教育正义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个教育活动中的人,要体现出平等原则、应得原则和需要原则[3]。其中平等原则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体可以确定其受到的教育约束和其他人是一样的;应得原则指的是在教育活动中,确定不同教育主体应该得到的利益;而需要原则指的是教育活动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通过这三个原则可以确定出教育正义的具体环境,然后在教育活动中,按照以上原则开展教育,进而实现教育正义的基本意义。虽然人们不需要严格按照社会正义的方式做事,但是需要了解社会正义的具体限制。
作为一种国家权力,教育权力拥有的资源量比较庞大。所以,教育权力可以起到调节分配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分配的正义性。国家作为教育的分配单位,其实践和政策形成了教育正义。如果国家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教育权力,那么教育正义就很难实现。所以,需要将教育权力应用到教育权利中。国家通过使用教育权力来调整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利用舆论引导教育资源合理的流动,确保教育的公正性。而教育权力的强制性力量,可以使国家利用教育权力,对活动中错误的教育行为进行制裁。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制裁分成恢复性制裁和压制性制裁。其中恢复性制裁是教育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制裁方式,主要是让之前混乱的关系变得正常;压制性制裁指的是剥夺人的自由、生命、名誉和财产。作为维护教育工程的主要力量,教育权力有效地保证了教育工程的可行性,对教育秩序进行了维护。
2.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
一直以来,公平都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公平通过原则和规范的形式对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进行了规定。将教育活动中的义务和责任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教育秩序得到了更好的维护,所以说,“教育秩序”的标准就是“教育公平”。站在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公平指的是对教育中的义务和权力进行平等地分配,并向所有人平等地发放教育机会。
一般情况下,教育公平主要包含教育制度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政策适当倾斜等。其中教育制度平等,指的是在制定教育方针时,平等对待每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在教育司法、教育立法和教育执行的过程中,将公平作为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平等是公平教育的基础,一是要求受教育机会平等和入学机会平等,二是要求过程机会平等,三是要求教育结果公平,指的是受教育者的教学质量和学业成就相互平等。教育政策适当倾斜并不是指的失去公平,而是重视区域的均衡发展[4]。在经济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下,不少的教育地区出现了教育不均衡的情况,为了达到公平教育的目的,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倾斜,进而改善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同时,也只有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机会平等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补偿性和差别性的倾斜,才可以真正地体现出公平教育这一原则。
要想实现教育公平,离不开教育权力的参与,只有从地方政府部门入手,利用教育权力,才可以在制定政策时使教育资源向不发达地区进行倾斜,进而保证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另外,作为公平教育的基础,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国家权力中心发挥着主要作用,只有对教育权力进行充分地运用,才可以在配置资源时,向教育落后的地区给予一定补偿和支援。
3.有利于教育体制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社会认知观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秩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育秩序之所以可以对以往的教育活动起到规范作用,可以促进教育活动更好地发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教育秩序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在时间的不断流逝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育秩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无法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秩序。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重点是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设置合理的教育机构,对教育机构之间的权限关系和隶属关系进行划分。教育体制不仅对各种教育机构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了划分,而且还对机构之间的程序和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监督机制的顺利实施。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需要注意外部环境,要从体制上开展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发展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教育领域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投资体制的改革、办学体制的改革、就业和招生体制的改革、行政体制的改革。在实行教育改革时,国家的统一调控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只有充分发挥教育权力的作用,才可以将各个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联系起来,保证整个教育领域可以得到发展。也只有权力部门介入,才可以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从而更加协调地发展。此外,教育权力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发挥着“拨乱反正”的作用。在改革时,由于每一个教育集体都有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纠纷,为了防止因纠纷影响改革,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权力的影响力和强制力,对各个教育机构进行协调。同时,教育权力也发挥着打击违法行为的作用。在实现教育改革的同时,对教育改革立场进行进一步推进。对改革的方法、路径进行改革。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顺利地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才可以确保教育秩序改革的合理性,适应新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使教育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所以,在教育秩序的维护过程中,教育权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教育权力的规范性和协调性,才可以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4.教育权力对教育秩序的维护
教育失序指的是用来达到教育秩序的手段丧失了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教育活动实现个人利益,会任意干涉他人,出现各种教育弊病。一般来说,教育失序主要是因为新的教育价值观未被普遍认同或者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模式被否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因为维护教育秩序的手段出现了缺失,为了避免出现教育失序的情况,就须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虽然传统习俗和道德因素可以对教育秩序起到一定的维护作用,但是,在贪婪的人性面前,却显得非常薄弱。所以,要在传统习俗和道德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教育权力维护教育秩序,通过使用榜样和鼓励的措施,来使教育秩序更加地稳定。在出现教育失序的情况后,教育权力要及时进行禁止,纠正教育失序[5]。在失序初期,要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失序情况进一步扩大。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权力虽然可以控制教育失序的情况,但是在行使教育权力时,不能背离道德规范,要在道德范畴中干预公民教育。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育工作中,教育秩序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执行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维护教育秩序的过程中,维护机制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不仅包含了工具性手段,也包含了价值性手段,在教育活动中,所有的道德意识和传统意识,都是维护教育秩序的重要措施。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下,构建的教育秩序也会日益凸显,即便如此,在维护教育秩序时,除了常见的法律、制度、道德的介入外,还需要充分运用教育权力,通过对这一权力进行利用,不仅可以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约束,而且可以对出现的突发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作为教育秩序的维护机制,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利用教育权力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对教育权力进行规范,才可以起到真正的维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生銨.论教育权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2] 李江源.教育传统与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3] 李江源.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制度推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4] 李江源.教育失序问题的文化救治(上)[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5] 刘世清.论公共教育权力腐败的伦理分析及其治理[J].教育学报,2010(3).
[作者:缪锌(1979-),男,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