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敏
摘 要:根据史料梳理山涛之行迹,无论从家世背景或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为官济世”思想都穿插于他浮浮沉沉的一生。本文摒弃历来从政治角度对山涛身仕二姓的非议,着重关注山涛的济世情怀,对其作了一定深度的剖析和渊源探讨,以期读者对他心怀天下,积极入世的远大抱负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山涛有更为中肯和深刻的认识,这无论从历史或是现实方面来说都是极有意义的。
关键词:山涛;济世情怀;分析探究
[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2
山涛作为魏晋竹林名士之一,人生方向和价值观和其他“六贤”极有不同,因而历来学界对他褒贬不一。有的学者从政治角度将其归为趋炎附势一流,例如赵明说:“在嬉笑怒骂中嘲讽了山涛之流的趋炎附势,明白地表示了自己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也有学者肯定了他的处世哲学和为人之道,赞同他的“以度为胜”。方南波说:“即使存有林下逸志,亦不妨享有庙堂之荣华。四时运转不息,花开花落,无哀无荣,则人之进退出处,亦当与时屈伸,而不必执一。”笔者倾向于后者的观点。山涛出生低寒,早年虽仅为一介布衣,但奋发济世之志已显露无遗,《晋书·山涛传》记载:“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日:忍饥寒,我后当做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耳。”
山涛很早就有当作三公的抱负,他为实现政治抱负而积极入仕,这合乎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的逻辑志向。他为官后颇受好评,尤其是晋武帝多次下诏书,赞誉山涛的品性操节,将他树为儒家道德典范,他的济世情怀不容置疑的。但他处世风格却与儒家所倡导的原则相悖,十分识时变并明智通变,似乎显得人格有些“分裂”,这看似矛盾的人格事实上成功的将儒家入世思想和道家隐逸态度中和,加之山涛圆融而又方正的内心,正代表着中国传统士人人格的精华,极具内涵,同样也是山涛济世情怀毫不动摇的人格支撑。
一、进
儒学世家的出身使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在山涛头脑中根深蒂固,他的性格受儒学的影响明显,重儒守礼,心系天下,有着博大的济世情怀。
1、重儒守礼 尽心所事
山涛出生小族。史载:“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曜,宛句令。” “小族”出身显然制约着山涛仕宦,据《晋书》记载山涛直到四十岁这一年才入仕始任郡主簿之职,在这之前山涛没有显赫的功绩,仕途过程中逐级升迁的过程也表明他并没有得到外力提携。他早年就胸怀大志,有“当作三公”的抱负,后来也确实做了三公,历任吏部尚书、司徒等要职。根据史料的记载,基本上可以推断出他的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要求尽可能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积极进取,入世有为。
山涛入世的思想浓厚,一生都为入仕积极思虑准备。然而过于周全的政治策略和世人对其“身仕二姓”的不理解让大多数人歪曲了他的入仕动机,加之以“贪图富贵贪生怕死”之名,习惯忽视山涛作为政治个体的自我政治诉求性。对此,山涛从未作过任何解释和辩解,有一则史料倒可以窥探到他独树一帜的政治态度背后的真实心态——即山涛向晋帝荐举蜀汉遗臣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晋泰始起居注载:“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令。”诸葛父子一生为蜀国肝胆涂地,实为忠烈之门。照常理讲,晋朝灭了蜀国,忠义之辈应以死卫国,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因家仇国恨必定拒绝入仕晋朝,甚至应以死示其忠贞。恰恰相反,诸葛京接受了任命并忠心耿耿官至江州刺史。和山涛境地相似,这也涉及到了“仕二朝”的敏感问题。山涛对诸葛京的“尽心所事”最能理解,他认为诸葛京入仕晋朝是识天命的行为,专忠蜀汉,不仕二姓的偏执则有“不通变”之谬。山涛向士人传达了这样的暗示:效忠朝廷是顺天命的正确抉择,只有如此才可能实现济世抱负,换做任何朝代都一样,此时恰恰是晋朝而已。这并不是单纯为自己仕晋作辩解。这种思想折射出广阔心境实在不是人人可以理解。朝代变更只是历史潮流,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每一代本质都相似的百姓。只要能彻底改变“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悲惨局面,顺应时局发展是施展政治抱负的必然选择,这让出身卑微山涛更加明白,人应当认识到“时变”而且明智地“通变”。
他认为治国成功的关键在于风俗的纯正,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安抚民心、教化风俗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而他向来注重风俗教化,推崇王道政治,在述职生涯中,他尽心所事,尤其在人才的选拔和推举上,公正严谨,颇得人心。据史料记载山涛作冀州刺史时:“冀州俗薄,无相推毅。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族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他利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威望,在生平的选职工作中,尽心尽力为晋朝选拔杰出人才。每当举荐某一职任的人选时,都对其人格作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称作山公启事,在当时的人才荐举工作上影响极大。正因此,晋王室才倚重他,正是希望他能够安定士林,增强朝廷的凝聚力。司马炎曾对他说:“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吾将倚君以正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 巨源的举止投足,都表明了他的一片赤诚和忠诚之心,为官之道也印证了他的济世抱负。
2、借隐伺显,心系天下
正始末到嘉平年间,大背景方面,司马氏正忙于夺权,放松了对整个社会士人思想方面的控制,竹林七贤在这一阶段正式形成。这时候的山涛隐身竹林,冷眼旁观现实,思索自我如何顺应历史的发展,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依照山濤“作三公”的远大抱负,他理应极关注仕途并往入仕这方面发展。然而他非但没有表现出积极入仕的模样,甚至走了反方向,朝隐士的路走去。这让人疑惑,仔细剖析当时社会形态,从山涛的心理及后期仕途路线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山涛明显运筹着“借隐伺显”的政治策略。
当时在以何晏、王弼为首的正始名士的倡导下,玄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说开始弥笼于社会,这一学说主要是将老庄的道学和孔孟的儒学两派杂糅中和,进而阐发出新的义理。山涛出生于中落的是儒学世家,可以推测有关玄学的文化素养积累的并不多。然而在玄学盛行的时期他接受了新思想并受熏陶,竟发现与自己的骨子里顺时通的态度变大为相合,开始对这一学说兴趣颇深。山涛知道,若要在玄学上达到更高境界,必须加紧钻研玄学中的主体即老庄学说,才能更加灵活的运用学说支撑自我的人生准则。因此,他以隐的面貌避开现实后,将隐逸的全部时间都用来研读老庄之学,谈论老庄,效仿老庄。故史书记载:(山涛)“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钻研玄学的人很多,自古通“老庄”之说名士多有文章作品,在阐发意义上用尽心思,因为仅仅靠捧读老庄书籍,并不能阐发出令人信服新义理,就很难脱颖而出、成为为人称赞的士人学者。据有限的史料我们已知山涛几乎无作品传世,他对于“老庄”学说可谓以心理解,以身实践,和自身的儒家思想体系相得益彰,关于这点我们从山涛的履历生涯清晰可见。因而山涛隐逸乃“以退为进”之举,也是无奈之举,源于乱世报国无门的惆怅和无奈。当他隐逸竹林时,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如何再次入仕的思考。看似挺悠闲模样下掩盖了焦急的等待。他在苦苦地等待着,等待着仕运的降临。晋书记载“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椽。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这时候到来的仕途之运,对他的夙愿抱负而言,虽不是什么大运,但不管怎样,从布衣变为官身,山涛毕竟在仕途上走了一大步,也是关键的一大步,他的济世抱负终于得以施展了。
二、退
进而有度,谨慎是山巨源的性格特征之一。他在曹爽与司马氏恶斗之时避祸归隐,等到曹爽集团溃败,司马氏取得绝对性胜利后才又复出为官,其政治进退和于时事、谨守“慎”字;山涛的官职生涯在不断升迁,但他却一直小心翼翼地处世,生活清廉谨慎,甚至饮酒从来都适可而止:“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益其酒,涛极本量而止。”
遵道顺时 合于世俗。据《晋书》本传记载山涛“性好老庄,隐身自晦”,可以说老庄思想赋予了他游刃有余的处世能力,然而山涛的老庄思想又有独特之处。《世说新语·赏誉》记载谈玄领袖人物王衍对山涛的评价:“此人初不肯以纵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山涛从老庄基本的崇尚自然思想里提取了出具有辩证法的可操作思想因素:以不争而争,以进为退,以无生有,以虚求实,与世俗相合,完美地将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本体的融会贯通。又加之其宽厚,圆融之中不失方正的人格,这正是山涛济世之志的思想体系基础。
山涛从老庄崇尚自然的思想里,提取了出可用适用及可变之道,以求与世俗相符合。他多次的隐身自晦及后来有位居公候的名望,正印证了他对老子之言的赞同,《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持儒家入世思想为主体,实际运作老庄的“后其身,外其身”,二者的完美嫁接终成就其济世思想。山涛对老庄思想的运用,处处可见,仅作几例:
一、山涛汲取了老子通变的思想。认为个体本身是自然,身处的社会也是自然,个人的自然要顺应社会的自然,才形成真正的自然整体,这才符合人生和社会的存在规律。嵇康被杀后,他荐举其子嵇绍作秘书承曾对嵇绍说过:“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这句话体现了山涛对老子思想的借鉴和发挥,《老子》二十三有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者思想内涵不谋而合,山涛极为赞同这顺时通变的原则。
二、山涛汲取了老庄以虚无为本,顺应静观的思想。魏晋乱世,权力集团之间纷争特别激烈,山涛身处纷乱的政坛争斗之中却从未让这些争斗伤及自身,这得益于他以虚求实,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也来自于老庄思想的精华,《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称道以虚静的心境,静观人事纠纷,自己岿然不动的人生态度。山涛正是如此,处处以此为准。在司马氏与曹魏集团之间,他能够周全应对,从容稳重。司马昭西征钟会时,他镇邺以抚压曹魏势力,司马炎登基时,他又护送陈留王至邺。钟会与裴秀争权,他能皆与二人相交而不落怨恨。每一次朝廷举荐,他都推选数人,然后看诏旨的趋向,再加以排列上奏。正因为此,环境再险恶,山涛却安如泰山,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三、山涛汲取了老庄的知止不殆的思想。他仕晋的三十余年中,多次向晋帝请退,即使是官位升迁的机会他都会诚恳推辞。何以至此?就是因为他参悟了老庄的以柔克刚,知雄守雌思想。《老子》有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山涛对此极有感悟,他升迁过程中的拒绝包含了真心求退的因素,更多的是他懂得这“退”是适可而止的抽身,是“不殆”必要基础。
嵇康被杀临死前对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其内心深处对山涛的信赖已昭然若示,绝交书中的绝情言辞顷刻间破碎。同时可证后人非议其人格,认为他既没有嵇康的直率,也没有阮籍的洁身自好,自失于圆滑证据实在不足。山涛的一生中从未做过悖逆本心的事。于官场,尽心尽力,清廉正直;于朋友,宽怀大度,重情重义;于家族,始终如一,光耀門楣。非议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流于表面化,并没有深入到历史人物思想品格的深层内涵。事实上,山涛的思想是一个圆融的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成就的是真实的山巨源——个乱世求用、进退自如,有着博大济世情怀的魏晋名士。