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惟
摘要:《长恨歌》作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其主题自其问世以来便一直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众说纷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三种观点。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长恨歌》的爱情主题,并试从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人生经历、作品本身、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证,从而赞颂李、杨真挚与执著的爱情。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爱情说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52-01
白居易的《长恨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吟咏至今,久传不衰。但这首名作的主题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对于其主题的观点在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读者们的观点颇有分歧,可以归纳为“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三种。本文认为唐代诗人白居易通过《长恨歌》这一长篇叙事诗,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赞美了人世间真挚的爱情。
一、从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人生经历来看
《长恨歌》写于元和元年。在陈鸿的《长恨歌传》里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据陈鸿说,在元和元年十月时,他与好朋友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一同到仙游寺游玩,无意问谈起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不禁感慨万千,于是王质夫便清白居易作一首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这样《长恨歌》就问世了。由此可见,白居易是因感慨李杨的爱情悲剧,才写下了《长恨歌》。
白居易生于乱世,童年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从小就聪颖过人,学习刻苦,在贞元十六年时便中了进士,之后又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又任左拾遗。在他任官前期,白居易兼济天下,心怀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一心想要辅佐皇上。据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里提到,白居易任命翰林学士也是由于《长恨歌》。唐宪宗沉迷于美色,而《长恨歌》中对于李杨爱情的描写正投其所好,因此白居易在官场上也有所成就,所以《长恨歌》讽喻主题的可能性较小些。
此外,白居易年轻时与少女湘灵相恋,后来忍痛分于,但是他在创作《长恨歌》时并未对湘灵忘怀,并由此来表达自己对湘灵的思念之情以及有情人终不能在一起的遗憾。
二、从作品本身来看
纵观《长恨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前三十二句为第一个部分,主要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在诗的一开始,作者便用“汉皇重色思倾国”来表明唐玄宗荒淫贪色的本质,也为之后与杨贵妃的痴恋痴情奠定了基础。作者用“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来描写杨贵妃,自古以来君王身边有美人相伴,再加上唐玄宗本就痴情,杨贵妃在他身边也就不为过了,因此作者便不需要借此来讽喻当时的政治与社会。之后作者用华丽的辞藻来描写两人的爱情生活,两人男欢女爱如胶似漆,杨贵妃的专宠,更是表现了两人的痴情痴爱。作者极大地表现了帝妃之间的爱情,同时也为后文唐玄宗对杨贵妃无尽思念埋下了伏笔。
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这四十二句是第二部分,写了混乱爆发,贵妃被杀,唐玄宗归来后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唐玄宗仓皇出逃,马嵬兵变,无奈之下只能处死杨贵妃。“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是唐玄宗的无奈纠结的心情,他答应大臣处死杨贵妃之后,久久不忍离去,看着地上的鲜血,泪流满面。作者借此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一往情深,也表达了一种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之情。“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而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是写在兵变战乱平息过后,唐玄宗口口想起杨贵妃。看着行宫和芙蓉花,唐玄宗睹物思人,想起昔口两人一起度过的幸福生活,更是想念杨贵妃。唐玄宗用情之深,对杨贵妃并非欢愉之爱,作者借此赞叹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
“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诗的第三部分,它写的是唐玄宗对杨贵妃过度思念并寻觅她的过程。“能以精诚致魂魄。”突出了李杨的爱情感动了天下人。唐玄宗让道士去寻杨贵妃,可见其想见相爱之人的心是多么急切。后道士自仙山找到太真,虽含泪感激君王的宠爱与牵挂,但最终天人两相隔,无法再相伴两侧。“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突出杨贵妃唐玄宗惊天动地的凄美爱情。帝妃之间也可以想常人一样相爱,生死茫茫情爱绵长,作者感慨的不仅是有情人無法在一起的遗憾,更是对真挚爱情能够绵长的期许。本文虽有因玄宗荒淫不顾朝政而引发祸乱的矛盾,但最终还是表现了李杨的凄美爱情悲剧。
三、从《长恨歌》对后世的影响来看
《长恨歌》中的很多句子都被后世传唱,人们常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歌颂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来表达对爱情悲剧的感慨。这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一种肯定,是对《长恨歌》表达爱情主题的一种肯定。
综上所述,《长恨歌》传唱千年,主题虽备受争议,但本文认为它是一部描写李杨真挚凄美的爱的作品,表达的是作者对世间美好爱情的赞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