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霞 赵敬
摘要:当今,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阵地,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手段。潍坊市风筝文化建设在城市品牌软实力建设方面起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府和各阶层人士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搜集、梳理、分析有关潍坊风筝文化及潍坊城市品牌建设研究文献,发现了现有研究的特点,指出了其共性和不足,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潍坊风筝文化建设,提高潍坊城市形象,宣传潍坊城市品牌,增强潍坊文化软实力,从而提高潍坊城市综合实力。
关键词:潍坊风筝;文化软实力;城市品牌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03802
1潍坊风筝文化对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的艰辛中抬起头来,在逐步增强经济、军事、资源、科技等硬实力的同时,也认识到政治、文化、国民素质等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重要地位。1993年,当时身为学者的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王沪宁(1993,04)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首次指出“文化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背景,而且是一种权力,或者一种实力,可以影响它国的行为”。文化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原创性、独特性、持久性,更能引起注意力,产生凝聚力、辐射力、创新力。文化软实力不仅体现于各国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城市之间,城市的品牌与声望其实就是一种软实力,往往使城市行为事半功倍,超乎人们想象。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能够让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胫而走,闻名遐迩。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形象,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是其综合竞争实力的象征和标志。人们对一个城市心理与情感上的认同与向往,主要来自这个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接受、认可、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城市潜在的软实力就越强。
山东潍坊又称鸢都,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潍坊政府一直致力于利用风筝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扩大城市影响力。1984年,在继续挖掘濰坊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并把国际风筝文化节的主旨思路定为: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文化与经济并重发展。至今,国际风筝文化节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潍坊借国际风筝节向世界展示了潍坊的风筝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哲学思想、市民精神风貌。同时,潍坊市在各个方面把风筝文化之都全方位塑造起来,风筝广场、风筝博物馆、电视台城市标识、路巷街头墙面文化、宣传画,建筑物,广场灯施、火车站、汽车站点等公共设施、公共场合的风筝造型,制作工序以及对潍坊风筝产业及各种有风筝符号的产品的大力开发等,让人时时处处感受到潍坊风筝文化的氛围。三十多年的努力,潍坊对内提炼传统文化,提升城市面貌、市民素质和文化底蕴,对外宣传潍坊,开放潍坊,树立潍坊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增强其国内、国际知名度。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让人们欢欣鼓舞,倍感欣悦,但同时也让人们对城市的未来产生更多的疑问与担心。潍坊风筝文化如何继续充分发挥其软实力的作用,如何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保持城市品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2潍坊风筝文化对城市品牌建设影响的研究局限性
潍坊风筝文化是每一个身居潍坊的市民的骄傲,每一个潍坊人都希望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每当向人提起自己来自潍坊时,对方都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知道潍坊这个城市在哪里,最能代表潍坊这个城市最具个性化的品牌是什么。作为多年在潍坊高校工作的教师,接受无处不在的潍坊风筝文化的熏陶和濡染,多次筹划、参加国际风筝会的服务工作,随着对潍坊风筝文化的逐步了解,越来越强的责任心驱使风筝文化研究人员进一步全面、系统、深入、科学地研究潍坊风筝文化及潍坊城市品牌建设;通过浏览网页,查阅图书馆图示、杂志,结合初步的实地考察与观察和访谈,确定研究思路,对现有的科研文献进行了搜集、分类、梳理与研究分析发现,潍坊风筝文化及潍坊城市品牌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的积极推进作用: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俗文化园的建成开放,都在挖掘、整理、传播潍坊风筝文化,使其文献资料非常详实。在早期,潍坊市政府就组织力量编写了《潍坊风筝》、《风筝与潍坊国际风筝会》、《乡土瑰宝》、《风筝的学问》等多部专著,对潍坊风筝文化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
(2)社会各界学者对风筝文化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以“潍坊风筝”为关键词搜集到的文献资料,2000—2014年的期刊可以找到719篇有关论文,把潍坊城市品牌定位为潍坊风筝文化,或者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仅仅20余篇。通过仔细研读发现:①从事研究人员多为高校教师,且多为艺术专业的教师;②研究方向集中在风筝的历史传承和艺术价值;③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确凿的数据支撑较少;④少数研究涉及到潍坊风筝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空泛,可操作性强的提议很少;⑤对潍坊风筝文化回顾和现状研究较多,对未来如何进一步利用风筝文化促进潍坊城市品牌建设的设计蓝图少;⑥对于风筝文化的研究重复较多,创新研究少,对利用潍坊风筝文化提高潍坊市城市品牌建设的实证性研究更少。
以较有代表性的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的丁媛媛、秦岁明(2007,01)的研究为例,该研究通过对潍坊风筝在题材、造型、扎工以及绘画等方面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其独有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发掘潍坊风筝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该研究的目的是拓展当地的民间艺术文脉。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梁晨(2013.05)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例,从风筝的起源、实用性、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阐述并分析了潍坊风筝的艺术特色。中央民族大学的刘超、王帅旗、贺玉婷、唐嘉清、闫淑英(2013.05)的研究指出,潍坊风筝作为一项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其产业开发既是经济事业,更是文化事业,风筝产业的发展应该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延伸文化产业链,创建文化品牌。付雯雯(2009.04)更深一步的的研究,从风筝本身和风筝文化传播两个角度分析了把风筝定为潍坊城市品牌定位的合理性。她认为潍坊借风筝起飞,城市品牌迅速提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风筝会在潍坊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潍坊经济的发展,而且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王美婷(2013,08)的研究不仅把潍坊风筝文化建设和潍坊城市品牌建设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具体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借助潍坊风筝文化的传播充分宣传潍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好地向国内外展示潍坊的城市形象,充分地推广城市品牌。但是这样的研究数量不多,方向也较单一,而且为主观的思辨研究,缺乏实证的支持。这些研究文献表明,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潍坊市城市品牌应该以特定的潍坊风筝文化为灵魂,这是在多年潍坊市风筝文化建设基础上的理论研究的进步,也是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些理论依然主要建立理论推理基础之上,是研究者们的观察、推理和思考。如何借潍坊风筝文化更好地服务潍坊城市品牌建设,具体的、全方位的、能够用实证数据说明的论证文献中很少提到,让人觉得空泛,难以找到可靠的、令人信服的、可行性较强的抓手。
3潍坊风筝文化对城市品牌建设研究的构想与建议
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与访谈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潍坊风筝文化研究方向进行调整以及向关注此研究领域的人员提出一些建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潍坊市政府是如何运作潍坊风筝文化建设的?其决策是否合理?如何得到社会和民众的持续支持?其长远目标和近期收益如何进行有效衔接,产生预期的效果?政府采用什么政策、措施达到利用风筝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牌的目的,这些手段是否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市政府的决策决定着这个城市的竞争力,决策的可接受程度和被理解程度影响着市民的士气,城市市民的士气即市民对政府决策的忠诚和对政策的支持程度和市民精神构成城市实力的基础。
(1)在初步的访谈和考察中不少市民质疑:潍坊市政府及地方各组织、团体和人民投入很大,那么现实收益如何呢?有人甚至质疑有没有必要再继续加大对风筝文化建设投入?潍坊有没有必要继续举办国际风筝文化节?这个问题影响着潍坊人民对风筝文化建设的信心、决心、动力和执行力。为此,建议未来的研究用数据和事实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让市民心里清楚应该如何为自己的城市品牌建设出力。①到政府的有关部门进行数据采集,整理、统计数字化的投入与收益;②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到潍坊市政府相关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及市民进行实地调查与观察,明晰潍坊风筝文化建设所带来的隐性的收益,特别是潍坊风筝文化建设对潍坊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③走出潍坊,利用調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获取有关潍坊风筝文化建设对潍坊城市品牌建设在全国各地影响的数据;④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资源,运用现有的国际友人资源,走出国门,掌握潍坊风筝文化建设对潍坊城市品牌建设在国际上的影响。
(2)在掌握潍坊风筝文化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的理论文献及实地考察基础上,继续以理论研究为导向,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以城市文化建设品牌的短期收益和长期规划相适应,采取步步为营、时时进步的策略方针,广泛征集社会各阶层的民意及智慧,集思广益,结合国内外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利用潍坊风筝文化建设以提高城市品牌建设,提高城市软实力。希望能为潍坊的城市品牌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也希望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2]付雯雯.试论“世界风筝都”潍坊城市品牌的定位[J].经济师,2009,(4).
[3]王美婷.新媒体环境下潍坊市城市品牌建设研究[J].中国商贸,2013,08(24).
[4]丁媛媛,秦岁明.民间艺术的瑰宝——潍坊风筝[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1).
[5]梁晨.浅谈潍坊风筝的艺术特色[J].艺术科技,2013,(5).
[6]刘超,王帅旗,贺玉婷等.潍坊风筝产业链研究[J].才智,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