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珊艳
摘要:“头悬梁”典故源于汉朝的大学问家孙敬的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头悬梁”典故内涵丰富,被后世引用颇多,形成了多种典故形式。本文依据现存的文献材料,探析其源流,解读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挖掘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头悬梁”;内涵;典形分析;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40-02
一、“頭悬梁”典故溯源及释义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八家后汉书辑注·无名氏后汉书》:“孙敬字文质,好学,闭户读书,不堪其睡,乃以绳悬之屋梁,人曰“闭户先生”。
据现存文献检索结果,“头悬梁”作为固定的典故形式首次出现应当为《八家后汉书》。由于《八家后汉书》皆己散佚,目前只有清代汪文台辑录。汉以后,“头悬梁”典故广为流传,常见于后世各类文献。
“头悬梁”的典故源于东汉大学问家孙敬。他年轻时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因此,“勤学苦读”是“头悬梁”典故最主要的意义。这种勤学苦读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和推崇,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众多典形。
二、“头悬梁”典形分析
(一)典形的历代使用情况
“头悬梁”作为词语使用最早出现在汉代,汉朝有“悬之屋梁”,南北朝有“悬头”和“悬梁”,而“头悬梁”作为典故在隋唐以前并未得到广泛运用,典形也较少。
《八家后汉书辑注·无名氏后汉书》:
孙敬字文质,好学,闭户读书,不堪其睡,乃以绳悬之屋梁……
《北史卷八八·列传第七六》:
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全梁文·卷五十二·王僧孺二·太常敬子任府君传》:
耻一物之不知,惜寸阴之徒靡,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隋唐时期,朝廷采取开放政策,文化繁荣发达。“头悬梁”典故的使用较为频繁,多用于诗句中。“悬头”和“悬梁”是最主要的两个典形,其中“悬头”这个典形使用最为频繁。
《全隋文·卷二十八》:
君幼而聪敏,长而好学,博览百家,渔獦九部,悬梁刺股,于不释书……
《李义山诗集·卷三.<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全唐诗·第八〇八卷·海顺<三不为篇>》: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辽宋金时期,“头悬梁”典故的运用不如隋唐这样频繁,但是依然比较活跃,多出现在《太平御览》中,主要的典形有“悬头”和“头悬屋梁”。
《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四·崔鸿<前秦录>》:
每夜专读书,睡则悬头于屋梁,达旦而止。不识奇之,将妻以女,其妻弗听。
《太平御览·卷六百一十一·楚国先贤传》:
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常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成为历史上“头悬梁”典故发展的最高峰,“头悬梁”典故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十分频繁,主要出现在戏曲中,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典形,例如,“发悬梁”和“头悬梁”等。在众多典形中,元代使用“悬头”较多,而明清时期则更喜欢使用“悬梁”。
《全元南戏·柯丹邱·荆钗记》:
悬头及刺股,挂角并投斧,叹先贤曾历许多勤苦。
《全元杂剧·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就小娘子前解下腰问之带,寻个自尽。末念可怜刺股悬梁志。
《明清民歌时调集·白雪遗音·卷三》:
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幸苦。
《清版三字经》: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在民国时期和近代,根据检索结果,文献资料中没有出现“头悬梁”这个典故,但是从“头悬梁”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来看,估计它也应该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老师和父母常会对孩子谈及“头悬梁”的故事以激励孩子勤奋读书。
(二)句法结构
从句法上看,“头悬梁”典故在运用时,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可以作为介词短语的一部分,还可以独立成句。
《全元南戏·柯丹邱·荆钗记》:
刺股悬头曾努力,引光夜凿匡衡壁。(主语)
《韩湘子全传·第十九回贬潮阳退之赴任渡爱河湘子撑船》:
艄公道:“我也曾悬梁刺股,映雪囊萤,坐想伊、吕,梦思周、孔。”(谓语)
《全隋文·卷三十五·三不为篇》: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宾语)
《西厢记杂剧·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末念】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定语)
《山水情传·第五回·太白星指点遇仙丹》:
旭霞进去吃了,便走到书房中去,点青灯,埋头芸案,悬梁刺股地吟诵书史,直坐到山鸡初唱,觉得身子困倦,和衣而卧在床……(状语)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论语》:
如苏秦刺股悬梁,慧可立雪断臂,以此用之于仁,何难之不可为?(介词短语)
《清版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独立成句)
(三)典形活用
典形的活用是指,有的时候运用这个典故是需要将其典形拆开或者做一些形式上的变换,灵活地运用,以追求更好的艺术效果。常见的典形活用有“悬之屋梁”(“悬头屋梁”典形的变形)、“以绳系头悬屋梁”(“悬头屋梁”典形的活用)、“悬了梁”(“悬梁”典形的活用)。
典形活用,不仅强调了典故中的悬头这一动作,还使诗歌对仗工整,使文章文笔生动,富于韵律美,典形活用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四)典故的近义联用
典故的近义联用是指这个典故常常与其他意义相近的典故放在一起使用。在历史文献资料中,近义联用经常出现,不仅可以加强作品的形式美,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甚至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悬梁”与“刺股”、“囊萤”、“映雪”这几种近义联用最为常见,并且往往可以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姑妄言·第四卷》:
虽不曾囊萤映雪,刺股悬梁,却也是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诵。
《全元杂剧·郑光祖·梅香骗翰林风月>:
哀先相几乎绝嗣,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
“悬梁”典故还常与其他典故联用,比如,“匡衡凿壁”、“挂角投斧”、“立雪断臂”等等。
《全元南戏·柯丹邱·荆钗记》:
刺股悬头曾努力,引光夜凿匡衡壁。
《全元南戏·柯丹邱·荆钗记》:
【前腔】[末]悬头及刺股,挂角并投斧,叹先贤曾历许多勤苦。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论语》:
如苏秦刺股悬梁,慧可立雪断臂,以此用之于仁,何难之不可为?
三、“头悬梁”典故内涵解析
(一)敏而好学,刻苦读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并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先人遗留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勤奋好学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众多传统美德中,它就像一颗明珠,从未失掉它的光泽。孙敬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最终使他成为一名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大學问家,他的这种悬梁苦读的精神实在值得敬佩和学习。
(二)立志成才,志向远大
我们常说“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少年立志在古代一直被人们看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个人没有志向等于没有生活的目标,没有人生的动力和方向,那么又何谈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呢?孙敬志存高远,少年便有雄心壮志,希望将来有一番作为和成就。正是有着这样一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才激励他发奋读书,也因此有了他悬梁苦读的故事,流传千古。
(三)珍惜光阴,惜时如金
古有《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这是告诫人们,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只有时间难以挽留。的确,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的光阴更加宝贵,一去不复返。孙敬在年少时期很好地抓住时间,日夜读书,甚至为了挤出更多时间读书,想出了“悬梁”的办法让自己保持清醒,挑灯夜战,可谓真正做到了惜时如金,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
(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孙敬悬梁读书并非一日两日,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悬梁读书的过程中也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力,坚定了他的信念和目标。立志容易,做到锲而不舍地追求它却绝非易事,孙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头悬梁”精神的当代意义
(一)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勤奋好学”之所以能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至今,是因为从古到今读书都有很高的地位。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人通过寒窗苦读可以改变门第和命运,实现自己心中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在当代社会,虽然没有古代的科举取士,也不似古代读书只读“圣贤之书”,但是读书依然非常重要,其实应该说是更加重要才对。从个人发展看,读书主要是为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为的是今后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社会发展来看,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应该多读有益之书,从书本中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为民族和国家奉献一份力量。
(二)“头悬梁”精神可学,形式不可取
“头悬梁”典故的主要内涵是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在当代社会,这种勤学的精神自然也是值得推崇和提倡的。但是当今社会毕竟不同于古代,“头悬梁”精神虽然可学,但是形式并不可取。读书学习应该讲究方法,应该学会科学地学习,合理地安排时问,注重效率,做到劳逸结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贵于金钱,应该珍惜时光好好读书,以此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华民族有着好读书的优良传统,并留下了“头悬梁”这样的勤学典故,千百年来为后人传诵。虽然“头悬梁”的形式并不可取,但“头悬梁”典故的勤学精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值得我们推崇和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