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5-05-11 15:34高考年旻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新型城镇化中国梦

高考 年旻

摘要: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价值体现着现代的“人本主义”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旨归,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的启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能否能有效实施;指出了城镇化过程中市民化的速度和规模;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中产业结构调整三个难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人本主义;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04301

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价值观为“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尽管“新型城镇化”战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旨归,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我们要清醒认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战略难题。

1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启示

从考察英国“圈地运动”、美国南北战争、日本二战以后开始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发现,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实现社会流动的过程,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国家积极引导城镇化,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完备的劳动争议解决法律体系以及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措施,赋予他们新身份相应的权益及能力,保障转移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他们社会流动,增加了国家的活力,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充分借鉴。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我们与他们的差异:

第一,英、美、日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同步,我们城镇化已经滞后于工业化,目前面临的是产业结构升级。这意味着,他们的农村劳动力经过基本技能培训就可以成为产业工人,被城市接纳,实现社会流动;而我们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转型后的产业工人不是简单培训就能达到要求的,这意味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转型后的产业中就业,只能在城镇的非正式部门就业,无法促进其社会流动。

第二,英、美、日推行城镇化的“硬件”设施有充分积累的“软件”支持。一方面,这三个国家均为典型的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观念己深入人心,法律己成为他们的国民的“信仰”。因此,法律才会被完全遵守。另一方面,这三个国家在城镇化前都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教育积累,尊重教育的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家长不仅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教育理念。相比之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法治观念还很淡薄,教育积累也远不够,这样会导致政府的“硬件”设施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城镇化进程和社会流动。

第三,英、美、日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条件和向上流动机会,而当今的中国“精英二代们”通过占有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垄断了向上流动的通道,导致了悲观迷茫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情绪会放大困難因素,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会增加不确定因素,不利于城镇化进程。

2新型城镇化战略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是否定城镇化道路,而是从以往追求数量的城镇化转变为追求质量的城镇化,即实现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对城镇的真正融入,实现真正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城镇化,是追求创新驱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既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不仅包括低层次的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也不仅仅是给予他们“市民”的身份,而是最终要实现高层次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要求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生存和发展;给予他们“市民”身份,要求选择按贡献参与分享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类型户籍政策和居住证种类,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住房等配套福利待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平等民主、文明先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讲,首先要提升他们的观念观念,用理性的现代城市文化,用法律规范和人文观念作为社会体系和市民价值系统主体,促进农村劳动力观念的提升。农村劳动力在成为市民后,也获得更多选择的自由与机会,比如自由迁移、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生活、享受政治权利等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并最终完成由传统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城市社会的市民的全面转型。

3新型城镇化战略亟待破解的难题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价值体现着现代的“人本主义”观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旨归,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难题,归纳如下: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能否能有效实施的问题。我国当前浮躁的社会氛围和悲观迷茫的社会情绪,必然导致短视的行为方式。新型城镇化战略立意高远、远见卓识,能否被这样浮躁、短视的社会氛围接纳和实施值得重视。如果战略目标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城镇化过程会出现混乱、偏离目标方向,最终还原为人口流动的城镇化,农村劳动力由于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而使整个城镇变成一个更具“乡土”特征的大农村,社会阶层固化,城镇中存在较多矛盾和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来源。反过来,如果降低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从现实出发引导城镇化,又可能由于存在路径依赖性,导致城镇化在一个低水平上循环而无法升级。因此,如何制订可执行的城镇化引导方案,保证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没有通过试点取得具体的经验的情况下,全面的新型城镇化不宜启动。

第二,新型城镇化中市民化的速度和规模问题。从时间上来讲,市民化“等不得也急不得”。等不得是因为农村大量劳动力需要转移,需要就业和谋生,大城市融不进去,农村又回不去,城镇是他们最适宜的归宿,这种需求越来越迫切,时间上不容久等;从规模上讲,市民化的规模应该适度。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而且呈现出角色和身份的多元化,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对应的市民化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城镇的承载能力有限,过量的农民工市民化,会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居住条件恶化、社会秩序混乱和大量失业问题的产生。另一个问题是,如果规模过大,有可能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严重侵入城镇既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最终可能的结果不是农民工的市民化,而是城镇的农村化。

第三,新型城镇化中产业结构问题。从现实出发,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较强的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而且要求相对较低,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似乎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中主要发展对象。但是,国家正着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这意味着这样的中小企业一开始就处于劣势,甚至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即使勉强生存下来,也无法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因此,选择怎样的产业结构既能解决现实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又能实现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我们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破解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难题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配套社会公平的改革,共同促进社会流动,达到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流动的良性互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新型城镇化中国梦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