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关系研究

2015-05-11 06:28陈思宇
艺术评鉴 2015年8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

陈思宇

摘要:没有正确处理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是当下在高校钢琴学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误区,笔者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钢琴教学进行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钢琴教学经验,认为在国内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必须在加强学生弹奏技术训练的同时,注重音乐基础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钢琴教学 弹奏技术 音乐表现力

钢琴以其音色华丽、音域宽广、能演奏各种类型的乐曲的特点,一直享有着“音乐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钢琴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钢琴教学也已成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专业方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但是,当下在高校钢琴副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误区,即没有正确处理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弹奏技术训练,忽视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导致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不完美。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处理好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成为摆在钢琴教学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缺乏音乐表现力是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钢琴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基础课,而在当前钢琴教学中,没有正确认识弹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辨证关系是普遍存在的误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国内部分高校音乐系的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的钢琴技巧训练掌握不错,手指在琴键上的跑动也比较清晰;在音乐表现力方面,他们也试图加强,但由于途径和方法等诸多原因限制,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很多人为了走捷径,在钢琴学习中,片面的弹奏数量,认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手指没练习灵活,更不要提什么音乐表现力了,不如集中精力学习基本的弹奏方法使弹奏技巧更加娴熟,等手指灵活后再开始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也不迟。二是只重视曲目的难度和数量,忽视了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演奏的音乐作品达不到理想的高度。

二、音乐表现力与钢琴演奏的关系分析

钢琴教学不同于一般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它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它的主要任务教会学生逐步掌握钢琴演奏各种技能,建立正确的演奏习惯,表达音乐的思想和内容。而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技巧、技能是手段,表现音乐是目的。

音乐表现力是演奏者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和内心感受,讲作曲家在谱子上所写及隐藏在谱子之后的真正含义给展示听众的一种能力,C·P·E·巴赫曾说:“完美的表演是由能力构成的,是通过演唱或演奏使人的耳朵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真实内容和真挚感情。”同一部钢琴作品对于一个充满音乐表现力的演奏者来说,作品的音乐术语是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而对于一位缺乏音乐表现力的演奏者来说,作品的音乐术语则是苍白无力,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弹奏技术的训练,还要加强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将熟练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音乐表现有机融合,以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超然的思维辩别力、高度的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等东方文化特质,来诠释世界各民族作曲家的心声,使我们的演奏与国际接轨。

三、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对策建议

演奏技巧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前提,没有演奏技巧音乐表现力更是无从谈起;但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仅仅依靠演奏技巧的训练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在我国的高校钢琴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教师注重训练学生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素质的提升。音乐基础素质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保障,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素质应从听觉的训练、内心歌唱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方面下手。

(一)提高音乐听觉的训练

良好的听觉力是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是空无虚渺的,只存在于听觉中的艺术。提高音乐表现力首先需要训练的就是音乐听觉的能力。音乐是声音,具有时间性,虽然它带给人们的是长久的感悟及感染力,但他的音响效果稍纵即逝。因此想要做到对音乐有良好的直觉,必须增强对音乐听觉的训练,做到得心应手。

(二)内心歌唱性的能力培养

具备内心歌唱性是诠释音乐作品的重要因素。只有发自内心才能弹出动人的音乐,演奏出优美的钢琴作品。因此,启发学生用内心的歌唱去带动弹奏在钢琴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弹唱结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歌唱感觉的最好的办法。演奏音乐作品时,内心随着音乐流动,歌唱旋律,这样就会轻松的表达出旋律的歌唱性,同时加上符合音乐情境的处理,音量的变化幅度等,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内部驱动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中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提升音乐表现力具有主导意义。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一是要加强训练学生的乐感。使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基本要素及作品整体的较贴近的想象力,首先要具备对音乐基本的感知能力。二是对音乐表现手法的研究。面对一首音乐作品首先要研究它的表现手法。从性质方面来讲,主要分为描述性音乐作品与表情性音乐作品。描述性音乐的表现手法是通过音乐形象进行想象。如人物、场景,特定情境,大自然等都属于描述性音乐的表现手法。而表情性音乐则是以感受、思考为主导线的音乐。一般用作品号及速度标记表示,通常没有标题。这类作品都是经过对现实中的事物与当下社会的思考而作出的,并不是由一时一景引起的,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感受。而这些表达内心的感受则通常通过钢琴作品的发展模式表现出来。三是增加学生的实践演出经验。丰富的实践演出经验是增强学生音乐联想力不可或缺的因素。音乐是源自生活的感受,丰富各方面知识是提高音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学习乐谱表面的音乐要素与积累实践演出经验,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丰富的认知会丰富联想,使学生更易理解作品,从而接近并表达作曲家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提高高校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论如何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